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场上两军交锋互不相让,当然不管九江军多么英勇顽强,兵力上的劣势很难弥补,而在经历了连续的作战后,九江军如今已经不到六千人,伤亡达到了三分之一,这样的结果,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胜负很快就会分出分晓。
“校尉,我们必须得撤了,而且要尽快撤,不然没有一个人能活着离开!”亲兵再一次来到了他的身旁,提醒他,可校尉连正眼都没有看他一眼:“刚才我该说的已经都说完了,什么时候退我自有分晓,不用你再来提醒,我还要再警告你一句,如果再敢乱我军心,吾定斩汝项上首级!”
校尉突然冰冷的声音让他打了一个冷颤,目瞪口呆看着他,这还是他头一次见到这个样子的校尉,因为他真的感受到了他的愤怒,也相信如果再一次提撤退,校尉会毫不犹豫的取下他的脑袋,心中叹息一声,就算他的想法正确,但在校尉面前,他现在需要做的就是带兵继续向秣陵军冲杀而去,而在他临走前,校尉又说了一句话:“不成功便成仁!”
一句话已经彻底表达了他的态度,也让他终于明白了校尉真是的想法,脸色瞬间变得难看,他们这帮能活到今天的老兄弟,哪一个不是在鬼门关走过几十回的人,所以能够活到今天真的不容易,但校尉这句话算是彻底把他们这一千人都交代这里了。
虽然他们从来零陵到留下来抵御秣陵军就已经有战死沙场的觉悟,可如果能够完成任务的同时又能安全离开的话,那又何必非要付出牺牲的代价呢,值得吗?在他心里或许这些牺牲都是没有必要的牺牲,并不值得,可他却没有办法去改变校尉的决定,反而还要执行校尉的命令,不成功便成仁,死战到底。
六个字,足以让他不在有过多顾虑,因为每个人都知道自己接下来面对他们的将士什么,而这会让意志再坚定的人都会崩溃,没有任何人能够直面死亡,更何况本有逃生希望,却必须去拼命,心气一散是非常可怕的,如果这个时候刘澜选择将他们彻底包围,校尉选择拼死一战还真有可能得到好结果,但是刘澜用兵一向讲究围三阙一,留给敌军一条生路,就是害怕敌人狗急跳墙,临死反扑,所以校尉的选择也许是正确的,但他在处理这件事的细节上却犯下了致命的失误。
完成任务同时活下去才是最重要的,可如果完成任务还要送死,一个人都活不下来的话,那又能有几个人会咬紧牙关去拼命呢?战争,意味着死亡,能活到今天的九江军见过的死人甚至不比活人少,他们敢来零陵自然是勇气的表现,可并不意味着他们就真的愿意去送死。
一千人降到七百人用了一个时辰,但七百人到三百人绝对用不了这个时间,毕竟八九百人的九江军是能够做到面面俱到的,所以在战场上秣陵军并没有占据多大的优势,但当秣陵军的人数不断下降,九江军的防守也就没那么容易了,秣陵军可以轻松找到他们防御的弱点进行进攻,犹如洪水绝提,向他们猛扑而来。
刘澜在中军驻马而立,观望着敌阵,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九江军最初的韧性是真正让刘澜发自内心的去欣赏,这么多年来能够得到刘澜欣赏的部队屈指可数,甚至连曹操的青州军刘澜都没有夸奖过一个字,但是当与这支九江军遇上的最初阶段,刘澜真的有点大吃一惊,毕竟他经历了这么多的战斗,让他有深刻印象的对手实在太多,可要从中挑选出某一只与其有相似地方的部队却也让他一时间想出了很多优秀的部队。
但这些部队却很难让他选出一支较为合适甚至是可要与其相等的部队,比如说陷阵营,虽然他必须承认九江军恐怖,但是他们的恐怖却并没有陷阵营的可怕,那是真正让他会感到头皮发麻的对手,和他们作战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如果不是最后数万摄山营团团围困逼高顺投降,想逼这几百人投降,他得付出上万的代价,甚至更多。
陷阵营没法比,而在步兵中还能让他有深刻印象的也就只剩下张颌的大戟士以及麴义的先登死士了,当然除了两者之外,摄山营与青州军虽也同样算得上当今世上的精锐,但距离这些部队还是有一定差距的。
可以说一直以来在刘澜的眼里,陷阵营就如同武榜上的吕布一样是超然的存在,在他身后的所有部队都无法撼动他第一的宝座,可以说陷阵营是一起绝尘的,而排在第二名的先登和第三名的大戟士则又望其项背,差距很大。
可是当刘澜见到了这支孙坚帐下的江东军之后,他可有确定,这支部队虽然难以与陷阵营相提并论,但绝对要比大戟士更强,至于先登,因为其特殊的存在,对付骑兵或许无往而不利,但在与步兵交锋时,他们一定无法与这支江东军相提并论。
所以刘澜刘澜现在在排位的话,一定会把江东军排在第二,但是这些他所交过手的部队不管排名如何都很难成为江东军的模板,毕竟他们本身就各有特点,而这又是他们能够成为当世令人瞩目部队的关键原因。
江东军在刘澜心里,通过这一战已经上升到了一个很高的位置,暂时无人能够超越,当然刘澜还有杀手锏,那就是高顺,如果他能够投降的话,但就现在的情况却是他始终不松口,这就让刘澜拿他有点没办法,不过想想他对曹操的态度,没一心求死,其实就非常不错了,毕竟只要他或者就还有机会,更何况现在的吕布在许都的情况却始终没有受到重用,在这样的情况下,高顺可以说是没有任何落脚之处,试问他现在除了留在自己这里,还有什么可去的地方?
他要么是留在秣陵成为一富家翁,要么就继续带兵,带他的陷阵营,刘澜会为他广开方便之门,但就刘澜心中的揣测来看,高顺选择后者的可能性与选择富家翁的可能性都有,甚至富家翁还要更高,而刘澜却拿他一点办法都没用,甚至每一次只要张辽回到秣陵,就会摆下宴会邀请高顺,可以说另一个时空曹操如何对关羽,刘澜就是如何对高顺,但效果也同样和关羽一样,并不是很好。
刘澜甚至很多人都清楚,如果高顺当真能投降的话,那么刘澜眼下这支近卫步兵一定会重组,杜普多半会被被派其他部队当一名校尉,毕竟他的资格还是太轻了些,直接升为杂号将军甚至是偏将裨将都还不够格,而近卫军的编制,比如许褚才是杂号将军的军职,而杜普虽然挂着校尉的军职,但带兵的人数不过是都尉三千人,所以说如果真到了大部队,他才算是真正的实至名归。
但也有另一种可能,那就是杜普继续留在近卫军,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要看高顺的意思了,只要他愿意,杜普是升是降他绝无二话,甚至他都已经想好了,许褚继续当他的中坚将军,而在下设的近卫重甲军和近卫军则会进行重新任命。
比如黄忠则会主官重甲军,同时升任杂号将军之一的游击将军,而高顺则主官近卫步兵,同时升为奉威将军,对于部队是否扩编刘澜一直犹豫,毕竟现在的大环境是裁军,除非重新夺回青徐,不然裁军将会是近几年的主旋律,但是只要高顺归降,那么刘澜就势必会对近卫军进行重编与整合。
现在近卫步兵与骑兵一共六千人,而到时候骑兵会升到五千人,步兵则视高顺的意见来定,毕竟似陷阵营这样的部队,刘澜以前没有带出来过,以后也很难带出来,所以对陷阵营肯定不能用自己的眼光去看待,所以他会把陷阵营重新组建的权利全部交由高顺自己来处置。
到时候哪怕他是选六百多人也好还是选五千、一万人也罢,刘澜统统满足,所有的资源都会向他倾泻,当然这只是他的口头承诺,毕竟不是什么人都是韩信,带兵多多益善,他还真见过一些人,带个几千人上战场,那就是当世顶级大将,可让他带个几万人上战场,立时不知道怎么作战了。
所以他还真怕高顺会出现这种情形,六百多人的陷阵营可以打这世上任何一支部队,一万人的陷阵营则被所有人轻松击败,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反而还很大,所以刘澜不会干涉高顺,只要他愿意投降,但现在这一切都还只能存在于在计划之中。
这让他有些沮丧,因为高顺,刘澜对部队改革乃至于裁军是在都不能大刀阔斧进行诊治的改革,虽然为了他一个人有些事情也照样的做,但就像眼下的近卫步兵和江东军的作战,能看吗?
如果不是遇到江东军,他还真的觉得近卫步兵也是和陷阵营、大戟士一个级别的精锐步兵了,但是结果却是他之前某一刻真的为自己曾经会有这样的想法而感觉到丢人,但是现在他不会了,因为他越来越明白一件事,为什么古代会先选将后挑兵。
似眼下这支部队,或者说似那些知名的精锐部队,一定是先有将后有兵,而青州军和摄山营这样的部队,又都是先有兵后有将,所以这区别看起来好像并不算什么,但其实差别却非常的大。
比如先有兵后有将,摄山营在选人的时候会给关羽剔除的名额,但一定不会太多,所以他对士兵的要求肯定不会做到自主,一下子把五万人变成三万人,而似陷阵营这样精锐中的精锐则是先选将后挑兵,所以他们的将领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选择合适的士兵,就像陷阵营那样,哪怕最后只选择了六七百人,但是这六千百人都是高顺精挑细选出啦的精锐,那么在暗中他的训练计划进行训练,在用后世的一句话说,在一张白纸上作画,所以陷阵营才能成为当时第一。
而眼下的近卫军,杜普的潜力能否达到裨将都难说,试问他带出来的近卫步军的战斗力能有多强?哪怕这些人都是军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部队,但这世上很多事并不是一加一就一定等于二,有时候小于二甚至大于二都有可能。
所以这一仗刘澜的经验就是他以战练兵的态度不变的前提之下,选择优秀的将领则事关重要,似杜普这样的可以成为大部队的主官,但绝对只能在精锐部队中谋一个副职,所以他思来想去,最后决定此战之后先将重甲骑兵交给黄忠去带,许褚则先到步兵。
有这样一人坐镇,相信仅为不变会有极大的改善,当然这还是需要时间来检验,是否如他所预料的那样,很难说,可战争不就是从战争之中学习得来的吗,看看这世上的优秀将领,有哪一个是靠着兵书成为名将的,相反真正的名将,有一多半都出自卒伍。
当然了,理论和实践同样缺一不可,这才是一员优秀将领的基本,要不然只有理论没有实践,那和纸上谈兵也就没什么区别了,刘澜想明白了这一点,也让他真正认清楚了精锐部队的重要性,所以他不能再去等高顺了,大不了等他回来再重建嘛,可如果一直这样等下去,还不知道日后会发生什么类似的事情,到时候难道都要以如此惨重的代价去取得最终的胜利?
觉悟不可能。
好在刘澜现在想明白也不算太晚,更何况他还没有掺和中原大战,所以一切都来得及,只要想方设法做出改变,那就一定会得到最好的结果,刘澜对此深信不疑。
他相信,只要能够按照计划去筹备自己想要的步兵,那就一定能够把他们练成一支不比江东军差分毫的精锐,毕竟都是丹阳人都是来自出精锐的丹阳郡,孙坚能够把他们连成精兵强将,刘澜帐下这么多优秀的将领,也同样能让他们闻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