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长是原荆州刺史,更是大夏全国科举的榜眼,在荆州多年,凭借其在经济事务方面的才能,担任户曹,负责管理财政、户籍等重要事务,为荆州的经济发展精打细算。王守仁新官上任,担任礼曹,肩负起引领荆州文化风气之责。宋辞,这位擅长刑狱司法的能臣,掌管刑曹,确保荆州律法的公正执行,维护着社会的公平正义。由于一时没有更合适的人选,兵曹暂时由副帅孙长卿兼任,他卓越的军事才能足以胜任这一职位,为荆州军事事务出谋划策。而剩下的吏曹和工曹,因暂时未寻得合适的人才,只好由刘基和孔亮二人凭借自身的能力与精力,暂时兼任。
高羽心中有着清晰的规划,他准备用两年的时间,按照在幽州施行过且行之有效的方法,对荆州进行全面改革。
他深知,改革并非一蹴而就,需要稳扎稳打,步步为营。两年之后,待荆州的根基更加稳固,他将重新开启科举,广纳天下英才,为荆州乃至整个大夏王朝的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几日后,襄阳城的王府内洋溢着喜庆的氛围。李华梅和阿史那雪先后顺利地产下了两个男孩。高羽守在产房外,当听到婴儿响亮的啼哭声时,喜出望外,激动得眼眶都微微泛红。至此,高羽已经拥有了三个儿子一个女儿。大儿子高炽,继承了父母的聪慧与坚毅;大女儿高玥,生得伶俐可爱。李华梅生下的二儿子,高羽满心欢喜地为其起名叫高煦,寓意着如阳光般温暖明亮。阿史那雪生下的三儿子,高羽起名为高燧,期望他有着如烽火般的果敢与勇毅。
随后的几个月时间里,高羽与一众大臣全身心地投入到荆州的改革大业之中。他们不辞辛劳,深入民间,了解百姓的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在土地改革方面,许多原本没有土地的老百姓,终于如愿以偿地得到了属于自己的土地,脸上洋溢着对未来生活的憧憬与希望。他们站在新分得的土地上,眼中闪烁着光芒,仿佛看到了丰收的景象。同时,高羽果断地免除了世家豪门长期以来享有的特权,打破了旧有的利益格局,让社会更加公平公正。
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如同春风化雨,逐渐让老百姓们感受到日子一天天好了起来。街道上,人们的笑容多了,孩子们在巷子里欢快地奔跑嬉戏,银铃般的笑声回荡在街头巷尾。集市上,商贩们的生意也愈发兴隆,各种货物琳琅满目,人们穿梭其中,挑选着心仪的物品,热闹非凡。
然而,老百姓们的高兴,却引发了另一部分人的不满。那些曾经享受着特权的世家豪门,眼见自己的利益被触动,心中满是怨恨。他们私下里聚集商议,眼神中透露出不甘与愤怒,一场针对高羽改革的风暴,正悄然在襄阳城的平静表象下酝酿,即将爆发……
深夜,墨色的夜幕如同一床沉甸甸的黑色绸缎,严严实实地压在襄阳城的上空。整座城市仿佛被一只无形的巨手捂住,万籁俱寂,唯有几处昏暗的灯火在凛冽的寒风中瑟瑟发抖,好似随时都会被无边的黑暗无情吞噬。
在这死寂的氛围中,两个身披黑斗篷的神秘人物,犹如鬼魅一般,在狭窄而幽深的街道上匆匆潜行。他们脚步急促,时不时警惕地环顾四周,眼神中透露出一丝紧张与不安。随后,二人闪身进入了襄阳城一处看似平常却暗藏玄机的大宅之中。
大宅的堂中,灯火如豆,火苗在风中微微颤抖,将室内的一切映照得影影绰绰,弥漫着一股阴森诡异的气息。两个人正坐在大堂里,神情焦虑,像是在焦急地等待着什么人。随着那两位神秘人物踏入堂中,他们连忙起身相迎。“崔兄、方兄你们来了。” 来人正是崔家家主崔倓和方家家主方航,而等待他们的,分别是司马家的家主司马伯达和他的弟弟司马仲达。
四人见礼后,纷纷落座。司马伯达面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眼中闪烁着怨毒的光芒,率先打破沉默,咬牙切齿地说道:“高羽这个黄口小儿,如今在荆州简直是肆意妄为!他竟然将土地大肆分给那些贱民,还几乎将我们三大家族出身的官员尽数罢免,这分明是在不择手段地打压我们这些名门望族,简直是要把我们逼入绝境啊!再这样下去,我们在荆州恐怕再难有立足之地。所以,我们绝不能再坐以待毙,必须想个周全之策,除掉高羽小儿!”
崔倓和方航听后,纷纷点头称是,脸上同样写满了愤懑之色,均表示会毫不犹豫地全力配合司马家的行动。然而,崔倓眉头紧锁,还是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担忧:“如今高羽来到荆州已有将近半年的时间,已然初步站稳了脚跟。而且,他麾下能臣良将如云,稍有不慎,便是抄家灭门的大祸啊!此事必须要万分谨慎,容不得半点闪失。”
司马仲达轻蔑地一笑,那笑容中透着一股让人毛骨悚然的阴冷。他微微眯起眼睛,如同一条隐匿在黑暗中的毒蛇,缓缓说道:“其实,问题的关键就在于高羽本人。只要能够设法除掉高羽,那么荆州必然会陷入混乱。届时,我们可以联合西项部的势力。只要西项大军能够兵临襄阳城下,我们在荆州暗藏的死士便可以趁机发难,将燕王的势力连根拔起。如此一来,荆州自然就会回到之前的老路。至于荆州之主是朝廷还是西项人,那都无关紧要,我们这些名门望族要的,不过是实际利益罢了。正所谓流水的朝廷,铁打的士族。”
众人听了司马仲达的计划,均暗自点头,对他的谋划表示赞同。司马仲达见状,继续有条不紊地说道:“当务之急,有两点。其一,如何杀死高羽;其二,如何说服西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