丹阳军在这个时代甚至很长一个时期都是当之无愧的兵员点,不管是越甲三千吞吴还是带领五千丹阳死士的李陵,又或是孙坚走向天下的江东,乃至于让陶谦坐稳徐州牧,使曹豹、笮融有胆量与刘澜一战高下都是因为丹阳军,而现在刘澜的丹阳军只是组成了一直摄山营。
虽说摄山营的战力同样可以傲视群雄,但却远无法达到江东军的程度,如果没见识过江东军,可能刘澜还真会一直觉得摄山营已经达到了步兵的顶峰,但现在看起来摄山营也必须要和他的近卫军一样进行拆分了。
一直以来不管如何裁军,刘澜从来就没想过裁摄山军,但现在看起来他需要重新考虑一下了,不能因为是关羽的缘故,就一直这么拖沓着,当然了如果真要拆分摄山营的话,也必须要有一个较为合适的借口,不然关羽哪头真要闹起来,让他骑虎难下那就真真尴尬了,以前刘澜在后世对诸葛亮传书关羽劝他接受五虎将的事实还多少不甚理解,但现在他亲自接触过之后才彻底理解。
所以刘澜前思后想,最后觉得如果拆分的话,张飞那里较为合适,当然也可以抽徐晃回来,现如今的徐晃其实已经无需继续留在辽东了,他的历史责任已经完成,而随着刘澜对辽东的布局完成,现在的徐晃留在那里其实还真没什么必要。
不管是田豫还是阎志完全能够继肩负起辽东的重任的,其实当年如果田豫愿意跟着他留在辽东的话,那刘澜说什么也不会留徐晃,毕竟中原战场在当时是需要去开辟的,比起辽东这里更重要,而有徐晃这的大将在,更能确保成功,但田豫最终还是回去了辽东,刘澜也就只能在徐晃和关羽之间做出选择。
而如果拆分摄山营,那么第一难关就是关羽,他的天生傲骨注定了刘澜不可能用平时的方式去对待,反而还要照顾他的情绪,而正是这么多年刘澜一直以来以这样一个方式对待关羽,才使得关羽和他的摄山营变成了一群骄兵悍将。
好处肯定有,军中第一人,武人能够撼动他的地位,坏处也有,那就是他在的时候有他能够震着,可如果他不在了,那在秣陵再无一人能够控制他。
以前刘澜不明白为什么开国的功臣大多没什么好下场,但现在刘澜终于能够理解了,关羽和他们很像,也有成为他们的可能,最不济也会是第二个周亚夫,虽然关羽肯定是无条件支持刘源,但几十年后刘源凭什么让关羽臣服,所以啊他现在是真的理解,甚至如果真到了那一天,他会怎么处理这样的难题。
这些苦恼,完全是他自己庸人自扰罢了,而眼下最现实的问题如果要拆分摄山营,那么换了任何人来,都不会让关羽服气,说句实话,也没那个资格,哪怕是张飞也是如此,但徐晃一定是唯一一个让他心服口服的人,在关羽屈指可数的老上级里,现如今也就只剩下了徐晃和刘澜两个人,就凭这一点,刘澜真要拆分摄山营由他和徐晃去统领,关羽也不会有二话。
部队太多了,对他本来就是考验,而以他的能力,带五万摄山营虽然没有问题,但是却很难顾全所有,这也是摄山营在各方面的资源都很优渥,却很难与江东军相提并论的原因,部队太多,兵员太杂,虽然做到了万里挑一,却很难做到优中选优,如果把摄山营拆分之后,将部队保持到三万人,甚至直接减到一万人,试想那个时候的摄山营必定会飞起来。
刘澜甚至有点期待有朝一日他的摄山营能够媲美上述这些丹阳军,甚至是超越他们,那他才算是真正走成功了精兵这条路,要不然还是摊大饼。
刘澜对他的部队有过数次改革,但最影响深远的两次较大的改革,则是第一次在矿山的改革,那一次确定了部队的训练和制定了兵器的统一标准,可以说是矿山军能够纵横右北平乃至辽东的关键,而第二次改革则是在徐州对兵制进行改革,将部队进行了精细化改制,重新修订了军令,也是刘澜之后能够走向成功的关键。
而之后包括这一次的改革,则是在第二次改革的基础上进行,将部队更加细分,彻底走精兵路线,未来除了刘澜自己的中军,不会再有超过指挥三万人的独立将领,他们都只会带一万人,当然关羽和徐晃或许会是里外,但这会根据刘澜接下来的发展,如果他的规划顺利进行,有足够的人口和地盘,只要能够保证粮秣后勤,那给他们两人三万人也无妨,但无法保证的话,一万人也无妨。
陈果与九江军带领着秣陵军向九江军冲杀而来,刘澜中军的擂鼓声直冲云霄,而九江军的士气就显得有些低迷,看到他们那气息恹恹的样子,一个个突然变得无精打采,这使得刘澜突然来了瞪大了一双眼珠,到底发生了什么情况,为什么前一刻还是士气高昂的九江军突然变得如此萎靡?
他有些奇怪,前一刻还有如此高昂士气,这么下一秒就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了,这让他难以置信,难道这些人并非都不怕死的吗?他们面对死亡时也会害怕,也会恐惧,正如自己所见到的这样?
九江军前后表现的反差之大实在让他有些看不懂了,最初战场之上的九江军不管是将领还是普通士兵,全都无所畏惧,面对他们的进攻,一个个大喊大叫着,挥舞着环首刀就冲了上去,那样子如同猛虎下山,光着气势就已经杀死了对手。
可是眼下,没有人再有这样的勇气,他们更像是在应付差事一样,就算交锋,也很难有像之前倾尽全力的表现,只是一个交锋,随着传来巨大的金铁交鸣声之后,一名九江军的士兵便瞬间被击退并顺势取下其项上首级。
“看出什么名堂没有?”刘澜拧着眉,轻声问道,而在他身边的徐庶和黄忠则都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难以置信望着战场,瞪大了眼珠,可最后全都放弃了,和刘澜一样也想不明白为什么九江军的表现前后差距这么大。
如果说这一切都只是假象,九江军并没有那么恐怖,这肯定是胡言乱语,这种话对于没上过战场的人来说或许能够混淆视听,迷惑一些人相信。但亲眼跟着主公观察过战场的他们,可以说每一个细节都不会放过,所以他们三人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九江军内部一定发生了问题,因为这世上只有发生内讧甚至是内部发生问题,要不然不会发生眼下这些情况。
“杀啊!”九江军虽然喊着凶,但却没有几个人是真的愿意去做这个出头鸟,秣陵军攻势越来越猛了,尤其是陈果这边,一路势如破竹,居然快要杀到了中军将旗之处。差一点就被斩将夺旗,这让敌将一瞬间承受了极大的压力。
九江军的那员校尉在击退了陈过后,果断发起反击,大喝一声:“兄弟们,随我反冲锋!”一直以来被九江军百试不爽的反冲锋这一回却并没有收到任何效果,当一支失去灵魂,战斗时再也没有了野兽的样子,反而如同被困在牢笼,被拔除了了尖牙利齿的猛虎,虽然张着血盆大口,却也只能徒呼奈何,他们杀向了秣陵军,却被立即击溃,这让校尉一瞬间傻立当场,措手不及的看着四周的老兄弟们,胡人觉得每一个老兄弟都是那样的陌生,那眼神何止是陌生人,简直就是仇敌一样。
“顶住,顶住!”就在帐下都尉连忙指挥部队不要慌乱之时,如同猎鹰盯上猎物的秣陵军再一次发起了进攻。
攻势如潮,秣陵军好像发疯了一样,或者说他们终于见到了击溃九江军的希望,这一刻他们好像打了鸡血一样,一个个都发疯了,只一霎那,便猛扑而来。
九江军开始不断后退,陈果傲立战场之中,终于可以轻松,之前的压力极大,虽然他并非什么真正意义上的军中将领,但身为内卫统领,在主公的注视之下他的压力无比巨大,但九江军却让他寸步难行,那时候他除了苦笑没有任何办法,遇到了硬骨头,只能说是他的运气太差了,而现在他都快大笑出声了,九江军终于还是没有顶住他们的连番进攻,接下来就是他们夺取最后胜利的一刻,大吼一声,道:“所有将士听令,尽快结束战斗,还敢抵抗者,格杀勿论!”
因为陈果处秣陵军的勇猛表现,杜普那边也渐渐开始占据了优势,虽然一直没能有所收获,但是他们已经从被动的防守变为了主队的进攻,这样的攻势只需几次,他相信一定能够取得与陈果甚至比陈果更好的效果。
“撤退吧!”校尉不得不下达了撤退的命令,并快速带着九江军开始后撤,有些事情不是他这样的校尉就能够决定,毕竟他还没有这个资格,也没有这个资历,如果这一仗换黄盖程普任何一员孙坚的大将过来,都有足够的资历去震慑他们,但是他不成,本来就受到质疑,对他的能力不放心,现在就算做出正确的决定,也只会让他们觉得自己是在瞎指挥,是在拿他们的性命开玩笑。
没人会为他去卖命,所以这一仗输是很正常的,甚至能赢他们也会从中作梗,必输无疑,士兵们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当这些士兵们保定一个想法之后,他们的恐怖力量足以毁灭任何敌人和自己。
校尉还是缺乏指挥这类战斗的经验,没有做出正确的选择,如果他这个时候选择撤出包围圈,然后再布一个埋伏,刘澜真要追上来,必能杀他一个大败而回,但可惜他能想到要与刘澜拼命,却永远也想不到如何与刘澜拼命。
方式与方法有些时候是非常关键的,对士兵,如果没有足够的影响力做到让他们令行禁止,那么就必须要让他们知道你的想法,只有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块想,才能取得最好的结果,而不是眼下这般各怀心思,那不败又怎么可能?
望着战场,刘澜脸上阴晴不定,他不知道该如何评价这场看起来有点荒唐的战斗,因为就在短短一刻钟之前,江东军以及在他的意识里达到了与陷阵营比肩的高度,可是短短一刻钟的时间,看起来好像根本没有发生过什么,但这支精锐的部队却这样败了,而他们所付出的代价之小,简直令人发指,零伤亡。
可是在一刻钟之前,他们却付出了杀死一名江东军需要付出两人甚至是三人的惨重的代价,虽然别人不说什么,但这对刘澜而言就是耻辱,可这耻辱还不仅仅如此,因为却们还被拖在这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零陵旷野,青山绿水,美景令人着迷,可是其下那一具具堆积起来的秣陵军尸体,却也让刘澜痛心,甚至是咬牙切齿,以至于某一刻他居然想要下达全军进攻的命令。
这绝对不是一条明智的选择,但也是彻底扭转战局,结束战斗最快的方式,但最后他没有做,而是继续让陈果与杜普自己去想办法,但是从最后的结构来看,他们的表现依旧差强人意,如果不是九江军自己犯错,这一仗还不一定会打到什么时候。
但是也因为这一仗,他彻底看清了问题,陈果毕竟是内卫,他的长项已经不再军中,而是谍探情报,而杜普这样的将领,潜力有限,把他放太高的位置,不仅他自己压力大,也会让一些真正有才而不得展的英杰不屈。
这一仗让刘澜看清了很多问题,也想到了许多问题,比起徐庶和黄忠二人重心放在交战场,刘澜的心思早已经飞到了千里之外的秣陵,一场改制势在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