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对这位德琏很是感兴趣,但刘平也没有冒然就上去打招呼。吃饱喝足之后,便直接离开了,都没跟他们两个人照面。人都来了长安了,刘平自信这德琏一时半会儿不会离开的。
只要还在长安,那就完全是有机会的。更何况,这德琏跟徐干还是认识的。就算他自己不说,徐干肯定也会想办法把这德琏给留下来的。要知道如今刘备势力,百官政绩里面有一项加分项,名曰选贤举能。
顾名思义,只要能给朝廷举荐一些有能力的人,这是算在政绩里面的。而且还不是只算一次,这人入仕之后,后面三年的表现都会给举荐之人带来帮助。当然了,若是出了问题,这举荐之人也会受到些许牵连。
虽然说要承担一些风险,但大多数官员还是愿意捞这个政绩的。毕竟刘备势力内部,尤其是中下层官员太卷了啊,任何一点功劳错过了,那都会影响到升迁的。至于为什么这么卷,那主要还是因为大量的普通百姓出身的官员们。
大多数人心里面就四个字,出人头地!因此卷的厉害。
一溜烟儿小跑回到家里,全当是锻炼了。
皇甫黛君去宫里面陪糜夫人了,她几乎三天两头就进宫去陪糜夫人,两妯娌关系亲厚。虫娘在后厨忙活着,虽然现在不用她亲自下厨了,但还是习惯性的在厨房里看着,怕请来的厨子做的饭菜不合家里人的口味。
豹奴在练武,狮奴虎奴还小被豆子和囡囡抱着看豹奴练武。
“这么大的醋味?”刘平刚进门就被踹了一个跟头。
虫娘听到动静出来,正好听到刘平的吐槽,开口解释道:“听说闹了瘟疫,有人说在家里撒点醋能让瘟神进不来。”
刘平听到这话先是一愣,随后苦笑一声。
醋能防止瘟疫还是很早之前他提出来的,其实这东西效果有多少,他自己心里也清楚,顶多算是个心里安慰。不过跟这个相比,他更在意的是闹瘟疫的事情。
“什么闹瘟疫?哪儿传来的小道消息,某怎么不知道?”刘平开口问道。
这里是长安,如果真的有瘟疫的话,他堂堂汉王府丞相,要是从自家内院才能知道瘟疫的消息,那也太搞笑了一点。
虫娘不知道刘平心里是怎么想的,自顾自的说着自己听来的小道消息:“坊间都在传呢,具体是怎么回事我也是不太清楚。不过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嘛,万一要是真的,那可就糟了。”
刘平眉头皱了皱,又问道:“坊间传闻不可轻信,哪几个坊在传你知道吗?”
“都在传呢。”虫娘看到刘平似乎有些不高兴,小声问道:“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莫不是真的有瘟疫了?”
“若是真的有瘟疫了,为夫怎么可能不知道?”刘平见虫娘有些小心的模样,脸上出了一个笑容,道:“你放心便是,明日某差人去问问,到底怎么回事。”
“好的呢!”
“饿了,今天吃什么?”
“今天右都督府上又摔死一头牛.......”
翌日一大早,刘平来到丞相班房,把诸葛亮喊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诸葛亮看起来精神不济,像是没睡醒一样。这让刘平有些好奇了,毕竟在他的印象里诸葛亮几乎堪称永动机,还是第一次看到他如此疲惫的模样。
“孔明,你怎么看起来这么累?这可不像你啊。”刘平关心的问道。
诸葛亮强打精神,道:“一夜未眠,午间睡上一个时辰就好了。”
睡两个小时就能恢复过来吗?中年人刘平心里有些羡慕了。
“别午间了,某问你点事儿,问完你就去休息吧。”刘平还是心疼自己好徒弟的。
诸葛亮打了一个哈欠,揉了揉眼睛道:“什么事情?”
“坊间传闻出了瘟疫,是怎么回事?你知道吗?”刘平开口问道。
长安城日常的政务是由长安府衙负责的,但是诸葛亮跟长安府衙是有往来的,算是丞相府跟长安府衙之间的桥梁,问他最是合适。
“瘟疫?”诸葛亮瞪大了眼睛:“哪儿传的?”
“具体某也是不清楚。”说着,刘平把昨天虫娘说的事儿跟诸葛亮说了一下。
诸葛亮听完眉头紧蹙,沉思了一会儿道:“瘟疫自然是没有的,但......”
“嗯?”刘平挑眉。
“空穴不来风啊。”诸葛亮认真地说道:“学生今天就去调查清楚。”
刘平听他这么说,连忙叮嘱了一句:“让下面人去看看吧,你别自己去,要是真有瘟疫,再传染给你了。”
“无妨。”诸葛亮有些不在意的说道:“您不是教过怎么防治瘟疫吗?学生会小心的。”
“额...还是小心一些比较好。”刘平又强调了一下。
诸葛亮知道刘平是关心自己,当下立刻保证一定会小心的。在他的再三保证之下,刘平才放他离开。
等诸葛亮走之后,刘平还是有些不放心,又去了一趟刘备那里,求见了刘备。将坊间传言有瘟疫的事情告诉了刘备。
“会不会真的有瘟疫?”刘备有些担心的问道。
刘平也不确定,开口说道:“希望是没有的,但咱们也要早做准备,没有最好,若是真的有了,也不会手忙脚乱。尤其是长安这种大城市,人口密集,一旦有了瘟疫,后果不堪设想。”
“要做哪些准备?”刘备想了想说道:“某记得建安元年的时候,咱们不就建立了一个瘟疫防治机制了吗?那什么....口罩?是这个东西吧?筹备了不少不是吗?”
“只是物资筹备而已,还得做一些其他的准备。”刘平开口:“尤其是要把百姓动员起来,没有百姓的配合,防疫工作可不是那么好做的。”
“具体怎么做你肯定有章程,你拿主意就行,这件事某肯定是鼎力支持的。”刘备再一次表示了对刘平百分百的信任。
“先等孔明的调查结果吧,希望不是真的有瘟疫。”刘平叹了一口气。
“希望如此吧!”
......
长安城,十八坊。
诸葛亮经过两天的走访调查,确定了瘟疫传言的源头,就在这十八坊。具体的说,是十八坊的一个行脚商人传出来的。诸葛亮找到这人的时候,也吓了一跳。
这人已经快死了,出气多进气少,而且全身溃烂,只看一眼诸葛亮就确定了,是虏疮。
痤疮,也就是天花。之所以叫虏疮是因为这种病是从西域传来的,发病的时候全身溃烂,因此命名为虏疮。
诸葛亮连忙退出了这行脚商人的家里,随后让人将他家左右都清空,然后将整个十八坊都封锁起来,许进不许出。他自己也没有出去,只是写了一个条子,让守在外面的兵丁去通报给刘平。
刘平接到消息的时候,也是极为惊讶。这年头天花可是绝症,而且很容易就传染开来。诸葛亮的应对还是可以的,直接就把十八坊给隔离了。但是这也不保稳的,刘平先下令将十八坊周边全都隔离起来,许进不许出。
然后通知户部将筹备好的口罩拿了出来,组织人手进入隔离区。其实还有防护服的,但是也都是棉麻制品,效果其实不大。只有少量的用动物皮制成的防护服还能有些作用。
别的不说,得先保证诸葛亮的安全才是。他是自己内定的下一代扛鼎之人,若是死在了虏疮上,那也太搞笑了。
天花的传播途径有三种,飞沫传播,接触传播以及空气传播。飞沫传播是主要的传播方式,感染者咳嗽、打喷嚏、说话时会喷出含有天花病毒的飞沫,健康的人吸入这些飞沫之后,病毒就可能进入呼吸道并且引发感染。
如果接触到感染者的皮肤疱疹液、结痂皮或者被污染的衣服、被褥等也有可能感染。空气传播这个倒是好解决,只要保持通风的话,空气传播的可能性很低。
而诸葛亮作为刘平的学生,自然是有一定的防疫常识的,肯定会开窗通风,远离感染者。再加上他肯定也会做一些防护措施,所以感染的可能性并不大。
但是他现在十八坊,时间待得久了,那就不好说了。
“问题是,这虏疮哪来的呢?”刘平有些不理解。
但是不理解归不理解,该干的事儿还是得干。防疫工作自然有人负责,他只需要全程把控大方向就可以了。眼下他要做的事情更重要一些。
那就是把牛痘之法给搞出来。其实这玩意老早刘平就想弄了,但是条件并不是成熟。就说个最简单,牛痘疫苗的获取、制备、保存都是问题。还有就是接种技术,接种工具、接种操作技术,这些都是需要的。
刘平没穿越的时候也看过不少小说,不少历史文主角都是拿种牛痘开局刷声望。但实际上,根本不现实,真要是在原生的古代技术条件下搞接种牛痘,那估摸着杀死的人不比天花杀死的人少多少。
其实就现在刘平面临的情况来看,接种牛痘仍然是一件冒险的事情。不是说做不到,小规模的接种,那还是能保证的。但是大规模的接种呢?都不用考虑全天下,就是整个长安城的人想要全部接种牛痘疫苗,那都不太现实。
一是没那么多疫苗,就不要说疫苗,咱们粗犷一些,直接让人感染牛痘,冒一些风险,那也没办法大规模接种。
二是就算直接用牛痘的疱疹液,且疱疹也足够,那也要考虑制取、保存的问题。别人可能不清楚,但是刘平可太清楚了,这玩意要是失去活性了,肯定是没用的,而且大概率会引起各种并发症。
刘平经常会想那些穿越众前辈是如何做到,在这种低下的生产力条件下,完成大范围的牛痘接种的。而且更离谱的是,他们是如何保证死亡率在一成左右的。更不理解,一成左右的死亡率,那些穿越众前辈为什么没有被当权者给砍死。
一成听着不高,每千万人口接种的话,那就是一百万人左右会死亡。这个死亡数字只要出来,甭管你有多大的功劳,救活了多少人,那都得拉出来顶缸的。
说句难听的,大汉战乱这么多年,也没有哪个地方短时间内就死掉一成人口的。
现在刘平就面临这个问题,强行推行牛痘接种技术,肯定是没问题的。但是后果他不一定能承受,别说他了,就算是刘备都不一定能扛住。
就不要说现在这个时代了,就是后世,一款疫苗要是有一成的概率会致人死亡,你看看哪个国家敢使用?
后世的牛痘接种技术,大规模推广的前提是只有百万分之一的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