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报二本院校的第二天,九月就陷入了一种难以言喻的焦灼之中,满心都在期盼着录取通知书的到来。那薄薄的一纸通知,在她心中却承载着无比厚重的希望,是她迈向未来的入场券,也是她多年苦读的证明。
窗外的阳光依旧灿烂,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地上,形成一片片光影,但九月却无心欣赏这美好的景致,她的心被即将开启的大学生活填得满满当当。她无数次在脑海中勾勒着大学校园的模样,想象着自己穿梭在教学楼间,沉浸在知识的海洋里,结识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开启人生崭新的篇章。她仿佛看到自己坐在宽敞明亮的图书馆里,周围摆满了琳琅满目的书籍,指尖轻轻滑过书脊,汲取着知识的养分;又仿佛听到自己在热闹的社团活动中与伙伴们热烈讨论,共同策划着一场精彩的文化交流活动,为传播知识与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因为九月的户口是入户到大姨父的户口本上的,所以办理生源地贷款需要大姨父出面。这本是解决学费难题的关键一步,却没想到成为了一场风波的导火索。在一位亲戚的引导下,家里的亲戚们开始对九月的专业选择指手画脚。他们一致认为,九月不应该报英语专业,而应该选报医学专业。在他们看来,医学专业前景广阔,大学毕业后工作稳定,而且家里若有个医生,以后亲戚们有个头疼脑热的也能有个照应。
九月听到这些建议时,心中只有无奈与抗拒。她热爱英语,那些灵动的单词、优美的语句,在她眼中就像一个个跳跃的音符,构成了一曲美妙的乐章。她梦想着有一天能在英语的世界里自由翱翔,成为一名翻译家或者英语教师,用自己的所学去传递不同文化间的魅力。而医学,对她来说太过陌生,那些复杂的人体结构、晦涩的医学术语,都让她望而却步。
她想起自己曾经在英语演讲比赛中获得的荣誉,那些台下的掌声和欢呼声仿佛还在耳边回响,更加坚定了她在英语道路上走下去的决心。那次演讲比赛,她为了准备一篇关于跨文化交流的演讲稿,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反复练习发音和语调,在镜子前一遍又一遍地模拟演讲场景。比赛当天,她站在舞台上,紧张与兴奋交织,当她流畅地讲完最后一个单词,台下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那一刻,她就知道,英语是她一生的热爱。
当她坚定地表达了自己不想改专业的想法后,亲戚们的态度瞬间发生了转变。他们开始软磨硬泡,从语重心长的劝说,逐渐变成了强硬的逼迫。大姨父皱着眉头,一脸严肃地说:“九月啊,我们都是为你好,医学专业多好啊,稳定又有前途,你怎么就不明白呢?你要是不改专业,这生源地贷款,我们可就没法帮你办了。”大姨也在一旁附和:“是啊,孩子,你得听我们的,以后你就知道我们是对的。”
九月听到这话,只觉得一股怒火涌上心头。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未来竟被这样轻易地安排,而她的梦想在亲戚们眼中竟如此一文不值。她强忍着愤怒,咬着牙说:“我喜欢英语,我不想改专业。这是我的人生,我想自己做决定。”
然而,亲戚们并没有因为她的坚持而退缩,反而变本加厉。他们开始联合起来,对九月进行轮番劝说,甚至是数落。表哥带着一丝不屑的语气说:“九月,你就别固执了,就你这成绩,能读个高职院就已经很不错了,还想挑专业?现在有人帮你出主意,你就该知足。”二姨也摇头叹息:“这孩子怎么这么不懂事呢,我们都是为了你的将来考虑,你要是不听,以后可别后悔。”
九月看着这些平日里熟悉的亲戚,此刻却觉得他们无比陌生。这些话语像一把把利刃,刺痛了她的心。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追求梦想的权利都要被剥夺。在这场激烈的争吵中,她感到自己是如此的孤立无援,仿佛置身于一片黑暗的深渊,周围的人都在把她往一个她不想去的方向推。她委屈地想,自己为了梦想付出了那么多努力,难道就因为亲戚们的几句话就要放弃吗?那些无数个熬夜的夜晚,台灯下她专注学习的身影;那些为了攻克英语难题,反复查阅资料、请教老师的日子,都在这一刻涌上心头,成为她坚持的力量源泉。
亲戚们见劝说无果,便开始威胁她,说如果她不改学校和专业,就不会有人帮她办理生源地贷款,她的大学学费也就彻底没了着落。这无疑是一记沉重的打击,让九月陷入了深深的绝望之中。大学学费对于她的家庭来说,是一笔难以承受的巨款,如果没有生源地贷款,她的大学梦很可能就此破碎。她想到外婆为了供她读书,省吃俭用,日夜操劳,心中满是愧疚和无奈。
夜晚,九月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泪水无声地滑落。她想起了自己多年来的努力,那些在昏暗灯光下苦读的日子,那些为了梦想而默默坚持的时光。难道这一切都要因为亲戚们的干涉而化为泡影吗?她不甘心,可又感到无比的无助。她翻来覆去,难以入眠,脑海中不断浮现出自己在课堂上专注听讲的画面,以及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可能面临的种种困境。她想着如果真的因为学费问题上不了大学,自己该何去何从,未来的路又在哪里,心中充满了迷茫。
在接下来的几天里,亲戚们依旧没有放弃,他们每天都在九月耳边念叨着改专业的事情,试图用各种理由说服她。而九月,也在内心进行着激烈的挣扎。一方面,她不想放弃自己热爱的英语专业,不想遂了亲戚们的愿;另一方面,她又担心自己真的因为没有学费而无法踏入大学校门,辜负了自己多年的努力和外婆的期望。这种内心的煎熬让她茶饭不思,精神恍惚,整个人都变得憔悴不堪。她看着镜子中自己日渐消瘦的面容,眼中失去了往日的光彩,心中满是苦涩。
这种内心的煎熬让九月变得沉默寡言,她不再像以前那样和外婆谈心,也不再主动和朋友们联系。她把自己封闭起来,独自承受着这一切。外婆看着九月日渐憔悴的模样,心疼不已,但她也不知道该如何帮助外孙女。外婆只能默默地在一旁为她准备饭菜,看着她一口口地把饭菜咽下去,眼中满是担忧和无奈。外婆几次想开口询问,但看到九月疲惫的神情,又把话咽了回去,只是在心中默默叹息。
就在九月陷入绝望的深渊时,远在老家德城妹妹打电话给了九月。妹妹今年初中毕业,本来以她的学习成绩,是可以考上德城的重点高中的。可是同病相怜,她的中考成绩也是差了一点点。家里两个弟弟还要读书,爸爸妈妈是不可能继续送妹妹读书的。她已经决定去海城找爸爸妈妈,进入工厂打工了。妹妹知道现在的九月是那么的消沉,心疼地说:“姐姐,你别这样。我知道你喜欢英语,可要是因为这个就不去读大学,太可惜了。”妹妹停顿了一下,深吸一口气,接着说:“姐姐,你继续读大学吧,我打工攒钱,给你凑学费,供你读大学……”
九月听到这番话从初中毕业的妹妹口中说出来,心中一阵感动。她知道打工有多辛苦,每一分钱都是用汗水换来的。可妹妹何尝不想继续读书呢!妹妹眼中还隐藏着一丝对读书的渴望呢!九月这才想起,妹妹其实也很想读书,只是没有她那么幸运,可以读免费的高中。妹妹认命了,觉得自己只有打工的命。
九月心中一阵刺痛,她沉默了一下,说:“妹妹,你也想读书的,对吧?”妹妹低下了头,沉默了一会儿,苦笑着说:“姐姐,我没那个命,能打工赚钱,帮家里分担点,我就知足了。”九月听了,泪水再次模糊了双眼。她怎么能忍心用妹妹辛苦赚来的钱去实现自己的大学梦呢?而且妹妹的梦想也不该就这样被埋没。
九月陷入了更深的沉思。她想,自己如果接受妹妹的钱去读大学,妹妹可能会永远失去读书的机会。而如果她们一起去打工,说不定也能闯出一片天地。她们可以一边打工,一边自学,互相鼓励,互相支持。想到这里,九月做出了一个决定。
九月对着电话那头的妹妹,坚定地说:“妹妹,我决定了,我和你一起去打工。我们一起努力,也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妹妹惊讶极了,“姐姐,你真的想好了吗?你不后悔吗?”妹妹问道。九月用力地点点头:“不后悔,只要我们在一起,一起努力,就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做出决定后,九月知道她还需要面对一个重要的人——外婆。她来到外婆的房间,看到外婆正坐在那张旧木椅上,借着昏暗的灯光缝补着衣服。外婆的手指已经不再灵活,针线在她手中显得有些笨拙,但她依然专注地缝着,每一针每一线都饱含着对家人的关爱。
“外婆。”九月轻声唤道,声音里带着一丝忐忑。
外婆抬起头,看到是九月,脸上立刻露出了慈祥的笑容,“九月,怎么啦?”
九月走到外婆身边,缓缓蹲下,握住外婆粗糙的手,“外婆,我有件事想跟您说。”
外婆放下手中的针线活,轻轻拍了拍九月的手,“说吧,九月,外婆听着呢。”
九月深吸一口气,鼓起勇气说道:“外婆,我决定不读大学了,我要去海城,和妹妹一起去打工。”
外婆的眼神里闪过一丝惊讶,但很快就恢复了平静,她看着九月,温和地问:“为什么呀?九月,你不是一直都盼着上大学吗?”
九月的眼眶微微泛红,把亲戚们逼迫她改专业,否则就不帮她办理生源地贷款的事情,以及妹妹想打工供她读书,她不忍心妹妹放弃读书梦想的想法,都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外婆。
“外婆,我不想受亲戚们的摆布,左右我的人生。我想按照自己的意愿去生活。虽然现在去打工了,但我不会放弃学习,我还是想办法改变自己一辈子打工的命运。我会利用业余时间学习英语,说不定以后也能有一番作为。”九月越说越激动,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
外婆静静地听着,听完后,她沉默了片刻,然后轻轻地摸了摸九月的头,“九月,外婆明白你的心思。你从小就有自己的主意,外婆相信你。既然你决定了,那就去做吧。不管你做什么,外婆都支持你。”
九月的泪水再也忍不住,夺眶而出,“外婆,谢谢您,谢谢您理解我。”
外婆把九月搂进怀里,“傻九月,跟外婆还客气啥。只要你觉得开心,觉得值得,外婆就放心了。不过打工可不容易,你要照顾好自己,别太累着了。”
九月靠在外婆怀里,用力地点点头,“我会的,外婆。我和妹妹会互相照顾的。您也要照顾好自己,等我们赚了钱,一定让您过上好日子。”
外婆欣慰地笑了,“好,外婆等着那一天。”
从外婆房间出来,九月只觉压在心头的巨石悄然落地,脚步都轻快了几分。她深知,未来的路遍布荆棘、满是未知,可外婆那句坚定的“我支持你”,就像一团炽热的火,瞬间点燃了她的勇气。
她迫不及待地联系妹妹,电话接通,两人兴奋地讨论着。从找工作的城市,聊到未来的住处,还计划着业余时间自学英语。她们憧憬着,只要怀揣梦想,一步一个脚印,终能挣脱困境,像破茧的蝴蝶,于广阔苍穹翩翩起舞,拥抱那片独属于自己的湛蓝天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