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国使节在吵闹等待了一个多月后,终于耐心耗尽,一个个卷铺盖卷回国。
未料想更气人的事在后面,临要走,大周国都未安排礼部官员相送,只派了一名女将,骑着高头大马,手提着大刀,带领五百虎贲军保护出城。
这五百虎贲军显然都是特意挑出来的,一个个身材高大健壮,人人手握锯齿大环刀,目光凛冽,浑身杀气蒸腾。
女将一言不发,对使节的任何问题都以晃动手中的大刀作答,一晃动,刀齿上的铁环便哗啦啦作响,唬的使节们人人变色,不敢再说话。
与其说保护,倒不如说被押解出城。
使节们一个个愤怒不已,回望永安城,跳着脚的大骂,誓言回去以后要如实禀报国君,定要让这个不知所谓的大周国吃不了兜着走。
然而,使节多半都是芝麻绿豆大的小官,哪有能力影响朝廷大局,回去以后便没有然后了。
郑九的活计很简单,每日卯时上工,搬运砖石、沙土,凉州战后城内的重建已经基本完成,这些材料是专门用来修补城墙用的,是李默鱼多方筹集,抠出来的银子。
整个凉州城城墙的修缮工作要持续几年,工程量太大了,只能断断续续的来。
午时收工,吃中饭,未时再开工一直忙碌到酉时歇工。
很辛苦,这便是苦力的活计,郑九无法外放灵力,也不会使用武道技法,就是凭气力踏踏实实的干活,那种气血完全活动开以后汗流浃背的感觉非常之爽。
也正因为这样,郑九与普通苦力毫无区别,此刻除了冯启年、王九儿之外,任何曾经见过面的熟人,即便是站在郑九身边也不见得能认出他来。
夜晚的郑九是完全自由的,除了打坐修炼,他会尽量抽出时间暗查凉州城附近的土地庙,已经是金丹境的修为,郑九成天不睡觉都不觉得困乏。
凉州城周围有五座县城,还有七七八八的大集镇若干,土地庙加起来有十七座之多,却没有一座香火旺盛的,也没有发现任何一座土地庙内有土地公近期存在过的痕迹。
郑九本就拥有一双修士的眼睛,又曾跟付清风学习过如何辨识土地公活动轨迹的秘术,所以扫一眼便知道情况。
这十七座庙供奉了三位土地公,分别为为君申公、张山公和罗玉公,也即是说整个凉州地界都由这三位土地公划片管理。
只是这三位地仙大人放着好好的香火不享用,跟昌林县的土地一样,不知道跑到哪里浪荡去了。
郑九有一个大胆的推测,这些土地公失踪背后一定有什么大事发生,或者被什么事物吸引、诱骗走了,或者得到了更高一级神明的敕令,去办什么差事去了
这就应该牵扯到土地公的上一级神祗,城隍。
凉州地界只有一座城隍庙,所有的土地公、山神和龙王庙都归属城隍管辖,城隍大人一声令下,这些小神小仙都要奉令行事。
除了城隍,在凡生界不会再有其他高位者可以号令他们。
但是想要见城隍,郑九的能力差一些,就连付清风也不敢说想见便能见到,不是能力和修为问题,而是根本就不在一个层级上。
去见城隍说事儿,只能徐徐图之,郑九的手里至少要掌握足够充分的证据,但下一个更为大胆的推测却让他难有那般轻松的心态。
按照之前与白新安老头的交流,郑九受到启发,有一个新发现,凡是爆发瘟疫的地方,都是当地的土地公销声匿迹很久了。
这个很久是多长时间,很难衡量,一年?两年?或者更长,倘若这个推测正确的话,那么大周国的很多地方都危险了。
于是郑九把活动范围扩大到阜城、银州,这些都是大周国西北方的重镇,也是人口非常密集的地方,一旦爆发瘟疫,损失极其惨重。
一个月下来,情况很不乐观,郑九没有见到一位土地公。
无法预测瘟疫爆发的准确时间,也无法阻止瘟疫,更不能去见城隍,倘若调离土地公的命令便是出自城隍,那郑九去了也无疑是自投罗网。
唯一的办法就是让大周国的各大医馆做好充分的准备,备足各种应急药物,大规模炼制定魂熏香,还要让很多郎中熟知救治的办法。
事不宜迟,郑九马上开始行动,直接给李默鱼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明事情的严重性,并附上救治方法和定魂熏香的炼制配方。
任何人都不可信,郑九夜行数百里跑到了双峰要塞,见了董飞予,让他以军驿八百里加急的方式送到永安城。
“真有如此可怕?”董飞予惊魂未定。
“信不信由你。”
“没有战事,擅自动用军驿可是要掉脑袋的。”
“在凉州城作战时,你远不是如此官僚吧?”
“你何不亲自送去,就凭你与殿下的私交,想那永安城也无人敢拦你。”
“我另有要事,事关无数百姓的性命,董将军你自行斟酌。”
郑九说罢便跳窗户走了,他本就是跳窗户进来的,把秉烛夜读的董飞予吓了一大跳。
正要问郑九这两年都跑到哪里去了,哪料想郑九根本不和他叙旧,掏出一封信件便讲了一件令人毛骨悚然的事情。
好不容易反应过来,郑九又跑了,董飞予哭笑不得,果然疯疯癫癫的样子有苏老夫子的风范。
但是言归正传,若是郑九所述事情属实,那就是天大的事。
董飞予是受不得言语相激的,只考虑了数息时间便下了决心,立刻安排快马军驿,八百里加急。
信任往往是在并肩战斗中培养出来的,哪怕董飞予与郑九两年多没见面,他也是信郑九的。
白新安也已经在回春堂立稳了脚跟,其高超的医术得到了大东家的赏识,被正式聘为坐堂大先生。
就在老头儿悬着的心终于放下的这一天,医馆收到了上面的命令,按下发的清单备足药材,按配方炼制定魂熏香,越多越好,所有医馆及所辖分号必须依令执行,胆敢有抗命拖延者,按战时反叛者论处。
“又要打仗了么?”医馆的很多人都感到惶惶然。
唯独白新安先是面色惨白,随后又回过味来,默默的点点头,那定魂熏香的方子本就是他研究出来的,知道配方的人除了他,就只有郑阿义了。
没想到郑阿义跟大周朝廷有关联,还是说他把方子献了上去?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阿义是有手段的,不是什么阿猫阿狗都能跟朝廷搭上线的,以前还真没看出来。
本因为是魏人身份,白新安在凉州处处谨小慎微,未料想阿义居然是个大粗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