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爹,这书是我用来踮桌角的,您信吗?”
朱棣满脸尴尬的道。
朱元璋脸上满满的都是冷意,说实话若是早二十年,看到这小子如此贪玩不务正业,他鞭子已经抽出来的。
但如今朱棣已经监国,更是未来的皇帝,岁数也快四十了,他若是再把朱棣吊起来打,终究是有些不妥当。
而且他老了,也打不动了。
不过看着面前这个依旧在和他嬉皮笑脸的四儿子,朱元璋气却是不打一处来。
说实话这儿子还是离自己远点才能有个好念想,一旦到了身边,整日看着,那是真越看越不顺眼。
之前老二、老三是这样,如今这个老四也是这样。
刚回皇宫前两天,他还觉得老四是真长大了,无论是政务还是朝会,都处理的有模有样,完全不逊色他大哥。
但现在半个月过去了,他却是越来越有种嫌弃的感觉,怎么看怎么觉得,包括老二、老三在内,这哥仨一个比一个歪瓜裂枣。
“咳咳!”
“爷爷,要不我先回去了!”
“今日我和凉国公约好了,要吃火锅来着!”朱高炽一看气氛不对,转身就跑了。
反正自从皇爷爷回来之后,奏疏的事情,就被皇爷爷强制勒令从自己手里又推回了自己老爹手上。
他现在比起之前可是轻松多了。
朱棣张了张嘴,本想要叫住朱高炽,替他分担一些火力,说说好话,结果这小子没等他开口,一溜烟就没影了。
“好小子!”
“看到你爹我挨训,你竟然不帮忙说好话,反而转身开溜,等我找到机会,看我怎么收拾你。”
朱棣心里恶狠狠的的想着。
而也就在这时,朱元璋已经把地上的水浒传捡了起来。
他看着其内记下的一行行小字,显然是朱棣在看书的同时,还在对书中的人物进行评价,不由就叹了一口气。
“老四啊!”
“你若是批阅奏疏的时候,也能这么用心就好了。”
朱元璋把手中的水浒传仍在书桌上,很是无奈的道。
“爹!”
“其实奏疏之事,让高炽去干就行了。”
“他小孩子正是去拼的年纪,现在不干什么时候干啊!”
“您老人家如今年纪大了,就别和他掺和在一起了。”
“咱们爷俩该一起商量商量国家大事才对。”
朱棣看老朱没有要训他的意思,不由麻着胆子劝起了老朱。
他把老朱迎回皇宫,是回来享福的,可老朱倒好,一回来就闲不住,一有时间就处理政务,或者就是跟着朱高炽东奔西跑。
说实话那些事情,在他看来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根本就不值得老朱去操心!
“呵!”
“你倒是会做甩手掌柜!”
“可咱却不行啊,天生就是劳碌命,闲不下来。”
朱元璋很是无语的看着自己这个儿子,他算是看明白了,这个老四是改不了了,从小到大,就不可能认认真真的坐下做点实际的事情。
索性老朱也懒得搭理他,而是把回来时在街上买的一份侠客行报纸递给了朱棣:“你看看这个吧,蓝武搞出来的那个报纸!”
“哦……”
朱棣看了一眼第一版上许婷芳的侧身抚琴照,心里暗暗赞了一声蓝武这小子有眼光,这画画的好啊!
但看到老朱的冷眼,他却是赶忙咳嗽了一声。
“哼,蓝武这小子,简直就是胡闹。”
“这一个官妓女子,竟然堂而皇之的刊印到报纸上,在整个京师发行,甚至还想要发行天下,简直是不知所谓。”
“我这就把他宣进宫,好好训斥他一顿。”
“行了!”
老朱却是摆了摆手。
“你以为咱不知道,这就是你和蓝武一起合计出来的?”
“他若是没有得到你的同意,敢私自去做这种事儿?”
听到老爹如此说,朱棣顿时又有些尴尬。
不过还没等他辩解,朱元璋却是挥了挥手道:“咱虽然不赞同你们做这样的事情,但你既然觉得没问题,咱也不管,反正未来这大明朝还是要交到你手里的。”
“但咱告诉你,官员狎妓绝对是不能允许的,此风不可开,更不可长,你可以把风气放开一些,但有些事情却是底线,在我大明是绝对不能做的,明白吗?”
朱棣闻言神色不由一肃。
“这是当然!”
“爹你放心,我同意蓝武去做报纸,为的乃是教化底层百姓,让底层百姓通过报纸多多读书认字,形成读报纸的习惯,为以后朝廷发行官报解释朝廷政策做基础,绝不是真要去做那伤风败俗之事。”
“这女子的画像也是为了能让百姓对这报纸感兴趣,绝没有别的意思。”
听到朱棣的保证,朱元璋脸色这才缓和了一些。
他在朱棣旁边的躺椅上躺下,闭目养神了一会儿,突然道:“西南的事情,你做好决定了吗?”
“到底让谁去接替傅友德?”
朱棣闻言,手上的动作一顿。
大明的西南地区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地方,包括云南、四川南部、广西西部,甚至还有一部分在湖广。
这里最大的特点就是土司林立,土民众多。
洪武十四年的时候,傅友德和沐英平定了云南,为了不使云南收而复叛,朱元璋经过深思熟虑,把自己最疼爱的义子沐英留在了那里,封黔国公,世镇云南,同时在那里设立云南布政使司,正式改土归流。
而在前年,思州宣慰使田琛与思南宣慰使田宗鼎因互相争夺地盘大打出手,当时已经开始监国的朱棣得知此事后,迅速反应,派遣傅友德去武力调停。
之后两年傅友德便一直驻扎在那里,并且趁着这个机会朱棣在原本属于湖广、云南、四川的交界,土司林立的地区成立了一个新的省级行政区,贵州布政使司。
这是老朱之前早有规划,只等契机到来的一件事。
而这次田氏土司内讧,便给了朱棣绝佳的借口。
这两年傅友德便一直率领大军镇在那里,让贵州布政使司能够顺利的行使权利。
不过傅友德带的兵有一部分乃是京营兵马,终究还是要回来的。
但贵州布政使司刚刚建立,一旦傅友德回来,那里说不定还要有乱子。
朝廷这边便还需要另外再派遣一人过去接替傅友德,继续坐镇贵州布政使司一段时间,算是维稳。
朱元璋问的便是这个人选到底选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