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着犬上对王府家仆的详细描述,席君买长长舒了口气,这下总算是拨开云雾见天日,职位保住了!
有了犬上的这句供词,就算案情卡在当前,再也没了更大进展,他也能挺直腰杆,去太极殿里和陛下交差!
瞅着席君买激动到快要蹦起来的模样,王敬直欣然一笑,倒也能理解。
虽然还不清楚他如此激动的缘由,但想来...也和昨夜刺客身份脱不了干系。
思索至此,王敬直心里也松了口气,总算是找到了,能证明二郎无辜的关键线索!
继续追问道:“李道彦是不是还给了你什么信物,或者有关线索什么的,又如何证明你说的都是真的?”
犬上先是咽了口口水,眼神下瞄,不停地示意着自己脖子上,那道越来越紧的带刺皮鞭。
大人你再这么勒下去,他怕是要当场暴毙!
顺着眼神看去,王敬直一拍脑门,终于反应过来。
大步上前,三下五除二的解开皮鞭,又帮着犬上摆出个更舒服的坐姿,而后重重拍着他的肩膀,言语中暗藏威胁:
“这下总行了吧,快说!你还藏着什么证据!”
瞅着这俩一脸凶神恶煞,正朝自己不停狞笑的家伙,犬上直直打了个寒颤,紧忙低头假装思索,等半晌后缓过神来,才道:
“证据...药师惠日的手里还藏有一封伪造国书,其上详细记载了,我等遣唐使与淮安王府的合作事项,两位大人,你看这个行么?”
“若是不行的话,其他的...我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出来。”
行,怎么不行,这太行了!
不过,王敬直并没有因为好消息而放松警惕,而是紧紧盯着犬上神色。
见其脸色灰败,但眼神没有丝毫躲闪的意思,按二郎的经验,这应该是没说谎的表现。
再三确定后,王敬直总算是如释重负的叹了声,随手丢开皮鞭,看向席君买:
“而今真相大白,某要抓紧时间,将其间供词尽数禀告于陛下,还请劳烦席统领严加看管倭使犬上,以免此人畏罪自杀。”
“还请王驸马放心,某会在这里亲自看管,保证犬上能安稳走到明日朝廷,为蓝田公一证清白!”
得到席君买的拍胸脯保证后,王敬直也不再多留。
带着犬上画押的供词,在几位百骑的带领下,沿着小路,脚步匆匆的朝神龙殿后殿方向赶去。
一路上,王敬直心思急转,不停地在脑海里思索着,一会儿要如何向李二陛下交代,以及接下来该如何推进案情。
毕竟...说到自己是如何与席君买汇合,一同办案的,他总不能说,是偷摸溜进了后宫吧?
皇帝还不当场把他骨灰给扬喽?
...
不多时,神龙殿后殿。
此地不同其他,属于独立在外的殿宇,仅有一条走廊与神龙前殿相连,至于其他方向,都有全副武装的百骑暗中把守。
若无熟人带路,绝对无法靠近半步。
此时天色已经昏沉,但前殿的动静,却听着异常热闹。
不时便会有几个绯红色的身影,还没进殿就拉长口音,大声呼喊着‘禀告陛下...’
向百骑打听才知道,这些大理寺官员隔三差五的,就来神龙殿找皇帝禀告案情后续,以防陛下猜忌,觉得他们不干活。
在两位百骑的引导下,王敬直一路穿行数条隐蔽小路,最后停在了一处,属于神龙后殿范畴中的凉亭。
“王驸马,还请稍等片刻,某这就去禀告陛下。”
目送百骑离开,王敬直喘了几口,将手里那张,早已被手汗浸湿的供词放于石桌上,并用桌上茶盏小心压好。
简单打理衣冠后,王敬直实在忍不住好奇,不停的左顾右盼,细细观摩着这处,只在家父王珪的嘴里,出现过寥寥几次的神龙后殿。
听阿耶说,能被陛下带来这里的大臣,只有房相、卫公、翼公等寥寥几位亲信,就算是他,也是因为汇报要紧大事,才有幸进入其中。
如今自己在此地等候,算不算成了陛下亲信?
就在王敬直胡思乱想时,李二陛下龙行虎步,身后还领着位正值壮年的官员朝这边走来。
见其眉头微皱,想来...是大理寺那边没什么好消息吧。
至于紧跟其后的那位青年,身披一袭朱红色官袍,比绯红色更深,应该是个四品官。
不等王敬直起身行礼,迈入凉亭的李二陛下便摆了摆手:“私底下无须多礼,还是正事要紧。”
等三人一一入座,皇帝这才指向那位身姿挺拔,面如冠玉的英武青年,笑道:
“对了,朕来没来得及和敬直介绍,这位是孝恭家的老大,李崇义,现任军器监丞,暂代军器监一职。”
王敬直心中瞬间明了,怪不得席君买会这么放心,敢让自己独自前来禀告,而丝毫不担心走漏风声。
敢情掌管军器监的,竟是个皇族子弟,还是李二陛下的铁杆亲信。
李二陛下话音刚落,李崇义便起身拱手一拜:“见过南平驸马,说起来咱们也算一家,若不嫌弃,唤某一声崇义便是。”
你丫三十好几的人了,也好意思跟他这个刚及冠的小年轻称兄道弟?
或许是和李斯文相处久了,王敬直也染上了几分不着调,不过当着皇帝的面,他也不敢表现的太放肆。
紧忙起身,还了一标准的拱手礼:“小弟王敬直,见过崇义大兄!”
都说河间郡王李孝恭,为人豪爽不拘小节,如今见了其长子李崇义,果真是虎父无犬子,一个比一个自来熟。
李孝恭是北周八柱国李虎的曾孙,按血缘关系来算,属于高祖李渊的堂侄,李二陛下的堂兄弟。
或许是因为家学渊源,也可能是天生将才。
自李唐起义以来,李孝恭此人便投效秦王府,一路跟随皇帝屡建功勋,率兵攻巴蜀,献计平萧铣,降服辅公祏...
名声最为显着之时,就连两大军神李靖和李绩,都在他麾下做事,由此可见,此人多受李二陛下的宠信。
而在李二陛下登基后,被封为河间郡王的李孝恭,便果断急流勇退,从此放歌纵马,远离朝政,以向皇帝表明他的忠君不二。
在那以后,李二陛下自然对李孝恭越发礼遇,先后赐下府邸若干,舞女歌姬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