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天过去。
等到了后半夜,马洞锡命令将士们打起精神,向老君关进发。
能否取得成功,就在今夜。
老君关的守军,仅有五千人。
前线战事吃紧,高元将主力军队全都压在了黑水关一带。
二十万的辅兵、民夫,也被抽调了不少人,填补进了战兵行列。
导致无数辅兵、民夫怨声载道。
而老君关内的守军,真正的战兵仅有一千人,剩下的都是辅兵。
由此可见,高元对水西的战事是押上了全部家底。
垂下绳梯,贵州军开始迅速攀登老君关。
为了鼓舞士气,马洞锡亦是身先士卒,随着第一批队伍,登上了老君关。
然而,登上老君关的山顶,并不意味着就可以进入老君关内。
老君关附近的山脉此起彼伏,相连甚广。
他们目前所处的山顶,只是老君关诸多山壁的其中一个。
想要突进老君关内,还需攻破距离他们最近的烽火台。
然后沿着烽火台的官道,直扑老君关内。
马洞锡早就急不可耐,对麾下将士道:“诸君,建功立业,就在今夜!随我冲!”
说罢,他带头冲锋,攻入了最近的一座烽火台。
烽火台内的几名大理军士卒,一连多日来,都是缩在烽火台内,载歌载舞,饮酒作乐。
压根没有心思巡视。
或者说,他们根本没有想到会有敌军打到他们这里来。
否则早就发现了贵州军的身影。
等到贵州军攻入烽火台内,烽火台内的几名大理军将士还以为出现了幻觉。
马洞锡手起刀落,就宰了这几名大理军士卒,随即沿着青砖石板路,直扑下一座烽火台。
……
等到老君关内的守军察觉外围防线出现异样的时候,贵州军已经杀到了跟前。
开始在关内纵火。
镇守老君关的大理军将领,名叫周四代,见外面喊杀四起,也是方寸大乱。
他虽是汉名,却非汉人,没有汉人舍生取义、马革裹尸的大无畏精神。
作为周家第四代独苗,为了保存家族血脉的延续,果断选择了弃关而走。
随着周四代的逃走,老君关陷入了无主状态。
大理军将士四散而逃,根本抵挡不了贵州军的进攻。
马洞锡的目的并非占据老君关,而是焚烧老君关内的粮草。
等到老君关内火光冲天,立刻率领将士们撤离。
等到翌日天明,高元睁开迷迷糊糊的眼睛,就听到了老君关的噩耗。
这个噩耗,犹如当头一棒,砸的高元瞬间清醒。
连衣服都没穿,就从榻上跳了下来,抓起斥候询问情况。
得知老君关内的粮草辎重被焚毁殆尽,高元当场便是口吐鲜血。
那些辎重对于如今的大理军来说,重要性不言而喻。
没了这些辎重,大理军将无力继续南征水西。
甚至下场更惨。
将士们要是知道没有粮食吃,肯定会哗变。
他这个三军主帅,定然会被将士们生吞活剥。
“传我军令,立刻封锁老君关被烧的消息,命人立即从国内运粮!杨秋,你率三万精锐,火速回防老君关,我要清楚周军是怎么杀到老君关的!”
高元目眦欲裂。
对于周军奔袭老君关,他是万万没有想到。
本以为周军会集中力量,夺取海龙屯。
然而王焱剑走偏锋,直接派遣一支奇军,奔袭老君关,焚毁他的粮仓。
直接从根本上重创大理军的软肋。
最可气的是,他居然成功了。
从娄山关到老君关,这几百里的山路,愣是没有人发现周军的踪迹。
这才是高元最为愤怒的。
大理军将士对于战争的懈怠程度,简直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
如果不能将这股歪风邪气抹杀,大理军休想在这场领土扩张的战争中,取得最后的胜利。
为了防止水西趁机发难,高元决定继续对水西展开更加猛烈的攻势。
水西罗氏,这时也得知了大理军在老君关辎重遭到焚毁的消息,本以为大理军就此止战,谁曾想大理军的攻势更加凶猛。
这让罗氏高层感到迷惑。
同一时间,贵州军斥候,开始在大理军内散播辎重被焚的消息。
本以为能够引起大理军的恐慌。
但高元直接用给将士们加餐的方式,回应了此类消息的传播。
彻底坐实了粮草被烧是谣言。
这让王焱不得不佩服高元的手段。
但这种手段,只能短时间内稳定军心。
如果不能及时得到粮草补给,将士们的反噬会比高元想象的还要猛烈。
这个时候的高元,早就是心急如焚。
军中存粮只够维持一个月。
而从崖阳关那边,调粮到黑水关。
最少也要二十天。
最让高元惴惴不安的是崖阳关那边,也与自己失去了联系。
通过其他小路,大理斥候传回消息。
周军已经对崖阳关展开进攻。
崖阳关危在旦夕!
这特娘的,周军一面焚烧自己的粮仓,一面要切断自己的退路。
这是要将自己困死在播州啊!
高元彻底坐不住了。
他知道,要是自己继续留在黑水关。
迟早会被瓮中捉鳖。
于是高元当机立断,命杨秋火速驰援海龙屯,寻求与贵州军决战的机会。
只要在海龙屯下,击溃王焱率领的贵州军,则崖阳关的贵州军,必会退走。
反之,要是杨秋无法击溃王焱,则大理军危矣。
王焱在海龙屯外的贵州军,兵力约有两万,其中战兵一万多,剩下的都是辅兵。
而杨秋率领的三万大理军,都是大理军的精锐部队,同时还有三百多头战象。
战象在中南半岛,可以说是所向披靡的代名词,是行走的杀戮机器。
前些年,暹罗对蒲甘发动战争,凭借装甲战象,横扫十几万蒲甘军。
而这种战斗模式,也被大理学以致用。
之前对杨氏的决战中,这些身披铠甲的战象,几乎碾压杨氏的步兵。
杨秋很有信心,只要王焱敢跟自己选择野战,必将贵州军杀的片甲不留。
马洞锡这时已经从老君关返回,同时在返回途中,吸纳了不少土民加入军中。
对于这些土民加入贵州军,王焱自是非常欢迎。
贵州军目前的兵力,还是太少了。
面对庞大的大理军,以及安南军,贵州军仍有数量上的劣势。
如今众将见大理军来势汹汹,尤其是知道大理军带来了象军,更是忐忑、惶恐。
一些从杨氏那边过来的将领,见识过象军的厉害,心生畏惧,纷纷劝说王焱避战。
但王焱却不以为意。
象军虽然因其体积庞大、皮糙肉厚,对步兵具有一定的碾压优势。
但并非无懈可击。
播州土司的这些军队,困在播州太久,固步自封。
已经跟不上时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