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间计无法对高元奏效,王焱只能选择军事手段,予以雷霆一击!
当天夜里,他召集诸将议事,决定对大理展开进攻。
先前被大理军击败,丢失海龙屯,令贵州军上下感到羞耻。
诸将早就摩拳擦掌,想要找回场子。
如今,憋了半年的火气,终于可以释放出来,众将皆是激动兴奋。
王焱指着崖阳关道:“崖阳关,是播州的西大门,是播州链接川南、云南的重要枢纽,同样是大理军的运输粮道,虽然大理军现在不依赖从大理国内运输物资,但崖阳关若是被我军占据,切断大理军西退之路。
必可令其全军,不战自溃!
此是其一。
其二,高元将海龙屯的辎重,全部转移到了老君关一带,大军主力则在黑水关与罗氏交战,黑水管距离老君关不过百里,补给便捷,亦可兼顾。
最重要的是,老君关距离娄山关山高水长,不必担心我军突袭!
但越是如此,高元在老君关的防守越会大意松懈!
我要奇袭老君关,焚烧大理军的辎重,令其无粮可食!”
众将听完王焱的战略部署,皆是瞠目结舌。
洪鹤这些日子,一直都在勘察播州地形,对王焱想要攻取崖阳关以及突袭老君关的计划,最是担忧。
“播州各地官道,年久失修,且崎岖难行,出动大军,无论是进攻崖阳关,还是突袭老君关,都恐难有战功!”
洪鹤担心行军难,无法达到王焱的奇袭效果。
马洞锡道:“越是行军难,越能取得意想不到的突袭效果,大人,这奇袭老君关的任务,请交给卑职!”
王焱看向马洞锡道:“老君关偏远,又在大理军的眼皮子底下,行军更需灵活、多变,你能搞定吗?”
“还请大人莫要看低卑职,若不能将大理军的粮草辎重焚烧殆尽,我老马就死在老君关!”
马洞锡慷慨激昂道。
王焱听马洞锡说出‘死’字,很是不悦道:“还未发兵,就已言死!往后切不可轻言此字!”
马洞锡耸耸肩,无所谓道:“承蒙大人看得起,给了我老马一个驰骋沙场的机会,我老马纵然粉身碎骨,也要报答大人的知遇之恩!”
众将都被马洞锡的话所感染,纷纷请战。
王焱点点头,道:“老马,奔袭老君关,不宜目标太大,给你三千人马,你要是反悔,还来得及!”
马洞锡挺胸抬头道:“三千人足矣!”
“好!”
王焱将令牌递于马洞锡:“就着你率三千人,奔袭老君关!”
“诺!”
马洞锡接过令牌,脸色肃穆。
众将见马洞锡领下了奔袭老君关的任务,知道这建功立业的机会不多了,于是纷纷请战崖阳关。
王焱扫视一圈,最后将这个任务交给了张侠。
由张侠统领遵义军万余人,全速奔袭崖阳关,切断大理军西退之路。
另派原杨氏大将杨敬为张侠带路。
杨敬熟悉崖阳关地理,有利于大军夺取崖阳关。
安排好这一切,王焱亲率大军,朝海龙屯进军,吸引敌军斥候的注意。
大理、明国的斥候,都在紧盯着王焱的一举一动。
担心王焱会在这关键时刻,突然对他们发难。
由‘天’一手建立的明国,虽然与王焱有着一定的联系,但曹修对王焱始终有所戒备,没有将他引为核心层。
这也导致王焱顶着摇光的身份,却与‘天’没有多大的瓜葛。
得知王焱要对海龙屯动兵,大理军方并没有太在意。
毕竟,以海龙屯易守难攻的特性,王焱动用数万贵州军,想在短时间内击破,那是根本做不到。
而大理军主帅高元,对自己一战攻入海龙屯的胜利,也是不敢想象。
这也让如今的高元,非常得意。
并且现在对水西罗氏的战争,大理军亦是占据上风,打的水西罗氏不敢抬头。
如此种种,令高元有种迷之自信,觉得自己的军事才能,足以比肩李靖、薛仁贵之流。
等到大理扫平贵州,成为中南半岛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强国。
他高元的名字,亦将名垂千古。
他命令海龙屯的守军,务必死守海龙屯,不可出关与王焱决战。
胆敢违背军令者,夷三族。
这道命令对海龙屯的守军而言,简直就是求之不得。
大理军本身就是生性散漫,不愿打仗,哪里会主动出关招惹王焱。
大理此次对播州发动的战争,已经快要一年。
对大理军来说,早就是厌烦疲倦。
唯有段太明和高元等高层,乐在其中。
王焱领军抵达海龙屯下,只是派出大量斥候,切断海龙屯与外界的联系,随后安营扎寨,再无动作。
这让海龙屯内的大理军很是纳闷。
不明白王焱围而不攻的目的究竟何在?
很快,另外两路兵马便按照原计划,先后对老君关、崖阳关展开了进攻。
由马洞锡率领的三千人马,昼伏夜出,不走官道,专挑崎岖山路而行,避免被大理军发现。
沿途遭遇了不少土寨,以及少量的大理军哨点。
都被马洞锡一一拔除。
而这些土寨,都是播州土民。
早就对大理入侵播州以来的种种恶行,感到不满。
自然不会帮助大理,向大理军通风报信。
相反,他们得知贵州军要对大理宣战,全都是振奋激动,寨内的青壮都嚷嚷着要加入贵州军,参加对大理的战争。
但都被马洞锡拒绝了。
仅率领三千人马,就已经让他非常头疼。
若是吸纳这么多青壮,声势闹得太大,不等抵达老君关,就已经被大理军警觉发现。
他向沿途的土寨表示,等到自己突袭老君关后,各寨都可遣人前往海龙屯,参加贵州军,与大理军决战。
等到入夜,马洞锡率领三千人马,抵达老君关下。
望着巍峨高耸的老君关,马洞锡心里直突突。
他虽然在舆图上看过老君关的形状,但远没有自己亲眼所见这般刁钻难袭。
完全找不到突破口。
如果直接展开强袭,就他这三千人,肯定都得栽在这老君关下。
若是退缩,则无法完成王焱交代的任务。
想到自己抢下这个任务时撂下的狠话,马洞锡的牙花子都肿了起来。
“你们去找一下附近的土寨,询问一下可有小路,能翻过关隘,直达老君关内!”
马洞锡找来几个营指挥使,交代道。
“遵命!”
几个营指挥使不敢怠慢,立刻行动起来。
很快,就有人回来禀报,说是曾有山民,靠攀爬藤蔓,翻越老君关。
但是危险系数很高,不是经常攀崖登壁的山民,根本做不到。
马洞锡看了看自己的体型,顿时泄了气。
只能在军中寻找一些体型偏瘦,且灵活矫捷的将士,许以重利,让他们试着攀登悬崖峭壁,突袭老君关内。
尝试了一夜,摔死了好几名士卒,才终于有人成功登上了老君关的一端。
但这时已经天亮,为了不被老君关的大理军发现,马洞锡只好率领军士躲入附近的山林。
而已经登顶的十几名士卒,也都潜伏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