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昌。
程昱正在思索该怎么把人送出许昌,让他们去成都。现在关羽大军围城,城外的关键要道全都被封锁了,还有轻骑游弋,拉网式排查,想要把人送出去并不是那么容易。
但也不是全无办法。毕竟关羽只有五万人,不可能把整个许昌完全封锁。只要仔细设计,三五个人进城出城都是没问题的。
正想着呢,有人敲门。
程昱抬头,让来人进来。来人就是个普通的书吏,手里拿着的是标红的情报。
他将情报拿出来,仔细看了一下之后,脸上露出笑容:“好!好!好!”
程昱大笑几声,站起身来,直奔曹操的这边。经过通报之后,面见曹操,立刻把情报上的内容告诉了曹操。
“成了?”曹操有些惊喜。
程昱点点头道:“成了!”
“如此一来,长安自顾不暇,倒是可以为吾等争取一两年的时间了。”曹操脸上露出了笑容。
这事儿还得从两个月之前说起。
当时程昱单独找到了曹操,说是自己想到了一个绝妙的计策,可以让长安那边短时间内无法行动。曹操仔细问了一下之后,直接给否了。
他觉得程昱的计策有伤天和,太阴损了。
程昱的计策就是,把的了虏疮的百姓尸体,直接投到长安去。之所以会有这尸体,是因为就在去年寒潮过去之后,曹操势力范围内小规模的出现了虏疮瘟疫。
之所以规模不大,是因为当时发生虏疮瘟疫的地方已经算是半无人区了,一共就几百个村民,都死绝了之后才被人发现。
当时曹操就派人把尸体给烧了,但是程昱搞了一个骚操作,留了十几具尸体,让人用去年采的冰块,在山洞之中给冻了起来。
虽然曹操没同意,但是程昱还是提前做了准备。今年入冬之后,他就派人把尸体拉到了长安附近。前几天被关羽打懵了之后,程昱又提了这件事。这一次曹操没有拒绝,说是让程昱试一试。
程昱的意思是直接把尸体泡河水或者井水里面,这样一来整个长安城都别想好。曹操觉得这太离谱了,让他不要这样搞,只要能够让长安城乱起来就行,没必要直接把长安变成一座空城。
这让程昱有些遗憾,但还是按照曹操的想法去实施了。
“接下来洛阳方面肯定是轻松了。长安那边没办法提供后勤支持,洛阳只要再坚持一段时间,张飞粮草不足,必然就会退兵的。”
“倒是咱们这边,关羽还可以从荆州调去粮食,需要小心应对。”
程昱说了一下自己的判断。
曹操对程昱的判断也极为认可,不过他也有自己的看法:“关羽的目的就是拖住吾等主力,一旦张飞退兵的话,关羽肯定也不会与吾等死战的。”
“这倒也是。”程昱颔首。
他其实哪里不知道啊,他太清楚了,但是面对曹操这样的主公,该示弱还是要示弱的。不然的话这工作可不好干啊。
“以后这种计策可不能再做了。”曹操又补充了一句。
程昱闻言笑了笑道:“属下明白的。”
曹操有些不相信。
但是信不信的其实也是无所谓了,眼下长安城有虏疮瘟疫。不管是刘备还是刘平两个人,肯定不会在军事上有所强求,大概率是会先搞定虏疮瘟疫再说。
有了这个时间的缓冲,那么就还有机会在技术上接近甚至赶上刘备势力。毕竟刘备势力那是自己研发,自己等人只需要跟着抄就行了,难度不一样。
事实上也正如曹操猜测的那样。
长安城出现虏疮之后,刘平肯定是不敢在派人去前线送粮的,万一把虏疮传染到军中,那就有大乐子了。
接下来短短几天之内,在十八坊及其周边各坊,就发现了超过二十例感染者。只要发现了就直接单独隔离,个人用品一律焚烧,住所直接消杀之后禁止人出入。跟感染者有接触的人也是就地隔离,不让他们四处走动。
而且是强制执行。
在强大的执行力面前,虏疮并没有大规模扩散开来。但是已经感染虏疮的人,那是真的没有办法,这玩意怎么治啊?
顶多只能延缓一下死亡时间,减轻一些患者的痛苦。想要根治,那基本上就不可能。当然也有命好能扛下来的,但这就实在是太少了。
一月底的时候,虏疮已经控制在十八坊及周边十七、十九、五十四几个坊内。感染者一共有四千五百多名,目前还活着的还剩下五百多人,基本上都是最近两周内的感染者。
哪怕刘平是穿越者,也只能尽量减少瘟疫的传播速度、传播范围。但是对已经感染的病人,他是无能为力的,只能看着这些患者在各种并发症的折磨下死去。
然后尸体被烧成灰烬。
阴暗一点来说,这些感染者死了其实是好事儿。
实际上,天花的致死率只有三到四成。但那是在有足够的医疗手段、营养充足且环境足够干净的条件下。就东汉眼下的情况,得个感冒都能死,想要做到三到四成的死亡率,那真的是想多了。
现在这个情况,得了天花,九成九就是死了。就算活了下来也没用,天花对身体的伤害太大了,活下来也会至少丧失一半劳动力,那还不如死了呢。
“太好了,只有四千多人感染。”在得知虏疮瘟疫基本上得到控制,且一共只有四千多人感染之后,刘备大喜过望。
四千多人感染,听起来不多是吧?其实算一下就知道了,这个数字要是放到了后世,那估计要上头条了。
首先长安城目前的常住人口在四十万左右,一共有四千五百多人感染虏疮,百分之一多一点的感染率。
放到后世任何一个大城市,这百分之一多一点的感染率,那至少有就是八九万起步,甚至像北上广深这种地方,就是十几二十万人感染。然后这些人,死了九成九。
这一点儿都不值得高兴。
但是放到现在,那就是值得高兴,太值得高兴了!刘备的底线是,长安城只要不超过两成百姓死在这虏疮的瘟疫就行了。
刘备很高兴,但是刘平并不高兴,倒不是因为感染人数不高兴,而是觉得这事儿透着古怪。
“现在还不能放松,毕竟还有几百个虏疮的感染者呢,还得继续隔离,同时加强排查。”说话的是荀彧。
他现在的官职是京兆尹。京兆尹既是地方行政官员,同时也是中央朝官,具有参与国家政务的权力,其职位也比一般郡国守相高。主要负责维护整个三辅地区的统治和社会秩序的稳定,管理长安及周边十二县。
这一次应对虏疮,荀彧是下了大功夫的,跟在十八坊内的诸葛亮,内外配合,才能做到如今这个地步。
说到这里,诸葛亮还在十八坊呢,他现在还是出不来。好在诸葛亮没有被感染,刘平觉得可能是因为诸葛亮是这个时代的主角之一,运气比较好吧。
但其实是诸葛亮隔离、防疫措施做得好。
“这是必然的,就是要辛苦文若你了。”刘备对荀彧还是非常满意的。
刘平等刘备说完话,才开口说道:“今日除了通报一下防疫情况之外,还有一件事需要诸位一同参详一二。”
说着,他示意了一下蒋琬。蒋琬从随身的包裹里,拿出来一沓文件,然后分好了之后,分给了在座的每一个人。
刘备接过文件看了一眼,抬头就是一行大字。
《关于接种牛痘防治虏疮的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页上就盖满了大印,工部、后勤部、长安大学医学院、成都大学医学院、武都大学医学院、汉王府太医院的大印都在上面。
“这是这几年在太医院的主持下,一直在进行牛痘防治虏疮的研究。目前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具体如何,诸位可以先看看。”
刘平解释了一下。
接下来众人都在安静的看着。
目前的研究成果,一是确认了人在接种牛痘之后是可以抵抗虏疮病毒的。这个大前提是已经确定了,并且经过了多次试验。当然了试验用的都是死囚。
但是死亡率很高,接近一半的死亡率。这里指的是接种牛痘的死亡率。这些年一共接种了一百多个人,活下来了六十多个,这六十多个人也是这一次长安虏疮防治的主力军。
二是完善了牛痘制取的技术,现在制取牛痘是没问题的。但是量产难度很大,想要量产的话,还要进一步的投入。
至于保存、运输、接种技术等等,都还没解决呢。
“所以你的意思是,加大对牛痘接种技术的投入?”刘备看完了之后询问道。
刘平点点头道:“不光是因为这一次爆发了虏疮瘟疫,主要还是这些年咱们也具备了进一步投入研究的条件。”
“哦?”刘备对这些不是太了解。
事实上,之所以条件成熟了,主要还是工部那边在前两年搞出来了显微镜,虽然放大倍数不是很夸张,但也足够了。至少在刘平的引导下,他们真的发现了细菌。
之前刘平就已经告诉了工部以及几个名医细菌的概念,但那只是概念,两年前显微镜出来之后,这些人第一次看到了细菌。
从那之后,对于各种病种的研究才逐渐开始进入正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