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晨?”
沉默片刻,姬武这才想起来,的确,这一次的封赏名单上没有姬晨的名字。
结合韩力此行,姬武不难猜出,韩力不知自己心中对于姬晨是什么态度,若是贸然将其放在了封赏名单之,容易惹得自己不快。
无奈的摇了摇头:“此次姬晨的确是立了大功,不过朕已经问过他了,他只想去学府读书,由他去吧。”
“圣上!”
姬武话音刚落,韩力立即上前说道。
“对于大皇子,圣上究竟是何态度?”
姬武皱眉:“什么意思?”
“对于大皇子,圣上究竟是杀还是留?若是圣上顾忌兄弟情谊,不想杀姬晨,不如将鲜于书丽幽静起来便可。
若是继续将其关押在暗无天日的牢房之中,就怕大皇子心生怨恨,日后做出什么过激之事,对陛下不利。
按理来说,这一次大皇子的功劳其实也足够大,恩泽其母也不是不可以。若是圣上仍对大皇子心存芥蒂,不如与鲜于书丽一起趁早杀之,以绝后患。”韩力说道。
姬武陷入沉默,要说自己对于鲜于书丽有多大的恨意,那是没有的。
但鲜于书丽所做之事,乃是死罪,姬武早在当初就想将之处决,可当时所有大臣都劝阻,鲜于书丽当然贵为皇后,那是自己名义上的母亲,若是刚一登基,便诛杀母后,恐落得个不孝之名,于江山社稷不利。
当时没有杀她,现在再杀,显然毫无意义,想了想姬武道:“既然韩卿提及,那便择一处院落,将其幽静起来吧,另外姬晨既然立下大功,朕准许其每月可见其母后一次。”
韩力微微颔首,揣摩着姬武的心思,小心翼翼地说道:“陛下仁慈,如此一来,陛下既能彰显仁德,又能消除隐患。”
将韩力的事情说完后,东郭广贤上前一步道:“启禀圣上,老臣有事要奏。”
见姬武点头示意,东郭广贤道:“圣上,由于凉州发展过快,人口激增,导致整个凉州的薪柴供应出现了严重短缺。若不是从百越之地远道运来木材,凉州恐怕早已陷入无柴可烧的困境。然而,即便是这些远道而来的木材,价格也高昂,普通百姓根本难以承受。如今,整个凉州方圆五十里内,树木已被砍伐殆尽,光秃秃一片,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的破坏。”
他顿了顿,神色凝重地继续道:“此情形若持续下去,不仅百姓生活将陷入困顿,凉州的稳定与发展也将受到严重威胁。老臣以为,当务之急是采取紧急措施,缓解薪柴短缺问题,并着手恢复凉州的生态环境。”
姬武闻言,突然站起了身,来回踱步,这可是一个大问题,要知道凉州百姓可是相当富有,说是全天下最富有的百姓,也不为过,可连他们都是说薪柴贵了,那可就是真的贵了。
柴米油盐,是百姓生活的必须品,若是这些东西出问题了,就是出大问题了,这件事姬武不得不重视起来。
姬武虽然知道许多可以替代薪柴的东西,但平日里根本没有留意,什么地方有。
停下脚步,姬武转身看着东郭广贤,他既然提及了,应该是有想过解决办法吧。
于是问道:“老丞相可有什么建议?”
东郭广贤一礼道:“圣上,臣以为可鼓励百姓种植速生林木,如竹子、芦苇等,这些植物生长迅速,且可作为薪柴使用。同时,朝廷可出台相关政策,对种植速生林木的百姓给予补贴,以调动其积极性。”
姬武点了点头:“这的确是一不错的解决方法,不过远水解不了近渴。速生林木至少需要三五年才能成材,更何况,竹子可是纸的原料,若是将竹子都烧了,拿什么来造纸?”
东郭广贤沉思片刻,说道:“圣上,臣还有一计,其他城池的薪柴供应相对充足,可由朝廷出面协调,从这些城池暂时调配一部分薪柴到凉州,以解燃眉之急。毕竟其他城池的人口远没有凉州多。”
姬武摇头:“这也只是治标不治本。若是距离太远,运输起来成本太高,凉州的百姓依旧没有廉价的薪柴。”
见东郭广贤思来想去都没说到自己想法上来,姬武无奈只能开口道:“天下何其大,总归有能够替代薪柴的东西,传朕旨意,举国之力寻找柴薪的替代物,提供线索者,赏黄金万两。”
东郭广贤听闻,心中豁然开朗,忙躬身行礼:“圣上圣明,此计甚妙!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举国之力探寻,定能寻得有效替代之物。”
姬武接着说道:“另外,传朕的命令,在探寻替代物期间,凉州官府需统计好每日百姓薪柴的刚需量,按户定量供应。对于那些囤积居奇、哄抬薪柴价格的商贾,一经发现,严惩不贷,抄没其家产,以儆效尤,务必保障百姓最基本的生活需求。”
“遵旨!” 东郭广贤领命,心中暗自钦佩姬武的果断与周全。
消息传出后,整个东周沸腾了。百姓们纷纷行动起来,街头巷尾都在热议寻找薪柴替代物之事。
有人回忆着远方游历的见闻,试图从中找到蛛丝马迹。
有人钻进深山老林,探寻未知的植物或矿物是否可作燃料。
还有些奇人异士,拿出自己珍藏多年、原本秘不示人的发明,希望能符合要求。
.........
就在东周全国寻找薪柴的替代物之时,新罗国内战的消息也传到了宁国。
宁国皇宫
观文殿内,宁西端坐于大殿上方。
殿内站着两人一位乃是宁国的丞相奚兴,另一位乃是宁国的太子宁新知。
此时,宁西眉头紧皱,将手中的情报来来回回看了几遍。
“新罗现在麻烦了!很有可能有覆灭之危啊。”宁西心中暗道。
“可有查过这朴正贤是什么来头?怎么段时间能让他聚集了这么多人?还有,他们的粮草是怎么解决的?新罗与我宁国交战了这么久,不可能还有如此丰厚的粮草存余吧?”宁西问道。
奚兴立即站了出来回道:“启禀陛下,据探子查明,这朴正贤的钱粮来自新罗最大的钱庄,而这钱庄有东周背景,也就是说这钱庄很有可能就是东周人的。”
“哦?”
宁西点了点头:“难怪,东周与新罗交战勇猛无比,与新罗叛军交战却是节节败退,如此看来,这叛军乃是东周有意扶持了。”
“哐啷............”
宁西猛的站起,由于动作太大将一旁的瓷瓶碰倒在地,砸得粉碎。
“好个钱庄!好个东周!此乃窃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