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饶毅教授踱步到张起身旁,抬手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笑着打趣道:“小张啊,这肚子都开始‘抗议’了,咱们出去吃点东西?”
张启正沉浸在一天的收获与思索里,冷不丁被饶毅这么一拍,回过神来,下意识摸了摸肚子,这才发觉自己也早已饥肠辘辘,赶忙点头应道:“好嘞,饶教授,我知道附近有几家不错的小店,咱们赶紧去尝尝。”
两人并肩走出南京大学,没有前呼后拥的人群,就这么简简单单的两个人,在这烟火气十足的夜晚里,显得格外自在。
没多会儿,他们就来到一家颇具南京特色的小饭馆,点了鸭血粉丝汤、盐水鸭、桂花糖芋苗等几道招牌小吃。热气腾腾的饭菜一端上桌,两人便大快朵颐起来,一边吃还一边闲聊着白天会议里的趣事,时不时被彼此的话语逗得哈哈大笑。
酒足饭饱后,张启看了眼时间,见还尚早,便兴致勃勃地提议:“饶教授,时间还早,要不我带你逛逛南京的夜景?这座城市的夜晚,可有别样的韵味。”
饶毅一听,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忙不迭点头:“好啊好啊,早就听闻南京的夜景迷人,今天我可得好好饱饱眼福。”
他们沿着秦淮河畔漫步,岸边的垂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像是温柔舞动的绿色丝带。河面上,一艘艘画舫缓缓驶过,船身装饰着五彩斑斓的灯光,映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如梦如幻。饶毅望着眼前的美景,不禁感叹:“这南京的夜晚,果真是名不虚传,太美了,太有诗意了。”
张启笑着介绍道:“饶教授,这秦淮河可是南京的母亲河,承载着这座城市千年的历史与文化,每到夜晚,这里就热闹非凡,很多游客都慕名而来。”
两人一边走,张启一边给饶毅讲述着秦淮河的历史典故,从古代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到秦淮八艳的传奇故事,听得饶毅津津有味。
走了一会儿,张启带着饶毅教授来到了老门东。
这里,古色古香的街巷纵横交错,传统的中式建筑错落有致,飞檐斗拱在灯光下尽显古朴典雅。街边的店铺琳琅满目,既有售卖南京特色小吃的美食店,也有摆满精美手工艺品的文创店。
刚走进老门东,一阵香甜的气息便扑鼻而来。张启笑着说:“饶教授,这是梅花糕的香味,南京的传统小吃,来都来了,一定得尝尝。”两人买了梅花糕,边走边吃,软糯的口感,甜而不腻的味道,让饶毅赞不绝口。
路过一家手工艺品店时,饶毅被店内精美的金陵折扇吸引,驻足欣赏起来。店主热情地介绍着每一把扇子的工艺和特色,饶毅拿起一把绘有秦淮风光的折扇,轻轻展开,扇面上的景色栩栩如生,仿佛将秦淮河的美景浓缩其中。
张启在一旁笑着说:“饶教授要是喜欢,就带一把回去,这可是南京的文化名片之一。”饶毅点头,仔细挑选了一番,买下了那把折扇。
他们在老门东的街巷里穿梭,感受着老南京的烟火气,还不时走进一些特色小店,或是淘几件有趣的小物件,或是品尝当地的特色美食,欢声笑语回荡在这古旧的街巷里。
在老门东的街巷里,张起和饶毅尽情地享受着南京夜晚的独特韵味,每一家小店都像是一个小小的宝藏盒,装满了这座城市的故事与风情。
不知不觉,时间悄然流逝。“饶教授,时间不早了,咱们也逛得差不多了,回南京大学招待所休息吧。”张起笑着对饶毅教授说道。
饶毅教授轻轻点头,眼中满是满足:“今天可真是太开心了,小张,多亏有你带我领略了这么多南京的美好。”
回到南京大学招待所,张启和饶毅教授简单交谈了几句,互道晚安后,便各自回到房间。
张启走进房间,随手将外套挂在衣架上,然后躺在床上。他望着天花板,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今晚在秦淮河畔以及老门东的点点滴滴。饶毅教授的渊博学识和风趣谈吐,让他受益匪浅,而南京的夜景更是让他沉醉其中。
2014年2月3日,也是亚洲生物学大会召开的第三天。晨光透过宽敞的玻璃窗,洒在会场的每一个角落。张启早早来到了大会的会场,怀着对知识的渴望与对这场学术盛会落幕的不舍,找了个前排位置坐下,准备迎接最后一天的精彩。
一上午,各国学者的分享犹如一场知识的盛宴。日本学者对生物多样性在极端气候下演变的研究,用详实的数据和独特的视角,揭示了生态系统的微妙变化;印度尼西亚专家关于热带雨林植物共生关系的新发现,则为大家打开了一扇通往神秘雨林生态的大门。张启听得全神贯注,手中的笔不停地在笔记本上记录着关键信息。
不知不觉,下午悄然来临,大会进入总结与展望环节。主持人满怀激情地回顾了这几天会议的高光时刻,大屏幕上滚动播放着学者们精彩演讲、热烈讨论的画面,台下不时响起阵阵掌声。
随后,作为本次生物学大会主席的施一公教授稳步走上讲台。
他身姿挺拔,目光坚定而深邃,缓缓开口:“各位生物学领域的同仁们,大家好!为期三天的亚洲生物学大会即将画上句号。在这充实的三天里,我们共同见证了生物学前沿研究的璀璨成果,也感受到了全球生物学界蓬勃的创新活力。从宏观生态的复杂网络,到微观基因的精细密码,每一项研究都让我们对生命的奥秘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
“今天,我想深入探讨基因技术,尤其是基因编辑技术在疾病治疗和生命科学领域的深远影响。在癌症治疗方面,基因技术正引领着一场变革。我们都清楚,癌症是人类健康的重大威胁,而基因编辑技术,如cRISpR - cas9,为精准攻克癌症开辟了新路径。通过对癌细胞中致病基因的精确编辑,能够从根源上抑制癌细胞的生长与扩散。例如,针对特定基因突变的癌症,利用cRISpR - cas9修复或敲除突变基因,实现精准治疗,降低对正常细胞的损害。同时,免疫疗法与基因技术的结合,如cAR - t细胞疗法,通过基因工程改造免疫细胞,使其精准识别并消灭癌细胞,在血液系统肿瘤治疗中成效显着,为无数患者带来希望。”
“基因技术在遗传疾病治疗上同样成果斐然。全球范围内,遗传性疾病种类繁多,严重影响患者及其家庭的生活。借助基因编辑技术,我们能够修复或替代缺陷基因,从根本上治愈诸如镰状细胞贫血、地中海贫血等遗传疾病,让患者摆脱病痛的折磨。值得一提的是,若将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胚胎,理论上可以提前消除7000多种人类遗传疾病。这意味着未来的生命可以从源头上避免这些病痛的困扰,对人类健康的提升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然而,我们不得不面对现实的阻碍。目前,由于一系列所谓伦理、法律和社会层面的争议,这项技术迟迟未能获得批准应用。尽管从科学角度,我们深知它蕴含的巨大价值,但在这些阻碍未妥善解决之前,我们只能原地踏步,这无疑是医学发展和人类健康事业的一大损失。”
“接下来,我想谈谈转基因技术。转基因技术作为基因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业、医药等多个领域有着广泛且卓越的应用。在农业领域,转基因技术可以培育出具备更强抗病虫害能力、更高产量、更好品质以及更强环境适应性的农作物品种。比如,通过转入抗虫基因,能使农作物有效抵御害虫侵害,减少农药使用量,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而转入抗旱、抗盐碱等基因,则能帮助农作物在恶劣环境下生长,扩大耕地面积,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在医药领域,转基因技术助力生产出多种重要的药物和疫苗,为人类健康保驾护航。”
“对于转基因技术,科学界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技术体系相当成熟。大量的科学实验和实际应用案例都充分证明,只要按照科学规范进行操作,转基因技术是完全安全可控的。世界各国政府也都高度重视转基因技术的监管,建立了严格且完善的监管体系,从研发、生产到销售的每一个环节都进行严格把控,确保转基因产品的安全性和质量。从种植面积来看,全球转基因作物的种植面积持续增长,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转基因技术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优越性。我们应该以科学的态度看待转基因技术,它是一项造福人类的伟大技术,能为解决全球粮食问题、改善人类健康状况做出巨大贡献。”
“再回到基因编辑技术,我们也需要关注到国际上的一些情况。在西方国家,基因编辑技术受到了极为严格的管控。这种管控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技术应用的安全性,但也带来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科研工作者在开展相关研究时,面临着重重阻碍。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难以发表,因为要经过层层审查,其中一些审查环节的标准模糊且缺乏足够的科学依据。”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国外存在一些由保守派组成的所谓‘科学伦理委员会’。科研工作者的项目往往需要得到他们的批准才能推进。
这些委员会在进行评估时,有时会过度保守,更多地考虑宗教和传统观念,而忽视了科学发展的客观需求和技术本身的科学性。这无疑极大地阻碍了科研的正常发展,使得许多能够造福人类的研究项目被迫搁置,延缓了医学进步和解决全球性问题的进程。我们应该在尊重伦理道德的基础上,建立更加科学、合理、高效的审查机制,平衡好技术发展与风险管控的关系。”
“除了疾病治疗,基因技术在农业生物学和生物制药领域也发挥着关键作用。在农业方面,通过基因编辑培育出的抗病虫害、高产优质的农作物品种,为全球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在生物制药领域,基因技术助力开发出更具针对性和高效性的药物,极大地推动了医药行业的发展。此外,干细胞技术的兴起,也为再生医学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其在治疗白血病、免疫系统疾病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类器官技术基于干细胞发展而来,更为药物研发和疾病研究提供了创新的模型。”
“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每一项新技术的发展都伴随着挑战。我们在追求技术进步的同时,也要积极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和伦理准则,确保技术的应用符合人类的长远利益和价值观。”
施一公教授发言完毕,会场内掌声雷动。工作人员开始有条不紊地收拾会场,参会者们纷纷起身,交流着会议的感悟与收获。
张启在人群中找到饶毅教授,难掩兴奋地说道:“饶教授,这次大会真是让我大开眼界,施教授刚刚关于基因技术的发言,更是让我深受启发。”
饶毅教授微笑着点头:“是啊,生物学的发展日新月异,我们都得不断学习。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我在想,基因技术在松雾生态研究里是不是也能找到结合点,比如利用基因编辑增强松树对特定环境的适应性。”张启眼中闪烁着光芒。
饶毅教授赞许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这个思路很新颖,值得深入研究。回去后好好规划一下,说不定能开辟出松雾生态研究的新方向。”
两人又交流了几句研究的初步设想后,张启兴致勃勃地说:“饶教授,现在会议已经结束了,咱们也放松放松。明天咱们坐火车到附近的城市去逛一逛,欣赏一下祖国的大好河山。”
饶毅教授眼睛一亮,欣然点头:“太好了,一直忙于学术,确实也该出去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