旎啸听完知府公本成所述,方知其中曲折。
原来这公本成,乃万历十七年进士出身,师承杨巍,后又与叶向高结交,明里暗里皆支持太子朱常洛。
而那河间县知县左识深,万历二十九年进士,师承沈一贯,只是后来不知何故,竟倒向了郑贵妃,故而次年便至此县担任知县。
后经查证,这左识深竟与东瀛海商有勾结,其背后乃是福王在暗中操控。
叶向高便心生一计,让公本成前来河间府担任知府,只为暗中调查左识深,寻机获取其与东瀛人勾结的证据,以此斩断郑贵妃一臂之力。
岂料,这公本成的夫人及大儿子,竟被郑贵妃派人暗中使诈,落入陷阱之中,以此作为要挟,使得他在河间府不敢对知县左识深轻举妄动。
这也罢了,更在两月前,他的小儿子酒后闯祸,失手杀了左识深的妻舅。
更离谱的是,还拐走了左识深的一个小妾,至今他小儿子下落不明,生死未卜。他甚至疑心,是左识深派人将其小儿子杀害。
公本成虽身为知府,职位高于知县左识深,但左识深背后有郑贵妃撑腰,而他背后却是那不得圣宠的太子朱常洛。
不过,他倒是查出了左识深与东瀛海商勾结之事,且背后真正的主谋乃是福王。
也不知那福王究竟所图何物,竟秘密让东瀛人从海外搜集珍稀之物。
就在上月之时,公本成又查出一桩惊天之事,那福王似是寻得一件华夏之宝,欲交予一东瀛人,而交易的地点,恰恰便在这河间府县衙之内。
只可惜他虽是知府,却无从知晓那究竟是何等宝物,更是不能以自身的身份,令那左知县道出真相,澄清事实。
相反,他奉上峰之命,这些暗查的事情,还被那左识深得知。
就在前两日,他的心腹探得大沽港有东瀛海商被杀,明面上虽是厂卫所为,实则是太子辅卫领人前去剿灭。
更令公本成震惊的是,那左识深竟聘请了江湖高手,欲取他性命。
他身为朝廷正四品官员,一般江湖中人,皆是不敢妄动朝廷命官,但当他得知,那左识深所请之人竟是白莲教时,他心知,自己只怕已是命悬一线。
他甚至揣测,自己若被杀后,那左识深定会将自己小儿之事抖露出来,呈报朝廷,给他安上一个教导儿子无方,家风败坏的罪名。
再加上先前夫人与大儿子被郑贵妃陷害之事,他公本成纵是有六部尚书,及东阁大学士,乃至首辅,也难逃此劫,定会被皇帝亲自问罪,全家恐将难逃一死。
故此,当公本成之人探得旎啸将至河间府时,身旁师爷便提醒他,何不直接寻那旎啸?
虽先前有传言,称旎啸与郑贵妃之人亲近,但如今已是太子首辅。更关键的是,诛杀海边那伙东瀛海商之人,正是旎啸。
公本成心中思量,旎啸诛杀海商,必非无因而起,应是有所缘由,故而听了师爷之话,身着便服,于城外十里之处,将旎啸拦下。
此时,旎啸问道:“公知府,你如此惧怕那左知县,是因有把柄落于他手,可你带我至此,就不怕他知晓吗?”
公本成回答:“禀大人,那左识深想杀我,已聘请白莲教高手。但他也心知,白莲教为朝廷所不容,岂敢在城中与人接头?”
旎啸听罢,微微颔首,而后说道:“原来如此,他不在城中,想必是去某地与人秘密接头了。若是如此,你可用此事反过来定他的罪。
“你乃知府,他不过七品知县,虽背后有郑贵妃撑腰,但一旦牵扯到白莲教,那便是灭门之灾,谅郑贵妃,也不敢在圣上面前为他开罪吧?”
公本成见说,面上微显尴尬。
见旎啸眼神凌厉,他只好如实相告:“禀大人,左知县请白莲教高手杀我,此乃下官一时揣测,并无确凿证据。但他欲杀我之心,确是实情,皆因那福王交给海商之物。”
旎啸回首,与云歌及三侍女目光交汇,众人心中皆已明了,只怕公知府所说,正是那倭寇所持匣中之物,只可惜已落海不知去向,更不知福王究竟交付东瀛人何物。
公本成之语,又让旎啸忆起前年二月,他孤身赴洛阳之行,曾见诸多天地灵物、天材地宝。如此看来,福王与东瀛人的往来,已非一两天的事了。
然旎啸隐隐察觉,此事福王或并不知情。
他又回想起在大沽港,偶遇静海县县丞桂先休所讲,其所收贿赂皆上交于上级大人,最终落入郑贵妃心腹洪林之手。
忽地,去年三月之事跃然心头,他携骆风雁假扮他人,巧遇常敏才,所乘之船,恰是那太监洪林所乘。
由此旎啸揣测,莫非洛阳那天材地宝,皆是洪林暗中从各地购得,甚至包括与东瀛的交易?
旎啸心知肚明,看似郑贵妃势力庞大,实则不然。
朝堂之上,鲜有重臣依附于她,后宫与朝堂重臣的往来,实乃君王之大忌。
郑贵妃只能借心腹太监,或国戚之手行事。但其中必有朝臣利用郑贵妃,表面助其一臂之力,实则心怀异志,欲借此达到党争等其他目的。
见他沉思良久,百里云歌轻轻碰了碰他。
旎啸恍然回神,见公本成正凝视自己,便笑道:“不错,大沽港一事,我虽查获倭寇暗有勾当,然其内里乾坤,我实不知情。”
公本成闻此,面上闪过一丝失望,愁容更甚。
旎啸复问他:“那左知县何时回城?”
公本成听罢,心头一喜,揣测旎啸已有计较,忙使眼色于身旁师爷。
那师爷起身,躬身答道:“禀大人,左知县恐明日方能回城。因前几日大雨倾盆,洪水肆虐,数座桥梁崩塌,他需绕道而行,故有此延误。又借巡视洪灾之名,暗与白莲教高手接头。”
旎啸见说,微微颔首,笑道:“如此看来,我与你们相见之事,即便是左知县之人撞见,也难以即刻禀报于他。”
公本成闻言,顿悟旎啸弦外之音,起身躬身说道:“大人若有差遣,下官万死不辞。大人若能救下官全家,此大恩大德,定当涌泉相报。只要大人能救下官一命,日后下官唯辅卫大人马首是瞻。”
旎啸自不会推辞,自快活林灭鞑靼一战后,得大当家高谷阳暗示,已知日后有些事需借朝廷之力。
他又念及梅花山庄于朝廷中势力微薄,若有公本成这等四品官员相助,何乐而不为?
更何况,他更想探明,那日坠入海水里的匣中之物,究竟是什么。
酒宴散后,旎啸婉拒公本成盛情,携云歌四女于城中寻一普通客栈住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