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立强放下手中的设备箱,蹲下身仔细观察地面的铺砖。青砖呈人字形交错排列,缝隙间嵌着细小的鹅卵石,组成简单的几何图案。
“这种铺地方式不仅美观,还能防滑排水,古人的智慧真是让人佩服。” 他伸手摸了摸砖面,“而且这些砖都是手工烧制的,每一块都有独特的纹路。”
张富贵的大嗓门从厨房传来:“各位老师,先别研究砖砖瓦瓦了!快尝尝刚出锅的槐花饼,凉了可就没这味儿了!” 随着话音,一阵香甜的气息飘来,混合着面香与槐花的清新。
众人循着香味走进正厅,八仙桌、太师椅都是老榆木制成,桌面上的纹理如行云流水。墙上挂着几幅竹编画,描绘的是村里的捕鱼、耕作场景。“这些画是三爷爷编的,” 张文大爷介绍道,“他年轻时可是十里八乡有名的巧手。”
李婶端着热气腾腾的槐花饼上桌,瓷盘边缘还沾着几颗新鲜的花瓣。“尝尝看,面里掺了槐花蜜,甜着呢!” 她笑着招呼众人,围裙上沾着面粉,透着浓浓的生活气息。
周明远咬了一口槐花饼,松软香甜在口中散开。他环顾四周,木雕窗棂将阳光切割成细碎的光斑,洒在青砖地面上。
“张书记,这院子简直就是传统建筑的活教材,” 他感慨道,“每一处细节都能讲出故事,我们这次拍摄,光这个院子就能拍出一部纪录片。”
张文端起粗瓷碗,给众人倒上野山茶:“周导喜欢就好!其实这院子能有今天,多亏了林晓。当时翻新时,林晓带着一群人,硬是用了三个月时间,把倒塌的西厢房一点点修复起来。”
苏婉婷走到窗边,推开雕花木门,眼前是一个小巧的天井。几株翠竹倚墙而立,墙角的石臼里种着薄荷,微风拂过,送来阵阵清凉。“这个天井设计太妙了,” 她对身旁的张彤说,“既保证了采光通风,又营造出‘庭院深深’的意境。”
张彤笑着点头:“冬天的时候,我们会在天井架上玻璃顶棚,阳光照进来暖洋洋的;夏天就撤掉,晚上能坐在这儿看星星。有次还看到流星呢!” 她的语气中带着孩童般的兴奋。
陆野支起三脚架,开始拍摄天井的特写。镜头里,竹叶在风中轻轻摇曳,阳光透过叶片的缝隙,在地面投下斑驳的光影。“这个画面太棒了,” 他对周明远说,“可以作为片子里的转场镜头,象征着从现代都市到古朴乡村的过渡。”
赵立强则蹲在回廊下,用手机测量着梁柱的尺寸。“这些木结构保存得这么完好,太不容易了。” 他指着斗拱上精美的彩绘,“而且彩绘的颜色还这么鲜艳,肯定用了特殊的保护工艺。”
张文大爷走过来,用旱烟袋敲了敲梁柱:“小伙子,这梁柱是金丝楠木的,当年老院主花了大价钱从山里运来。咱们翻修的时候,专门请了省里的专家,用传统的榫卯工艺加固,没动一颗钉子。”
此时,夕阳的余晖透过雕花窗棂洒进屋内,为整个院子镀上了一层金色。张富贵在厨房门口吆喝着准备开饭,李婶忙着摆碗筷,张远和周明远还在讨论拍摄计划,而张彤则带着苏婉婷和赵立强去看客房。
苏婉婷的房间在二楼东头,推开窗就能看到后山的竹林。床上铺着蓝白相间的粗布床单,枕头边放着个藤编收纳篮,里面装着晒干的茉莉花瓣。
“李婶说,这些茉莉花是在后山采的,晚上闻着能安神。” 张彤介绍道,同时打开衣柜,“这里面挂着两件蓝布衫,要是老师们想体验村里的生活,可以换上。”
赵立强的房间在西侧,书桌上摆着一本《小岗子村志》,翻开扉页,泛黄的纸面上用毛笔写着 “光绪丁未年重修”。窗台上放着个陶制水盂,里面养着几尾小鱼,水面漂着一片荷叶。“这水盂是六爷爷亲手做的,” 张彤说,“他说小鱼能给房间添点生气。”
夜幕渐渐降临,清风别院的灯笼一盏接一盏亮起,昏黄的灯光透过雕花窗棂,将温暖的光晕洒在青砖地面上。
周明远站在院子里,望着满天繁星,耳边传来远处溪流的潺潺声和虫鸣。他知道,这个充满古韵与温情的地方,将成为他们此次拍摄最珍贵的素材,也将在他们的记忆中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暮色像被稀释的墨汁,缓缓浸透小岗子村的天际,为青砖黛瓦的清风别院披上朦胧的薄纱。周明远将装订成册的拍摄计划表摊开在八仙桌上,白炽灯管在头顶嗡嗡作响,暖黄的光晕流淌在纸面,映得 \"清风别院建筑解构\" 几个加粗的宋体字清晰而醒目。
\"张老板,您看这个拍摄顺序......\" 周明远的手指划过纸面,\"先从外观全景开始,再切入建筑细节,最后拍内部空间结构,您觉得可行吗?\"
张远凑近细看,粗粝的手指点着图纸上标记的红圈:\"周导,要拍建筑细节,明早五点半就得开工。\" 他抬头望向窗外渐暗的天色,\"这会儿露水还没凝,等月亮爬上来,砖石、木雕吸饱了湿气,明早晨光斜照时,最能显出纹理。\" 说着,他从衣兜摸出半包红塔山,抽出两支递给周明远,\"这院子的砖雕、木雕,每一处都有讲究,得慢慢拍。\"
陆野早已在庭院架起三脚架,尼康 d3S 单反相机的金属外壳在暮色中泛着冷光。他眯起一只眼,透过取景器反复调整角度,镜头最终锁定垂花门右侧的抱鼓石。
\"咔嗒\" 一声,快门轻响,石狮子鬃毛上凝结的露珠在画面中折射出细碎的光。\"这纹理太绝了,\" 他拧动镜头上的微距调节环,\"每道刀痕都像会说话。\"
蹲在一旁的村支书张文大听得兴起,用旱烟袋敲了敲石狮子的底座:\"当年俺爷爷辈儿修缮时,特意从黄山请的石匠,说这叫 ' 活雕 ',石头里藏着魂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