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铺一带打的热闹,龙门港众人陷入困境,驻扎安锦的开拓团,也同样迎来重大考验。
面对海商们送来的消息,李政、周向辉顿时头大如麻,互相对视一眼,一时间不知该说些什么好。
总部那边传来消息,广州办主任顾恒、福瑞昌老掌柜曹洪等人,已经启程前往广州,濠镜、福兴寨、佛山、四水码头等据点,俱都进入紧急状态,以便应对不测之局。
京城派来的督导团队,据说已过梅关,正在南雄城内歇息,不日便会抵达广州。
与此同时,莫海从安兴返回,说是大事不好,原本准备与华兴通商交好的安南朝廷,突然态度反转,说是要调遣大军,二次攻伐安锦。
加上安铺、龙门港的变局,这叫怎么回事?
合着总部歌舞升平,大谈合作,开拓团就活该挨打呗。
将报信海商打发走后,周向辉叹了口气,问李政该咋办?当下最紧要的事情,还是应对安南大军,根本分不出兵来,援助龙门港、安铺。
李政点点头,表示此时出兵,已经来不及了,倒是西线船队已从三亚出发,应该能帮上点忙。
大家在各处开创事业,面临的考验一个接一个,总要独自面对,才能越走越远。
开拓团的工作重心,还是要放到安锦这边。
二人正说着话,邵明伟带着莫海、以及一名海商进来,将话题转到安南出兵上来。
事发突然,兼任开拓团情报部主任的邵明伟,立即带着莫海等数人,跟随一名相熟海商,前往安兴县观望情形。
历时半月,终于将情况摸了个大概。
据邵明伟介绍,自从去年兵败之后,安南朝廷一直分为两派,一派以郑橡父子为首,主张结好华兴,开展商业来往,总之有钱可赚,没必要打打杀杀。
像安锦那种荒蛮之地,除了华兴这种海外来客感兴趣,还有谁会费力开发?
与其为了领土名义,劳师动众前往攻伐,倒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大家一起发财。
一派以郑家长子郑檀为首,极力要求出兵,扞卫安南国土。
若是任由华兴做大,还不知要闹出啥事端来呢?
据来往海商讲述,华兴人在崖州扎根,势力越来越大,就连燕朝官府,都难以压制。
能够击溃上万海贼的势力,岂是安分守己之人?
两边各说各理,争论了很长时间。
最终,郑家家主郑极采纳郑橡父子建议,想着来往做些生意算了,毕竟安锦荒僻,不值得动用大军。
上半年,郑橡来到安锦,商议和谈、通商之事,并开启物资来往,便是执行家主决议,其中并无欺诈。
本来事情弄得好好的,咱们都准备归还俘虏、船只了,安南朝廷却突然变卦。
我们赶到安兴县时,郑橡已经返回升龙府,另找其他官员打听,俱都懵然无知,说不出变卦缘由,但兴兵攻伐之事,绝对千真万确。
据可靠消息,领兵之人乃是郑极长子郑檀,所携大小船只三百艘,兵丁万人,规模比去年打郑橡那场,可要大多了。
估摸着日程,最多一月便能抵达安兴,稍作整顿,就会出海作战。
留给咱们准备的时间,也就一个来月。......
听邵明伟等人汇报安南用兵情况,李、周二人不由倒吸一口凉气,没想到反转来的不仅突然,力度也比预计大得多。
郑家疯了吗?非要与华兴打一场两败俱伤的战争?
......
从年初开始,安锦便进入快速发展期,不仅采煤工作步入正轨,房屋建造、军队扩张、商业发展均有长足进步。
首先是人员方面,在击败安南军队的衍生效应加持下,前来安锦务工、经商人员增长迅猛,截止到秋末,已经接近万人规模。
在此基础上,开拓团扩编至四个营,符庆、杨宽、李长林、林金友均升任副营长,营长则由王兴、梁勇,以及新来的许金旺、秦立强担任,其中王兴、符庆所在的一营,为开拓团警卫营。
随着来安锦务工、经商的人员越来越多,难免会鱼龙混杂,闹出各种各样的事端来。
李政成立警卫营的目的,就是要给兄弟们配备一批精干护卫,充当贴身保镖。
由此一来,开拓团的主力部队扩张至两千人左右,防卫力量大大加强。
其次是市区建设,在魏建雄、乔山虎的组织下,一排排房屋整齐排列,已经初具规模,虽然赶不上人口增加速度,但也让众多务工人员看到希望,干起活来个个奋勇争先。
成家立业并非梦想,努力就能实现。
有人就有商铺,而且还挺热闹,无论是铜钱、现银,还是华兴塑料币,甚至包括工分,都能流通无阻。
市场紧挨着妈岭,沿小道上行,很快就能到达新建的娘妈庙,后方供奉着开拓团烈士牌位,旁边是戒备森严的情报中心。
人们想要登岭上香,必须到市里申请路条,否则必受处罚。
旺锦渠穿行而过,将市场与居住区隔离开来,一边秩序井然,一边热闹非凡,再无荒蛮景象。
没有抽水机,只能靠水排、水塘,接续将淡水送往训练场。
码头上,建有数个大型煤场,除了满足船队运输之外,还有不少富裕,在海商的一致要求下,正在开辟大陆市场。
钦州的木炭价格不菲,但就质量来说,可比安锦无烟煤差远了,商人们见识过其中好处,终于找到回程物资。......
矿区方面,田磊意欲合并各处矿沟,建设大型露天矿的想法未能如愿,原因倒也简单,就是总部没工夫给他造抽水机。
无奈之下,只能继续开挖矿沟、建设遮雨长廊,此时已达十余处之多,又在矮丘附近修建房屋、窝棚、木棚、水塘等一应设施,将整个大型矿场搞得有模有样。
与此同时,贺刚在开拓团众位兄弟的协助下,开始大力整顿安南俘虏。
在将百余名不安定分子授首之后,矿场秩序彻底稳定。
度过最初的适应期,俘虏们惊喜地发现,华兴人虽然不给工钱,但在吃喝待遇上,并无任何苛待。
像这样的日子,可比当兵强多了。
之前那些楞货,跟着长官们瞎闹腾,白白丢了性命,真是愚蠢、白痴。
见识过归义民的好处后,俘虏们干活愈发卖力,而早早开悟的小队长、中队长们,已经开始打探加入归义堂的路子了。
谁要是想回去继续当奴才,脑袋肯定被驴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