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央又言道:“大和尚刚才那个以夫姓为国号的提议,你觉得好吗?”
白飞飞莞尔一笑:“我之前倒是有想过,只是没敢提。因为以夫姓为国号,显得我吴家私心太重,不利于义儿以后得民心。
但没想到大德弄了一首儿歌出来。那么不管是他现编的也好,还是城里真这么传唱也罢。
咱们都可以借题发挥,就以民心所向,不便违背民意为由,顺理成章的立吴姓为国号吧。
我回头派人满城宣扬,让治下百姓都知道这首儿歌。哪怕是假的,也能当真的用。
大德此举是向咱家示忠。以后如有叛国之人,便是违背民意,首先大义有亏,名节受损。大和尚这一手玩的颇为漂亮。”
众女商议了一些细节,七日时间转瞬即逝。
腊月初八。
钱霜央身穿一袭青红相间的衮服,上绣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左右两肩、前胸后背各有一条五爪金龙,龙头正面迎外。
她头戴冕冠怀抱吴承义,乘坐銮驾出了城。
东海铁骑精甲披挂,手持长枪,身背战弓,腰挎箭袋,一马当先。
禁卫军昂首挺胸,手握长刀,行动统一,分左右列队随行。
东海一众官员以秦铮、大德等人为首,尽皆步行,随侍在銮驾之后。
众人在城中百姓的簇拥下,一直行至城外观海楼前方才顿住脚步。
礼乐队伍卖力的演奏,礼官嗓子都喊冒烟了。
桑老道和环儿率先进楼,而后迎接新帝登楼誓词。
霜央怀抱吴承义,在麾下所有人的亲眼见证下,稳步踏上了观海楼。
她傲然登高极目远望,琅琊玉带随风飘荡。遵照古例祈福焚香,惟愿治下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而后又念了不知道谁写的登基称帝诏书,大致是奉天承运,当为天下表率,以安黎民等等。
钱霜央一手抱着孩子,一手自怀中掏出传国玉玺,站在观海楼的露台上,向着东海子民们正式宣布:吴国成立了。
随着观海楼顶的钟声响起,全城一百零八口警戒钟全部被一一敲响,声传数十里。
楼外所有人尽皆跪地,三呼万岁,震彻云霄。
一套流程走完,回城时已是晚上。
钱霜央抱着孩子进了厢房,毫无形象的倒在床上,累的都不行了。白飞飞等众女亦是各自瘫坐在椅子上。
东海城徒步一个进出,别说身娇体弱的小妇人了,就是牛马也够呛。此时一个个大口大口的喘着气,只觉得精疲力竭。
今日,吴府灯火通明,后院却是安静了不少。
此宅已经充当了临时皇家行宫,除了吴家之人和一众下人以外,所有人都搬出了吴府,就连钱三猪都出去另起宅院。
原本钱杜氏也要带着嘟嘟搬出去住,霜央好说歹说才劝住自家大嫂莫要见外。
白飞飞挣扎着起身,说道:“央央,起来起来,你都是太后了,不能这么四仰八叉的躺着。
你今日还坐着銮驾出行呢,我们可是走路的,脚底板都磨破了。”
霜央没好气的抱怨:“我还爬楼了呢,还念了诏书,那玩意儿谁写的啊?又拗口又难念,还老长老长的。
大义倒是睡的香,老娘累死了。你们从哪找的戏服,真好看,就是太重了,穿的我走路呼呼直喘。”
“这叫衮服,只有你够资格穿。你这件还是最为奢华的一套,做这一身得几年光景。单是金银丝线便得花费数十斤,能不重吗?”
霜央一骨碌爬起身,惊叹:“不是唱戏用的戏服啊?从哪弄来的?咱们哪有这种东西?”
“环儿运回大齐宝藏里的存货,想来以前是给大齐贵人准备的吧。新的,没穿过,袖口等处的缠丝还是我亲自绞开的呢。”
霜央“哎呦”一声:“这得多少银子啊?”
“不知道,上绣那么多黄金和珠宝,估计值个几十万两吧。”
“什么?”
霜央吓了一跳,匆忙爬起来解着衣裳,白飞飞笑道:“你干啥?”
“赶紧脱下来。素笺,快,替我收好了,太贵重了。回头大义再尿我一身,穿脏了,不好洗。”
众人哈哈大笑。
霜央红着脸:“笑什么笑?勤俭持家有错吗?有钱也不能糟践啊!”
祝淮阴笑道:“你已经贵为吴国太后了,这天下都是你的,你不需要节俭。”
霜央断然言道:“不,不是我的,是我儿的。便是大义,我也不许他铺张浪费。才吃几天饱饭?这天底下吃不上饭的人多了去了,咱们哪里能如此奢靡?你们所有人也一样。”
众女尽皆肃然起敬,白飞飞感叹:“今日大德等人还在商量你的封号,决定明日上奏与你。已来问过我,请示用贤德二字如何?
我本觉得有点太重了。可你刚才一番言语,我倒又觉得你当之无愧贤德二字。”
“……”
众女聊了一会儿天,各自回去安寝。
隔天,吴国群臣一早便来行宫拜见新帝。
奶皇帝可能是昨天出城玩累了,夜里都没要喝奶,早上换完尿布,便又睡了过去。
群臣直等到快中午时分,霜央才打着哈欠,抱着儿子去了御书房。
文武群臣今日一番商议过后,定年号“开业”。霜央怎么听怎么像做买卖,跟闹着玩似的。
东海这些人草莽出身,也不指望他们能想出什么高端大气上档次的字眼。反正大家伙儿都觉得开疆拓土,建功立业很好,那便叫开业吧。
定了年号以后,众人又请示出征南齐之事。
再而一番商定,霜央代天子下令:
命秦铮速速调拨船只,筹备大军粮草和渡江事宜。
大德夫妇赶往徐州,统领护卫军严守北边门户。
孙真寒率领两万东海铁骑,亦前往徐州,协防北元。
楚玄策回蚌阜就地广招流民,扩军五万,严加操练,以待军令。
宋铁柱则南下扬州,统帅城里的六万城防军,兵发南齐。
祝淮阴非要请命,亲自前去延陵,招分而化之的三路亲卫军合兵一处,协同南征。
霜央同意了,是不是私下里商议好的前去督战,不得而知!
书房定计,吴国以宋铁柱和祝淮阴二位将军为首,共计出兵十万,挥师南下,直捣金陵,谋取江南。
白飞飞和霜央不敢把大军全部派出去。思前想后,决定留下一路最为精良的禁卫军,掌控在手中,用以护卫东海城安全。
隔天,东吴出兵讨伐南齐的檄文,连带着清贺太后早前写给吴天的绝笔书信。
盖上了传国玉玺的大印,通过盐漕两厂的渠道,分发江南江北,各州各郡。
吴国之人大肆宣扬了南齐曾遣使刁难吴家孤儿寡母,这才逼迫的吴家小主在喝奶时痛定思痛,毅然决然的下决心登基称帝,取江山而代之。
管他合不合理呢,老百姓就爱听这种言论。
清贺太后亲笔手书在前,南齐使臣欺人太甚在后。东吴高举传国玉玺,占尽天下道义,顺势揭竿而起。
满朝文武离开行宫书房时相互约定,再次相聚,便在那金陵城中的金銮殿之上。
翌日,大军元戎启行,挥师南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