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轰动一时的艺术造假案在皮埃尔的曝光后迅速发酵,越来越多曾经在诺勒画廊购买过所谓“大师真迹”的收藏家纷纷站了出来。经过专业机构的严格鉴定,一个触目惊心的事实浮出水面:这些价值连城的艺术品竟然全都是赝品!
这个横跨二十年的惊天骗局,最终牵连出超过六十名富豪受害者,造假金额之巨大令人咋舌,竟高达八千余万美元。这一事件不仅动摇了整个艺术品市场的根基,更是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艺术品收藏与鉴定的每一个环节。
这起轰动全美的艺术诈骗案很快惊动了 FbI,他们调集了精英探员组成专案组,以闪电般的速度展开调查。在短短两周内,专案组就顺藤摸瓜,挖出了三名关键人物。主谋卡洛斯是个圆滑世故的中年男子,为人八面玲珑;女销售主管罗萨莱斯则是个精明强干的职场女性,这对搭档配合默契,将诈骗计划执行得天衣无缝。
令人意外的是,第三名嫌疑人竟是一位来自华夏的老艺术家钱陪深,这位看上去憨厚老实的大爷,画技精湛得令人叹为观止。FbI 很快查明,卡洛斯和罗萨莱斯负责运作销售环节,而钱陪深则是这些精妙赝品的创作者。
只是这场轰动一时的大案最终却出人意料地收场。精明狡猾的罗萨莱斯在 FbI 收网时束手就擒,她的豪宅、跑车等财产被悉数没收,本人也被判处 9 个月监禁。而老奸巨猾的卡洛斯早已察觉不妙,携款潜逃至西班牙。他在当地聘请了一位能说会道的律师,以“身患重病”为由成功躲过引渡,FbI 对此也是束手无策。这个狡猾的家伙在西班牙逍遥自在,过起了纸醉金迷的奢靡生活。
而最令人唏嘘的是钱陪深的遭遇。这位技艺超群的老画家,在 FbI 的调查中被认定是整个骗局的受害者。原来他只是单纯地接受委托创作,根本不知道自己的作品被高价售出。在卡洛斯和罗萨莱斯的精心设计下,这位老人成了他们手中的一枚棋子,替他们创作出令人叹为观止的赝品,却分毫未得,因为未从中接受利益,那自然就没事。
钱陪深的故事要从 1979 年元旦那个寒冷的清晨说起。那天,沪上少年宫的展厅里人头攒动,一场规模空前的民族画展正在举行。展厅的墙壁上挂满了油画和水彩画,每一幅都诉说着作者对艺术的独特理解。在众多作品中,有一组画作格外引人注目,那是出自钱陪深之手。他笔下的世界既有传统水墨的灵动,又融入了西方油彩的厚重,这种大胆的跨界尝试在当时可谓惊世骇俗。
展览开幕不到半天,参观人数就突破了四位数。人们在钱陪深的画作前驻足良久,窃窃私语中透着惊叹。甚至连一些德高望重的画坛前辈也被吸引而来,他们凝视着这些作品,眼中闪烁着赞许的光芒。
“这小伙子不得了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画家感慨道,“他打破了我们对艺术的固有认知。”
这场意外的成功彻底改变了钱陪深的人生轨迹。他和其他几位参展画家很快成为了媒体追逐的焦点,被誉为“新时代艺术的开拓者”。钱陪深的画作以其独特的视角和大胆的表现手法,在画坛掀起了一场小型革命。那些评论家们争相解读他作品中蕴含的深意,称赞他为“打破传统桎梏的先锋人物”。
然而,成功并没有让钱陪深止步。相反,他愈发感到自己的不足。每当他站在画布前,总觉得还有更广阔的天地等待探索。经过深思熟虑,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远赴漂亮国深造。在他看来,只有到艺术最前沿的地方去,才能真正突破自己的局限。
带着这份雄心,他收拾行囊,只揣着区区 50 美元就踏上了漂亮国的土地。这点钱在繁华的扭腰连塞牙缝都不够,但对于当时的钱陪深来说,已经是全部积蓄。与他同行的还有后来声名显赫的陈丹青大师,两人都怀着对艺术的赤诚之心,却不得不面对现实的困境。
在扭腰,钱陪深过着近乎苦行僧的生活。他的“豪华午餐”就是廉价泡面,晚上还得省着吃,生怕哪天连这点果腹之物都买不起。可即便如此艰难,他依然坚持着自己的艺术梦想。每天早出晚归,在图书馆和美术馆之间奔波,努力汲取着西方艺术的精髓。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光靠泡面根本无法维持学习所需的开销,钱陪深不得不开始寻找各种谋生手段。他先是在餐馆后厨刷盘子,每天工作十几个小时,却连最基本的工资都收不到。后来又被一个所谓的“华人中介”骗走了好几周的劳动所得,这些经历让他明白了社会的残酷。
最终,他选择了在街头画肖像这条路。这不仅能糊口,还能让他保持对绘画的练习。每天,他都会带着画具,站在繁华的街头,等待着可能的顾客。虽然收入微薄,但至少能让他继续追逐艺术梦想。
就这样,在纽约街头画了整整三个月肖像画的钱陪深,终于遇到了改变他命运的人物——卡洛斯。那是个阴沉的午后,钱陪深正在时代广场附近支着画板,手中的铅笔在纸上飞舞。卡洛斯站在他身后静静观察了许久,眼中闪烁着不易察觉的精明光芒。
他走上前,假装随意地称赞钱陪深的技艺,却暗中观察着这个年轻画家的神情变化。看到钱陪深身上略显褪色的衣服和憔悴的面容,卡洛斯心中已有了计较。他故作热情地表示非常欣赏钱陪深的画功,提出了一个诱人的建议:如果能为他临摹出大师级的画作,一幅就给 60 美元的报酬。
对于每天只能靠泡面果腹的钱陪深来说,这简直是天降横财。他的眼睛因为兴奋而发亮,甚至没有多想就欣然答应了。在他看来,60 美元足够他吃上好几天像样的饭菜了,别说这个数目,就算只给 10 美元,为了改善生活他也会毫不犹豫地接受。
然而钱陪深并不知道,他此刻已经走进了卡洛斯精心设计的陷阱。卡洛斯这个老狐狸深谙人心,他没有立即让钱陪深直接临摹名画,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导他进行“艺术创作”。他清楚,如果操之过急,可能会打草惊蛇。
卡洛斯暗自盘算着,若是直接让钱陪深临摹大师作品,这个涉世未深的年轻人说不定会察觉到其中的猫腻。毕竟,如果他清楚了自己的办法之后,他自己临摹完直接去画廊销售,岂不是更容易获利?于是他改变策略,让钱陪深以“二次创作”的方式,模仿大师们的独特风格。
他特别看中了波洛克的抽象表现主义风格。因为波洛克的作品极具个人特色,充满着难以捉摸的神秘感,普通画家根本无法理解其中的精髓,更别说模仿出相似的效果了。正常人看来,那不过是随意泼洒的颜料,但真正要画出神韵,却需要深刻的艺术造诣。
令卡洛斯没想到的是,钱陪深对波洛克的理解远超他的预期。这位来自华夏的年轻画家,早在国内时就对波洛克的作品进行过深入研究。虽然谁也说不清楚为什么一个东方画家能够如此准确地把握住波洛克的精神内核,但事实就是如此——钱陪深交出的作品,完美地复制了波洛克那种充满张力与激情的艺术表现力,让卡洛斯惊喜万分。
上面是真品,下面是仿品,我觉得我也可以仿
因此,两人都完成了彼此的目的,双方达成协议,一幅油画,卡洛斯付给钱陪深 60 美刀,并且卡洛斯要求,让钱陪深用自己给他提供的颜料作画。这些颜料有着特殊的质感,在画布上呈现出一种难以言喻的古典光泽,钱陪深每次接过那些陈旧的颜料盒时,总能从中嗅到一丝岁月的气息。
钱陪深心里有过疑惑,但转念一想,也许这是富人的某种癖好,毕竟艺术圈里怪人多得是。随着时间推移,他们的合作愈发紧密,卡洛斯对他的作品赞不绝口,仿佛找到了艺术界的一颗明珠。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从最初的 60 美刀,转眼间涨到了 600 美元,卡洛斯表示这是对他创作的认可,这让钱陪深内心充满了自豪感。
就在他渐渐习惯这种创作节奏时,卡洛斯却突然将报酬提高到了惊人的数字。听说最后直接一幅油画给到了 3000 美刀的价格,这笔意外之财让钱陪深欣喜若狂,一夜之间自己就从贫困艺术家变成了中产阶级。
钱陪深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从前那个只能依靠泡面度日的穷学生早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衣着体面、举止从容的成功艺术家。他再也不用为了钱发愁,不再需要看人脸色刷盘子,也不必在寒风中站着为路人画肖像,生活的重担一下子轻了许多。
收入稳定后,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妻女都接到了漂亮国,一家人团聚的场景让他觉得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夜深人静时,他常常凝视着妻子熟睡的脸庞和女儿天真的笑容,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感。有了如此稳定的收入,他总算在漂亮国站住了脚跟,那个当初只揣着 50 美金就敢闯天下的艺术家,终于在异国他乡找到了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
至于自己的画被卡洛斯卖到了什么地方,钱陪深从没问过。但是让他好奇的是,卡洛斯给他提供的画布和颜料,都相当陈旧,宛如从某个古老的仓库里翻出来的珍品,颜料管挤出的颜色有着不同寻常的纯粹感,画布的纹理也透着一种年代感,这些细节常常在夜深人静时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只不过钱陪深也没有过多追问,在他看来,卡洛斯可能只是名油画爱好者,或者是偏爱复古风格的收藏家,这些都不是自己该关心的事情。你给钱我就给你画,这简单的交易法则成了他在漂亮国生存的信条!
在钱陪深眼里,两人的交易关系很明确,卡洛斯买断自己的画作,而自己只负责画,也不是临摹大师的画作,都是自己根据这些名画二次创作的,即便后来钱陪深回国可,也没想到卡洛斯会把他的画当名家的真迹去卖。
而卡洛斯从钱陪深手里接到完成的画作之后,他还要做一项工作,那就是做旧。油画做旧简直太简单了,那些欧洲拍卖行鉴定专家们引以为傲的专业知识,在他熟练的双手下形同虚设。卡洛斯常常一个人关在工作室里,窗帘拉得严严实实,戴着特制的手套,用一系列奇怪的工具和药水在画布上精心“创作”。
他会先用特殊的溶剂让颜料微微褪色,让人第一眼看起来好像经历了数十年阳光的照射;然后小心翼翼地在画布背面喷洒一种含有特殊真菌的溶液,让画布呈现出年代感;再用细针在画作表面制造出几乎肉眼难辨的细小裂纹,这些裂纹的走向和密度都经过精确计算,与那个年代的名画如出一辙。
有时候他甚至会将画作放在烤箱中低温烘烤,让颜料层呈现出古老画作特有的微妙龟裂;再往画面上小心地洒上一层从古老建筑中收集来的真实历史灰尘,这些灰尘被他珍藏在小瓶子里,标明了年代和来源。
最后,他会选择几十年前的旧相框,这些相框往往来自欧洲古董市场,每一个都有自己的历史和故事,再为画作配上做旧的签名和年代标识,小心地装裱进去。站在成品面前,连卡洛斯自己有时都会恍惚,就好像眼前真的是一件尘封了半个世纪的艺术珍品。
做旧之后得有人卖呀!于是另一个女同伙出现了,就是罗萨莱斯,一个身材窈窕、举止优雅的棕发女子,据说罗萨莱斯有一张能把死人说活了的嘴。她身上总是散发着昂贵香水的气息,穿着永远恰到好处的高级定制服装,举手投足间流露出上流社会特有的那种从容与自信。
她能凭借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和甜美却不失权威的声线,让那些顶级收藏家们心甘情愿地掏出支票簿。她编织的每一个故事都像精美的蕾丝一样,既有足够的细节让人信服,又留有恰到好处的空白让买家自行填补遐想。
就这样,钱陪深为卡洛斯画的 60 多幅画,两人卖了近 20 年,他们的骗局如同一部精心编排的话剧,每个人都扮演着自己的角色,而幕后的剧本比任何一出百老汇大戏都要精彩百倍。卡洛斯负责“制造”艺术品,罗萨莱斯则用她那甜美的嗓音和精心编造的故事将它们推销给世界各地的富豪和收藏家。
而除了这俩之外,还有一双无形的手帮忙,正是诺勒画廊,在当时的年代,诺勒画廊在艺术界有着不错声誉的画廊。诺勒的参与为这些赝品提供了最关键的保障——信誉背书。尽管画廊的老板内心深处明白这些画作的真实来源,但金钱的诱惑让他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尽管画廊也知道画是仿造品,但他们有一套完美的说辞和一系列看似无懈可击的造假“证明文件”——发黄的收据、模糊的老照片、似是而非的展览目录,甚至是伪造的专家鉴定书。在利益面前,道德显得如此苍白无力,他们安慰自己:只要能赚钱,仿造品又有何妨?难道仿品就不是艺术家画的?
毕竟艺术鉴赏不过是一场华丽的自欺欺人游戏,反正那些富豪们购买艺术品只是为了炫耀和投资,他们根本看不出真伪,连那些所谓的鉴定专家也看不出来,这种“完美犯罪”,又有何错之有呢?
无论是油画、还是古董,如果没人能看出作假,那它就是真品。这句话在艺术界流传已久,几乎成了一条不成文的潜规则。卡洛斯和他的团队深谙此道,他们的手法如此高明,以至于多年来无人能识破。每一幅画作都有精心设计的“历史”,有虚构的展览历史,有伪造的收藏记录,甚至有精心布置的“意外发现”的戏码。
如果不是皮埃尔那场突如其来的离婚案,如果不是因为财产分割,,进而请来了法院的鉴定专家。如果不是那位年轻的鉴定师,因为不懂油画,想到了化学测验,估计这起诈骗还会一直瞒天过海下去,继续让更多的富豪和收藏家心甘情愿地掏出巨款,购买这些“大师杰作”。
事发之后,早就闻风而动、带着数百万美元赃款跑到西班牙的卡洛斯,却在东窗事发后,依然过着惬意的小日子。他在巴塞罗那郊外买了一座带着橄榄园的别墅,每天早上在地中海的阳光下啜饮着咖啡,欣赏着真正的艺术品——那些他曾经帮助伪造过的大师们的真迹。
涉案者罗萨莱斯
他的女友罗萨莱斯则因为证据不足,仅仅蹲了九个月牢房,比起她们骗取的数千万美元,这点代价简直微不足道。出狱后听说她也去了西班牙,两人又重新开始了他们的“艺术人生”,只不过这次更加小心,更加隐蔽。
而钱陪深么……在事发前多年就回国了,回国后的他,在国内艺坛如鱼得水。事发的时候,他都已经是华夏艺术家,举办了几次画展了!他的画作风格独特,既有西方现代派的影子,又融合了东方传统绘画的精髓,成了艺术评论家们竞相解读的对象。
这件艺术案件被揭穿出来,漂亮国调查员在华夏相关部门人员带领下,找到钱陪深的时候,他都已经是一位大爷了。记得当时是漂亮国调查员拿出一真一赝两幅油画,钱陪深自己都分不清哪幅是真,哪幅是假了,更别说记得自己当时都画了什么内容了。
后世这件事情被传到了网上,网友们不由感叹:你大爷永远是你大爷,华夏大爷永远是世界大爷!
想到这里的陈阳,嘴角不由微微上翘了一下,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这个世界的真相往往比小说还要荒谬,而人性的弱点则永远是那么相似。他的目光扫过眼前这群为一幅可能是赝品的画作争得面红耳赤的人们,内心涌起一阵莫名的讽刺感。
看着被几人围攻的大胡子,他决定帮他一把,让他们自己狗咬狗,没有比看他们这些洋鬼子互相拆台更好看的了!他已经能想象到,当他抛出那个关键信息后,这群人会如何瞬间改变立场,如同被风吹动的旗帜一般毫无原则。
“喂喂喂,不就是一幅破油画有什么可谈乱的,还是一副赝品,还意境深远,切,你们可真能胡说八道!”陈阳站起身,一边打着哈欠一边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