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帝国丧以最高规格举行,停灵二十七日,举国缟素。
赵晏亲扶灵柩入太庙,期间借机整顿礼部,替换了李崇文等核心官员。
国丧结束次日,登基大典即刻举行,明黄色龙袍加身时,钦天监奏报“紫气东来”,霍峥率禁军高呼万岁,声震九重天。
赵晏登基后,以雷霆手段肃清了太子余党,吏部尚书、兵部尚书等党羽被革职问斩,太子太傅虽免死罪,却被流放岭南。
东宫属官尽数贬黜,朝中政局彻底洗牌。
民间虽偶有“新君手段酷烈”的热议,但更多百姓因赵晏在“四皇子逼宫”时护驾的英姿而赞其“天命所归。”
前朝在赵晏的铁腕下迅速安定下来,新朝如今只余一件大事,便是大封后宫。
微末被安置在了先皇后的仁明殿,苏晚昭则去了德妃原住的延福宫,德妃成了名正言顺的太后,去了善宁宫,而太皇太后则搬去了更深处的慈安宫。
王府中人悉数入住了皇宫,唯独温晴玉仍被困在霜华院,只留几个老奴照看着。
仁明殿是历任皇后的居所,任谁都看得出,新帝这是有意册立微末为后。
前朝为此再起轩然大波,微末出身低微,曾流落青楼的旧事也不知被谁翻出,一位三朝元老在金銮殿上撞了龙柱,册封大典就此被耽搁了多日。
京城几日前飘了一场初雪,这日才一放晴,薄薄的雪层就在日光下融成了水,顺着仁明殿的飞檐滴滴答答的垂落。
微末斜倚在临床的软榻上,身下铺垫着短绒貂裘,手边炭盆烧的正旺,偶尔迸出几点火星。
自她入主仁明殿,银璃便整日赖在殿中,为了不惹这小家伙生气,微末弃了所有狐绒物件,连熏香都避开了麝香一类。
哄了大半日,小狐狸才默许她将银貂绒毯盖在膝头,自己则懒洋洋地蜷在塌尾假寐。
银璃最怕阿乔,忽听阿乔的脚步声靠近,它耳朵一抖,嗖的一下从半开的雕花窗窜了出去,转眼就消失在了殿外雪地里。
阿乔端着托盘,才打了帘子进来,见银璃逃的飞快,忍不住咯咯笑出声,“算你跑得快!”
她将托盘轻轻搁在微末手边的小几上,掀开青玉盏盖,热气便氤氲袅袅地腾了起来,“主子,天寒了,用些热茶吧。”
微末放下手中的青梧书院名录,惊觉已日上三竿,她揉了揉鼻骨接过温润的青瓷盏问,“什么时辰了?”
阿乔嘟了嘟嘴,“快午时了,主子已经看了两个时辰,得歇歇。”
微末抬眸,忽觉日光有些刺目,冬青正在案边仔细核对着各宫往年的分例单子,钱嬷嬷指挥宫女擦拭多宝阁的声音也传入耳中,方才她竟丝毫未觉。
阿乔见她神思倦怠,不由嘀咕道,“咱们都入宫半月了,册封的圣旨怎么还不来啊?陛下可真是……”
话说一半又咽了回去,王爷如今可是不同了,是新朝的九五之尊,她不敢乱说话。
外头忽来一阵轻微的踏雪声,夏青搓着手推门进来,周身还泛着寒气凝成的白雾,“主子,德喜公公捧着圣旨往咱们这儿来了!”
“真的?”阿乔跳着脚迎过去,看着比微末还开心。
微末才扶着软榻起身,德喜已笑盈盈地一步踏入,见她相迎,忙不迭地躬身道,“哎哟,娘娘可是折煞老奴了,外头风寒,您快坐着。”
她瞧见德喜捧着的圣旨退后一步,敛衽跪倒,“有劳公公。”
德喜便清了清嗓子唱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微氏柔嘉成性,淑慎持躬,特册封为宸妃,赐协理六宫之权,钦此——”
微末起身接过圣旨,心底不由微微泛起涟漪。
宸字原本是以星辰代指帝王,后才引申为妃嫔封号,栖梧历朝后宫中,能以宸为封号的妃子寥寥无几,是以贵妃之下第一人。
前世直到她死,都只是小小贵人。
今生倒是才入宫就从宸妃做起,距离那耀眼的凤位仅剩几步之遥。
她至今都没忘了重生回来时立下的誓言,毕竟封号再尊贵,不也只是皇帝的妾?
德喜将圣旨交给她,压低了声音道,“老奴才从丽妃宫里过来,那位娘娘看起来心情不佳,接过圣旨便黑了脸哟。”
阿乔杏眼睁得圆圆的,“公公,丽妃是谁啊?”
德喜翘着兰花指轻笑,“咱们陛下如今后宫里可就两位娘娘,丽妃自然就是从前的苏王妃。”
“什么?”
“丽妃就是苏王妃??”
阿乔声音不自觉地拔高,又立刻捂住嘴,像是怕惊动了什么似的,左右看看微末和钱嬷嬷,“可、可王妃不是正妻吗?怎么只封了个妃……”
小丫头心里翻江倒海,自古王爷登基,正妻封后天经地义,可苏晚昭不仅没当上皇后,连封号都只是个轻飘飘的“丽”字,这哪是册封?分明是在打她的脸啊。
她忍不住偷瞄微末,却见自家主子神色淡淡,指尖正漫不经心地抚过圣旨上的云纹,唇角似乎若有似无地勾了勾,忽然福至心灵。
原来陛下是故意的!
故意让苏晚昭低她家主子一头!
她眼睛倏地亮起来,嘴角也忍不住翘起,又赶紧低头掩饰,假装整理衣摆。
可那点子雀跃哪里藏得住?连德喜都瞧出来了,“咱们阿乔姑娘这是高兴什么呢?”
阿乔耳根一红,梗着脖子道,“奴婢、奴婢只是觉得,咱们娘娘的‘宸’字真好听!比某些人的封号强多了!”
说罢,还意有所指地皱了皱鼻子。
德喜见阿乔那藏不住的喜色,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他微微躬身,嗓音压得低而缓,“娘娘容禀,老奴方才离开垂拱殿时,听到几位阁老又在提选秀的事。”
他抬起松弛的眼皮,眸底闪过一抹精光,“陛下这几日被闹得心烦,今早连折子都掀了。老奴瞧着,陛下心里头,终究是最看重娘娘的。”
“这不,让老奴先来传话,今晚要摆驾仁明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