衙门的更鼓敲过三更,万籁俱寂。施公独坐书房,烛火摇曳,映照着他疲惫却坚定的面容。李默再三劝他休息,都被婉拒。
\"大人,您已经三天没合眼了。\"李默端来一碗热茶,忧心忡忡地说。
施公揉了揉太阳穴:\"案情紧急,耽搁不得。那本账册副本藏好了吗?\"
\"按大人吩咐,已藏在府衙地窖的暗格里,除了我没人知道。\"
施公点点头,正要说话,突然眉头一皱,抬手示意噤声。他敏锐地察觉到窗外有一丝不寻常的响动——像是树叶摩擦的声音,但院中那棵老槐树今晚纹丝不动。
\"小心!\"施公猛地推开李默,同时迅速拔剑。几乎在同一瞬间,一道寒光破窗而入,擦过施公的肩膀,深深钉入身后的柱子——那是一枚三棱透骨镖,泛着幽蓝的光泽,显然淬了剧毒。
\"有刺客!\"李默大喊,同时抄起桌上的砚台砸向窗户。
窗外黑影一闪,紧接着房门被一股大力踹开。一个全身黑衣的瘦小身影如鬼魅般飘入,手中短剑直取施公咽喉。施公侧身避过,尚方宝剑划出一道银弧,逼退刺客。
借着烛光,施公看清来人——身材矮小如孩童,黑巾蒙面,只露出一双冰冷无情的眼睛,双手各持一柄短剑,剑刃泛着诡异的蓝光。
\"无影手?\"施公沉声道。
刺客不答,身形一晃,竟如烟雾般散开,瞬间出现在施公左侧。短剑如毒蛇吐信,直刺施公肋下。施公虽及时格挡,但衣袖仍被划破,皮肤上留下一道浅浅的血痕。
李默抄起板凳砸向刺客,却被轻易避开。刺客反手一剑,李默胸前顿时鲜血淋漓,踉跄后退。
\"李默!\"施公怒喝一声,剑势陡然凌厉,将刺客逼退几步。但很快,他感到一阵眩晕——伤口虽浅,但毒素已开始蔓延。
刺客看出施公状态,眼中闪过一丝得意,短剑如狂风暴雨般攻来。施公节节败退,手臂渐渐麻木,剑招也开始散乱。
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窗外突然飞入一道银光,精准地击中刺客手腕。刺客闷哼一声,短剑当啷落地。紧接着,一个矫健的身影跃窗而入,手中长剑如银河泻地,直取刺客要害。
刺客大惊,仓促应战,但显然不是来人的对手。几个回合后,刺客肩头中剑,鲜血直流。眼见形势不利,刺客猛地掷出一枚烟幕弹,浓烟瞬间充满房间。待烟雾散去,刺客已不见踪影。
施公强撑着看向救命恩人——一个身着夜行衣的年轻女子,约莫二十出头,眉目如画却英气逼人,手中长剑寒光凛凛。
\"姑娘是...\"施公声音虚弱。
女子收起长剑,扶住摇摇欲坠的施公:\"民女胡雪莹,胡不归之女。大人中毒了,需立即救治!\"
她迅速从怀中取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两粒药丸:\"这是家父秘制的解毒丹,可暂缓毒性。\"
施公服下药丸,又让李默也服了一粒。药丸入口苦涩,但片刻后,麻木感确实减轻了些。
\"多谢胡姑娘相救。\"施公拱手道,\"令尊之事,本官甚为痛心...\"
胡雪莹眼中闪过一丝悲痛,随即坚定地说:\"家父早料到会有不测,提前将我送走。他临终前托心腹告诉我,若他遭遇不测,就将这个交给施大人。\"她从贴身处取出一封密信。
施公接过密信,就着烛光细看,面色越来越凝重。信中详细记录了钱万贯与布政使司官员勾结的更多内幕,更令人震惊的是,钱万贯竟暗中勾结倭寇,准备在朝廷大军北调时发动叛乱!
\"这...这是谋反大罪啊!\"李默看完信件,声音发颤。
胡雪莹点头:\"家父发现这个秘密后,才决定揭发钱万贯。他让我告诉大人,完整的证据藏在...\"
突然,窗外传来一声轻微的响动。胡雪莹反应极快,一枚飞镖脱手而出,窗外传来一声闷哼,接着是重物落地的声音。
她跃出窗外查看,很快回来:\"是个探子,已经服毒自尽了。\"
施公面色凝重:\"看来我们的一举一动都在监视之中。胡姑娘,此地不宜久留,你先随本官到密室详谈。\"
三人刚转入后堂密室,前院突然传来嘈杂声和打斗声。不一会儿,一名衙役慌张来报:\"大人,有刺客闯入地窖,被我们的人发现后逃走了!\"
施公与李默对视一眼——刺客显然是冲着账册副本去的。
\"幸好他们没找到。\"李默松了口气。
施公却摇头:\"不,他们是故意的。钱万贯要确认账册是否真的在我们手中。\"他转向胡雪莹,\"胡姑娘,令尊说的完整证据在何处?\"
胡雪莹压低声音:\"在家父书房地板下的暗格里,除了账册,还有钱万贯与倭寇往来的信件。但钱府现在必定严加看守...\"
正说着,又一名衙役匆匆跑来:\"大人,京城来了八百里加急,钦差大臣左都御史方震明日将到扬州!\"
施公眼中闪过一丝希望:\"方震方大人?他是朝中有名的铁面御史,若他主审此案...\"
胡雪莹却忧心忡忡:\"大人,方钦差到来前,钱万贯必定会不择手段销毁证据。\"施公沉思片刻,突然抬头:\"胡姑娘可会易容之术?\"
胡雪莹一怔:\"略通一二。\"
\"好!\"施公眼中精光闪烁,\"我们须在钦差到来前拿到那些信件。本官有一计...\"
次日午时,扬州城东门鼓乐喧天,文武官员列队迎接钦差大臣。施公身着官服站在前列,面色如常,丝毫看不出昨夜曾经历生死危机。
一队仪仗缓缓行来,中央一顶八人抬的绿呢大轿格外醒目。轿帘掀起,一位须发皆白、面容肃穆的老者缓步走出。他年约六旬,身材瘦削却挺拔如松,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不怒自威。
\"臣等恭迎钦差大人!\"以布政使张大人为首的官员们齐声行礼。
左都御史方震微微颔首,目光扫过众人,在施公身上停留了片刻,意味深长。
按惯例,钦差先到驿馆安顿,然后召见地方官员听取汇报。让施公意外的是,方震并未立即召见他这个案件的关键人物,而是先单独会见了布政使张大人和按察使黄大人。
直到傍晚,施公才接到传唤。当他走进驿馆书房时,发现方震正在独自对弈,黑白子错落有致地铺在棋盘上,似乎是一场势均力敌的较量。
\"下官参见方大人。\"施公恭敬行礼。
方震头也不抬:\"施大人,可知罪?\"
施公一怔:\"下官愚钝,不知何罪之有?\"
\"越级上奏,扰乱朝纲,此其一;查案不密,致关键证人被杀,此其二。\"方震落下一枚黑子,终于抬头看向施公,\"按律当革职查办。\"
施公不卑不亢:\"下官越级上奏实属无奈,按察使司有意包庇,下官不得不直达天听。至于胡不归之死,下官确有失职之处,愿领责罚。但请大人明鉴,此案牵涉官仓亏空、勾结倭寇,若不彻查,恐酿成大祸!\"
方震盯着施公看了良久,突然从袖中取出一封密信:\"你看看这个。\"
施公接过一看,竟是皇帝亲笔所书:\"方卿,施璔所奏若属实,则江南危矣。朕命你暗中查实,若证据确凿,可先斩后奏,务必铲除奸佞,还江南清明!\"
施公双手微颤:\"这...\"
方震收起密信,声音突然温和下来:\"施大人,皇上深知你忠心耿耿。本官此行明为训斥,实为助你。昨夜之事,本官已有耳闻。\"
原来,方震早派密探潜入扬州,对情况已了解七八分。他告诉施公,朝廷接到线报,倭寇近期在沿海频繁活动,疑似有人内应。结合施公的奏折和胡不归的情报,钱万贯谋反之事恐怕属实。
\"但眼下证据不足,难以动他。\"方震捋须道,\"布政使张琛背景深厚,若无铁证,恐难服众。\"
施公沉吟道:\"胡不归之女胡雪莹告知,完整证据藏在胡府密室。但钱府必定派人严加看守...\"
方震眼中精光一闪:\"本官明日设宴,邀张琛、黄志远及钱万贯等人赴宴。你可趁机...\"
两人低声商议至深夜,定下一条妙计。
次日,方震在驿馆大摆筵席,扬州大小官员及钱万贯等士绅名流尽皆受邀。宴席上,方震谈笑风生,丝毫不提查案之事,反而对张布政使多有赞誉。施公则被安排在末座,显得备受冷落。
\"方某久闻扬州人杰地灵,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方震举杯笑道,\"尤其是张大人治理有方,实乃朝廷栋梁啊!\"
张布政使面露得意,连连谦逊。钱万贯坐在席间,见施公被冷落,眼中闪过一丝得意。
酒过三巡,方震突然叹道:\"可惜啊,有人不识大体,为求政绩,诬告上官,实在可恨!\"
满座皆惊,目光齐刷刷投向施公。施公面色如常,自顾自饮酒。
方震继续道:\"不过,朝廷也不会偏听偏信。施知府,你弹劾张大人等人,可还有新证据?若无证据,便是诬告,按律当斩!\"
施公起身拱手:\"下官...下官一时受人蒙蔽,现已查明,所谓证据皆为伪造。下官愿向张大人赔罪!\"
满座哗然。张布政使和钱万贯对视一眼,既有惊讶也有怀疑。
方震冷笑:\"既如此,本官当上奏朝廷,严惩诬告之人!不过...\"他话锋一转,\"为示公正,本官还是要查看一下施知府所说的'伪造证据'。施知府,证据现在何处?\"
施公\"惶恐\"道:\"在...在胡不归府上。\"
\"好!\"方震拍案,\"本官现在就带人去查抄,若证实是伪造,定不轻饶!张大人,黄大人,可愿同往?\"
张布政使犹豫了一下,点头同意。钱万贯脸色微变,但众目睽睽之下,无法阻拦。
大队人马浩浩荡荡开往胡府。途中,钱万贯悄悄吩咐心腹速回府调人,务必赶在钦差之前找到并销毁证据。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早在宴会开始前,一个\"老仆\"已经混入了胡府——正是易容后的胡雪莹。她轻车熟路地找到父亲书房的密室,取出了完整的账册和密信。
当钦差大队人马到达胡府时,胡雪莹已恢复本来面目,以胡家小姐身份迎接。她将证据直接呈给方震,其中包括钱万贯与倭寇往来的亲笔信,以及布政使张琛收受巨额贿赂的收据,上面赫然盖着布政使司的大印!
\"张大人,你还有何话说?\"方震厉声质问。
张布政使面如土色,突然指着钱万贯:\"都是他!都是钱万贯蛊惑本官!\"
钱万贯见大势已去,突然狂笑一声:\"成王败寇,何须多言!\"说罢,竟从袖中掏出一枚烟幕弹砸向地面。
浓烟中,钱万贯的身影鬼魅般向窗外掠去。胡雪莹早有防备,一枚飞镖脱手而出,正中钱万贯大腿。钱万贯闷哼一声,仍忍痛逃窜。
\"追!绝不能让他跑了!\"方震怒喝。
施公与胡雪莹率先追出,只见钱万贯跃上围墙,眼看就要逃脱。突然,一道黑影从墙外树上扑下,如鹰击长空,一掌击中钱万贯后心——正是那晚行刺施公的\"无影手\"!
\"叛徒!\"钱万贯喷出一口鲜血,栽下墙头。
\"无影手\"冷冷地看了一眼追兵,几个起落消失在夜色中。等施公等人赶到时,钱万贯已经气绝身亡,脸上凝固着难以置信的表情。
回衙门的路上,胡雪莹若有所思:\"'无影手'为何要杀钱万贯?\"
施公沉声道:\"灭口。钱万贯知道的太多了。\"他转向方震,\"大人,此案恐怕还未结束。钱万贯背后,必有更大主谋。\"
方震点头:\"本官也有此感。张琛虽为布政使,但勾结倭寇这等大事,恐怕还不是他能主导的。\"
正说着,一名驿卒匆匆赶来,呈上一封密信。方震看后脸色大变:\"不好!倭寇舰队已逼近海门,随时可能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