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人员则忙着清点和整理物资,他们仔细地核对每一件兵器,确保其锋利可用;认真地检查每一袋粮草,保证其完好无损。每一个细节都关乎着北伐的成败,容不得丝毫马虎。
时间悄然流逝,到了第五日,薛孟陵率领的三十五万燕军作为西路军已经顺利抵达了宛城。由于荆州方向早有准备,按照高羽的指示,自年初开始军队就时刻保持备战状态,枕戈待旦。所以准备周期比扬州军快了近十天,一切都在高羽的战略构想之中。此次北伐,先攻司马氏,再战完颜军,步步为营,稳扎稳打,如同精密布局的棋局,每一步都经过深思熟虑。
大军在宛城集结完毕后,薛孟陵随即擂响战鼓,那激昂的鼓声如同催征的号角,回荡在宛城的上空。将领们听到鼓声,纷纷从四面八方赶来,齐聚营帐,商议战事。营帐内,气氛热烈,烛火摇曳,将领们围坐在一起,各抒己见,思维的火花在空气中碰撞。
猛将张文远率先开口,他目光炯炯,犹如燃烧的火炬,神色激昂地说道:“大将军,末将以为,洛邑作为前大夏都城,城防坚固,宛如一座坚不可摧的堡垒,且有二十万守军严阵以待。若正面强攻,势必会造成惨重的伤亡。末将愿带虎豹骑和三个虎师,共计五万人,走武关道,直取洛阳西面和长安城之间的弘农城。弘农城乃战略要地,犹如一颗关键的棋子,截断洛阳向西通往长安的退路,定能动摇洛阳守军的信心,打乱敌军的部署。”
窦固和窦宪兄弟二人也站起身来,他们身姿挺拔,犹如两座巍峨的山峰,齐声说道:“我等愿与张将军一同前往,赴汤蹈火,定不负大将军所托!” 他们的声音坚定有力,充满了无畏的勇气。
这时,军师狄英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此计甚妙,但武关道崎岖难行,山路蜿蜒曲折,行军不易,需谨慎行事。稍有不慎,便可能陷入敌军的埋伏。”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讨论得十分激烈。有的将领提出佯攻之计,分散敌军注意力,如同声东击西的策略,让敌军摸不清我方的真实意图;有的则建议先探查敌军虚实,再做定夺,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经过一番深入探讨,最终确定了三十五万大军兵分三路的作战计划。
一路由张文远、窦固窦宪统领,率虎豹骑和三个虎师,共计五万人,由宛城向西,穿武关道,占领弘农城。这一行动不仅能截断洛邑方向晋军的西逃之路,还能截断长安方面的援军,如同掐住了敌军的咽喉,并且伺机偷袭函谷关,为将来夺取长安做准备。
第二路大军由孙长卿、沈韬统领,共计十万人,进攻陈留城。陈留是洛邑方向的重镇,也是司马家势力和完颜势力的分界线,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此地驻军仅有三万人,而孙长卿用兵如神,一部《孙子兵法》被他运用得出神入化,在民间素有 “兵圣” 之称。以三倍于敌的兵力,攻下陈留城应不在话下。占领陈留城后,可有效保障大军的侧翼安全,为整个战局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三路由薛孟陵、独孤影、王平、周仓、狄英率领二十万大军直取虎牢关。虎牢关乃洛邑东边的门户,地势险要,驻有五万大军。一旦拿下虎牢关,洛邑便无险可守,攻下洛邑也就只是时间问题,可谓是打开了通往胜利的大门。
次日清晨,天色未明,夜幕还未完全褪去,三路大军便向着不同的目标进发。张文远、窦固窦宪带着虎豹骑和虎师,踏上了崎岖难行的武关道。这条道路狭窄而蜿蜒,两旁是陡峭的山峰,犹如两堵巨大的屏障,仿佛随时都会有巨石滚落。队伍在山间艰难前行,士兵们的脚步沉重而坚定,每一步都仿佛踏在历史的征程上。
虎豹骑的战马似乎也感受到了路途的艰难,不时发出嘶鸣声,仿佛在诉说着前路的坎坷。张文远骑在一匹高大的黑色战马上,那战马犹如黑色的闪电,身姿矫健。张文远神色凝重,目光如鹰般锐利,时刻关注着队伍的行军情况。他深知此次任务的艰巨,武关道不仅地势险要,而且敌军很可能在此设下埋伏,稍有不慎,便会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队伍行至一处山谷,四周静谧得有些异常,仿佛时间都在此刻静止。张文远心中警惕顿生,犹如敏锐的猎手察觉到了危险的气息。他示意队伍放慢速度,派出斥候前去探查。斥候小心翼翼地前行,如同鬼魅般穿梭在山林之间。片刻后回来报告:“前方道路狭窄,两侧山峰上似乎有动静。” 张文远眉头紧皱,犹如紧锁的城门,思索片刻后,果断下令:“全军保持警惕,随时准备战斗!” 声音坚定而有力,如同洪钟般在山谷中回荡。
就在这时,山谷两侧突然响起喊杀声,犹如闷雷在山谷中炸响,一群敌军从山上冲了下来。张文远毫无惧色,大声喊道:“将士们,不要慌乱!随我杀敌!” 说罢,他挥舞着手中的长枪,那长枪在晨曦中闪烁着寒光,一马当先冲入敌阵。虎豹骑和虎师的将士们见主将如此英勇,士气大振,纷纷呐喊着冲向敌军,那喊杀声仿佛要将山谷震塌。
一时间,山谷中喊杀声、兵器碰撞声交织在一起,仿佛是一曲壮烈的战争交响曲。张文远枪法凌厉,所到之处,敌军纷纷倒下,如同秋风扫落叶。窦固窦宪兄弟二人也不甘示弱,他们挥舞着大刀,那大刀在阳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在敌阵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虎豹骑的骑兵们纵马驰骋,锋利的马刀在阳光下闪烁着寒光,将敌军杀得片甲不留。他们的身影在敌阵中穿梭,如同死神的使者,收割着敌军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