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公布那天,天空格外晴朗,湛蓝的天幕像是被水洗过一般,纯净得没有一丝云彩。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给世间万物都镀上了一层耀眼的金边。街头巷尾弥漫着青春的活力与喜悦,年轻的学子们或是欢呼着奔跑,或是激动地拥抱,庆祝着这场人生大考的结束,憧憬着即将开启的崭新旅程。
然而,这明媚的阳光,却没能驱散九月心头的阴霾。她站在网吧的电脑前,屏幕上那刚达一本线的分数,如同一把尖锐的匕首,直直地刺痛了她的双眼。九月的手微微颤抖着,指尖下意识地反复轻触鼠标,一遍又一遍地刷新页面,仿佛只要这样机械地重复,就能改变这个已然定格的残酷现实。
身旁的同学,状态各异。有的欢呼雀跃,激动得手舞足蹈,声音穿透网吧的嘈杂,兴奋地喊着自己的高分;有的紧紧抱住同伴,喜极而泣,泪水顺着脸颊滑落,那是多年努力终获回报的欣慰与激动。可九月却只觉得一阵恍惚,像是与这个世界隔了一层厚厚的玻璃,所有的热闹都与她无关,那些声音如同来自遥远的彼岸,无法触及她此刻满是失落的心。曾经无数个日夜的挑灯苦读,那些在黑暗中独自坚守的时光,此刻都如同泡沫般在眼前一一破碎。
看着这个尴尬的分数,九月满心都是不甘。按照往年的录取分数,想要找到一所好的一本大学,几乎是不可能的事。若选择一个不错的二本大学,虽说也能继续学业,但这与她心中的理想学府相差甚远。她紧紧咬着下唇,下唇都微微泛白,眼眶泛红,心里不断地想着:明明就差了那么一点,哪怕再多考十几分也是好的啊!
她不禁回想起高考第一天的情景。那天清晨,她就感觉身体有些不适,头晕沉沉的,像是被一块沉重的湿布裹住,胃里也翻江倒海般难受,一阵一阵的恶心感不断涌上喉头。但她还是强撑着走进了考场,步伐都有些虚浮。可考试过程中,那种不适感愈发强烈,她不得不分出一部分精力去对抗身体的痛苦,思路也时常被打断。原本熟悉的题目,在头晕和胃痛的双重折磨下,变得陌生而棘手。难道真的是那天的身体状况影响了自己的考试成绩吗?这个念头一旦在脑海中出现,就如同野草般疯狂生长,让她陷入了深深的自责与懊悔之中。
从网吧出来,九月漫无目的地走在街头。街道上依旧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汽车的喇叭声、人们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构成了城市的喧嚣。可她却觉得自己与这一切格格不入。她仿佛置身于一个孤独的世界里,周围的热闹如同幻影,无法真正触及她。不知走了多久,她来到了一个公园,找了个偏僻的角落坐下。
九月望着眼前的湖水,湖面波光粼粼,偶尔有几只水鸟掠过,泛起一圈圈涟漪。她思绪万千,心情却如这平静湖面下涌动的暗流。这时,手机铃声突然响起,是她的好朋友林悦打来的。“九月,你查成绩了吗?考得怎么样?”林悦焦急地问道,声音里满是关切。九月苦笑着说:“刚达一本线,很尴尬的分数,好的一本上不了,只能考虑二本。”林悦沉默了片刻,像是在思考如何措辞,然后说道:“九月,我觉得你可以复读。以你的实力,只要再努力一年,肯定能考出更好的成绩。而且听说你这个高考分数去重点高中复读,还可以减免一些学费呢。”
九月听了,心中微微一动。复读,这确实是一个重新证明自己的机会,能让她再次向着理想的大学发起冲击。可她很快又陷入了无奈与绝望之中。她苦笑着对林悦说:“复读哪有那么容易,我高中三年都是免费读书的,家里根本拿不出钱让我复读。”林悦听了,也不知道该如何安慰她,只能说:“你再好好考虑考虑吧,别轻易放弃这个机会。”
挂了电话,九月的心情更加沉重了。她知道,复读对她来说,或许是一个改变命运的契机,但现实的困境却让她举步维艰。她想起了家中年迈的外婆,外婆的头发早已花白,脸上布满了岁月的皱纹,为了供她读书,外婆省吃俭用,每日起早贪黑地劳作。家里那台老旧的风扇吱呀吱呀地转着,外婆在昏暗的灯光下缝补衣物的身影浮现在她眼前。她又怎么忍心再让外婆为了她的复读而四处奔波,承受更大的压力呢?
九月在公园里坐了很久,直到夕阳西下,天边泛起了绚丽的晚霞。橘红色的霞光洒在湖面上,将湖水染成了一片金红。她缓缓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灰尘,决定先回家。不管如何,生活还得继续,她不能一直沉浸在悲伤与迷茫之中。
回到家,外婆正在厨房里做饭,炊烟从老旧的烟囱中袅袅升起。看到九月回来,外婆脸上立刻露出了关切的笑容:“孩子,回来了。今天去哪儿了?饿了吧,饭马上就好。”九月看着外婆慈祥的面容,心中一阵酸涩。她强颜欢笑地说:“外婆,我没事,就是出去走了走。”
吃饭的时候,九月犹豫了许久,还是把高考成绩和复读的事情告诉了外婆。外婆听了,放下手中的碗筷,沉默了片刻,那片刻的安静让九月的心揪得更紧。然后外婆轻轻地握住九月的手,外婆的手粗糙干裂,满是岁月的痕迹:“孩子,外婆知道你心里难受。复读的事,咱再想想办法。只要你想读,外婆就是砸锅卖铁,也会供你。”九月听了,泪水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她扑到外婆怀里,哭着说:“外婆,我不想让你这么辛苦,我……”外婆轻轻拍着她的后背,安慰道:“傻孩子,别想那么多,咱们一起想办法。”
接下来的日子里,九月陷入了深深的纠结之中。她一方面渴望能够复读,实现自己的大学梦,想象着自己坐在理想大学的教室里,遨游在知识的海洋;另一方面,又心疼外婆,不想让她承受太大的经济压力,外婆日渐佝偻的背影始终在她心头萦绕。
她开始四处打听复读的相关信息,骑着那辆破旧的自行车,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去各个重点高中咨询复读政策和收费标准。每到一处,她都仔细地记录下学费、师资、教学安排等关键信息,满心期待能找到一个既能实现梦想又不会给家庭带来太大负担的办法。
在了解复读信息的过程中,九月也接触到了关于大学学费的一些解决办法。她得知可以办理生源地贷款来支付学费,这让她看到了一丝希望,可生活费又成了摆在眼前的难题。她思来想去,觉得或许可以找家里的亲戚借点,先把大学四年读完再说。
与此同时,九月的心里又涌起了一股强烈的愧疚感。她想到了培养了自己三年的学校,那座充满回忆的校园,每一间教室、每一条走廊都留存着她青春的足迹。还有那些辛勤付出的老师们,他们不辞辛劳地备课、批改作业,给予她无数的关怀与鼓励。她觉得自己对不起学校和老师的期望,没能考出一个让大家都满意的成绩,没有给学校争光。这种愧疚感如影随形,让她愈发消沉。
就在她满心自责的时候,班主任老师打来了电话。“九月啊,老师知道你对成绩不太满意,可你千万别太往心里去。”班主任的声音温和而亲切,“你能考上大学,就是对学校和老师们最好的回报了。不管是一本还是二本,能上大学就是成功的一步。你可是咱们高中母校的第一届学生啊,这本身就很了不起!”
九月听着班主任的话,泪水在眼眶里打转。“老师,我……我觉得自己没考好,辜负了您和学校的期望。”她哽咽着说。
“傻孩子,”班主任轻声笑了笑,“你在学校这三年的努力,老师都看在眼里。高考是一场考试,但它决定不了你的一生。你在学习上的坚持,在生活里的懂事,都是值得骄傲的地方。学校以你为第一届学生而自豪,不管你以后走到哪里,都别忘了自己的初心。”
挂了电话,九月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班主任的话像一道光照进了她黑暗的世界,让她渐渐释怀。她意识到,考上大学本身就是一种成就,而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周末,大姨一家来外婆家里做客。饭桌上,气氛原本还算融洽,大家有说有笑,谈论着家常琐事。不知道谁问起了九月的高考分数,说着说着,九月再次提起复读的想法时,大姨的脸色立刻变得严肃起来。“九月啊,不是大姨说你,复读可不是一件小事。你看你外婆这么大年纪了,身体也不好,你怎么能再让她为你操心呢?”大姨皱着眉头,语重心长地说道,眼神里满是担忧。
大姨父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复读一年不仅要花费不少钱,而且压力也大,谁能保证你明年就能考得更好呢?还不如就选个二本院校,早点毕业出来工作,也能帮衬家里。”大姨父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摇头,似乎对复读这件事极为不看好。
九月的爸爸妈妈在她很小的时候就外出打工,一年到头也回不了几次家。这次他们专门打电话回来,也是劝她放弃复读。“九月女,爸爸妈妈知道你不甘心,可现实就是这样。咱们家条件就这样,你妹妹没有考上免费重点高中,她在德城也没有书读了,准备出来打工了。你了两个弟弟还在读书,实在没办法再供你复读一年了。你就听爸爸妈妈妈的话,选个好专业,以后好好努力。”电话那头,爸爸的声音带着几分疲惫和无奈,那沧桑的声音让九月的心猛地一揪。
面对亲戚们的轮番劝说,九月心中的希望之火渐渐黯淡。那些原本在心中描绘得无比美好的复读蓝图,此刻也变得模糊不清。她试图向他们借钱复读,可得到的却是一致的反对。
“九月,不是我们不帮你,实在是复读风险太大了。万一你明年考得还不如今年怎么办?这钱不就打水漂了吗?”小舅妈苦口婆心地劝道,她的眼神里带着关切与无奈。
“孩子,你要懂事点。家里的情况你也知道,大家都不容易。”二姨也在一旁摇头叹息,语气里满是对现实的无奈。
每一句劝说,每一个反对的理由,都像一把把重锤,狠狠地砸在九月的心上。她感到自己仿佛置身于一个黑暗的旋涡之中,越挣扎陷得越深。夜晚,九月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泪水无声地滑落,打湿了枕头。她想起了自己曾经在心中立下的誓言,想起了那些为了梦想而拼搏的日子。难道自己的大学梦,真的就要这样破碎了吗?
然而,生活不会因为她的悲伤和犹豫而停下脚步。填报志愿的日子一天天逼近,九月不得不做出决定。在无数个辗转反侧的夜晚后,她终于放下了心中的执念,决定放弃复读,选择一所二本院校。
九月开始认真研究各个二本院校的专业,一本本厚重的报考指南被她翻得书页都有些卷边。她查阅各种资料,在网上搜索各个专业的就业前景、课程设置,还向老师、学长学姐们请教。最终,她选择了自己喜欢的英语专业。她想,即使不能在理想的大学就读,也要在自己热爱的领域里发光发热。
填报志愿那天,阳光依旧灿烂。九月坐在电脑前,手指微微颤抖着,点击了确认键。那一刻,她仿佛放下了心中的一块大石头,虽然心中还有些许遗憾,但更多的是对未来的期待。她知道,人生的道路或许从此拐了个弯,但新的旅程即将开启,而她已准备好勇敢前行,去书写属于自己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