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6章
城墙上挥手道别的人越来越少,气氛显得沉重而寂寞。
但在李景隆心里,并无任何波动。
他相信自己这个决定是正确的,是唯一可能带给士兵们自由与幸福生活的选择。
即使背叛了朝廷,离开了家乡,但只要能够获得真正的解放,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李景隆提起马鞭,向前一指,整齐的队伍开始缓慢前进。
朝阳刚刚破晓,朦胧的晨雾还没有完全散去。
李景隆仰头看着高高的城楼和宽广的城墙,心想这里的防御实在是太好了,要攻下来肯定会劳师动众,费尽心血。
城墙上,守城的士兵早已注意到远处的队伍。
负责值守的队长望着队伍的方向,皱着眉头:“这么多人?会不会是敌军?快通知大人!”
城下,李景隆也注意到城墙上的士兵有些忙乱,他大声喊道:“我们是李将军,来拜见朱王爷!”
不一会,朱权出现在城楼上,朱权一眼就认出了李景隆。
他挑眉道:“李将军怎么有空来拜访本王?还带这么多人?”
李景隆抚掌大笑,朗声道:“朱王爷借个地方落脚,有要事与您商议!”
朱权看着李景隆,心里暗自猜测这次拜访的真实目的。
李景隆带这么多人,说是来商议要事,实在令人起疑。
朱权慢慢道:“商议要事?李将军找本王有何指教?”
李景隆笑着说:“朱王爷别那么客气,我这次来,主要还是想投靠朱王爷,跟着您出征打仗!”
朱权挑眉,这话听起来似真似假:“投靠?李将军不是已经领有自己的土地了吗,为何还想投靠本王?”
李景隆神色稍稍一动,继续笑道:“小弟手下兵员众多,朱王爷的军队实力强大,我想跟着您出战,可以多学习些战场上的峻岭之道!”
朱权听了这番话,心下稍感安慰,似乎李景隆的来意并无二致。
他思忖片刻,道:“既然李将军来意诚挚,本王自然欢迎。只是您手下兵员过多,我这里地方有限,恕难容纳所有人。李将军不妨先带几个亲信进城商讨,其余兵员暂且驻扎在外,等我们商讨妥当后,自有安排。”
李景隆向朱权拱手:“多谢朱王爷的信任,朱王爷高明的安排,小弟自当遵守!”
朱权这才稍稍放心,让李景隆带几个亲信入城。
大军暂时在城外驻扎,朱权打算先和李景隆好好探探口风,看他到底居心何在,然后再做打算。
朱权点点头,朝着下面的守卫打个手势,立刻就有人开门欢迎李景隆的到来。
朱权心知李景隆此举可能存有异心,让他带数人入城为表面说法,私下还是没有放松警惕。
他悄悄吩咐守城的部下,城门开启之时,务必严加防守,一旦发现来者有异,立刻关闭城门,不需顾虑其他。
城门缓缓打开,朱权眼观四面,寻找任何可疑迹象。
好在李景隆的军队并无异动,李景隆挑选几名亲信,缓步入城。朱权见状,暗自舒了一口气,侧目关注城外驻扎的大军,发现一切正常,这才转过身来,亲自迎接李景隆。
李景隆进城后,望见朱权,笑容可掬地拱手道:“多谢王爷的信任,容小弟入城商议。”
朱权点头致意,说道:“李将军客气了,请随我来城内歇息,我们慢慢聊。”
说罢,朱权让手下安排李景隆等人落脚歇息朱权将李景隆迎入城内,暗中仍派人密切监视城外的动静。
虽说李景隆此番举动似乎无恶意,但朱权深知要防微杜渐,才能断后患于无形之中。
待确定李景隆等人并无异动,朱权这才稍感安心。
李景隆走进城门,拱手道:“多谢王爷信任!”
朱权笑着道:“李将军客气了,快请进城里休息,吃点东西,我们慢慢聊!”
李景隆点头,朝手下打个眼色,大家陆续进城门后,琳琅满目的建筑和人来人往的场景映入眼帘。
李景隆深吸一口气,这里果然不简单。
李景隆一入城门,立刻被里面景象震惊。
与城外破败简陋的小路不同,城内皆是宽广笔直的大道,两边店铺林立,人来人往。
大道上来往的车辆,并非人力拉动,而是烧着柴火自动行驶,这种新奇的交通工具李景隆只在书上见过,没想到朱权手下已有此等进步的发明。
而在城楼和城墙上,更是布置了李景隆从未见过的巨大机械。
那些机械形制奇特,有的长得像大弓,有的像巨大的交叉木桶,都被置于高高的木制平台上。
平台周围还有许多手持方形物的士兵,似乎正在操练。
李景隆惊奇之余,也感觉到心底一丝丝的不安。
这些巨大的机械和手持武器,明显不是常见的弓箭和刀剑能比拟,它们让城池的防御力大为提高。
如果真对抗起来,自己的部队面对这样的武器,恐怕难以抵挡。
朱权注意到李景隆的神色,知道这些现代化的建设给他带来的震撼。
他笑道:“李将军看起来似乎对我们的城内建设和武器装备很感兴趣?”
李景隆连忙拱手:“王爷手里的武器实在罕见,小弟从未见过。它们的威力难以想象,王爷手下人才辈出,能制造出如此先进的机械,实乃世间之奇!”
朱权听到李景隆的夸奖,脸上有些得意之色,道:“这还只是本王手下人才的冰山一角,李将军如果真的投靠本王,定能见识更多!”
李景隆见里面楼阁之盛,街道之宽广,不禁微微一怔,心想朱权手里的城池实在过于雄浑,若真的对抗起来,自己未必占领上风。
朱权将李景隆安排在一处华阁里歇息,让人送上茶点,便道:“李将军觉得这里如何?可还满意?”
李景隆心中一惊,朱权的言下之意似乎在威胁自己,如果不投靠他,这些先进的武器有可能会对自己不利。
他笑着道:“王爷的手下人才辈出,小弟甚为佩服。若真的投靠王爷,定能大开眼界,学到许多先进的知识。”
朱权点点头,似乎对李景隆的回答感到满意。
他道:“既然李将军有心投靠本王,我们就好好聊一聊条件吧。”
李景隆连忙拱手:“王爷高明,小弟听候教诲。”
朱权勾起嘴角,凝视李景隆,缓缓开口:“李将军若真心投靠本王,自然要对本王绝对忠诚,听命于本王的命令。你的军队也要直接听命本王指挥,臣服于本王麾下。此外,李将军手下的城池、土地,也需要纳入本王的管辖,由本王安排驻守。如此,本王定会重用李将军,给予更大的利益和发展。李将军可愿接纳本王的条件?”
李景隆听完朱权的条件,心中一惊,这等条件几乎要自己交出全部的权力与利益。
但朱权手里的实力摆在这里,自己若不顺从,恐怕难有生路。
他沉吟良久,抚掌道:“王爷的条件的确过于苛刻,但是小弟此番投靠,也希望能实实在在跟随王爷,为王爷所用,努力报答王爷的恩情。若小弟真的同意此条件,王爷定会重用小弟,给予小弟更大的发展机会?”
朱权听到李景隆的回答,心中大喜,皓齿绽放出一个满意的笑容,道:“既然李将军愿意接纳,本王自然说话算数,定会重用李将军,让李将军的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李景隆看着朱权,轻轻点头,道:“那么,小弟愿意接受王爷的条件,投靠王爷麾下!”
朱权满意地点点头,道:“既然如此,希望我们的合作愉快!”
说罢,朱权看向门外,招呼道:“进来!”
一个士兵连忙进门,站得笔直,恭敬地问道:“大人有何吩咐?”
朱权道:“李将军已经同意投靠本王,并把军权移交给本王。你去通知其他将领,让他们把李景隆手下的大军合理安置,遵照本王的命令行事!”
士兵恭敬地拱手:“是,大人!”
士兵转身走出门外,朱权听到他在楼道里大声吩咐其他士兵,要将命令传达给各个将领。
过了片刻,从外面传来一片叮当声,似乎有许多人在穿梭奔走。
朱权知道命令已经开始执行,他转头看向李景隆,笑道:“李将军放心,你的部下会得到妥善的安置。从今以后,你可要努力为本王效力!”
李景隆点点头,他清楚地知道,从现在开始,自己的部队命运已经掌握在朱权手中。他唯有效忠朱权,才能换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他拱手道:“王爷高明,小弟定会竭尽所能,为王爷辛劳效力,以报王爷知遇之恩!”
朱权笑着拍拍李景隆的肩膀,道:“好!本王就靠李将军了。我们共同努力,必能成就一番大业!”
李景隆点头,在朱权的带领下,他的人生似乎将开启崭新的篇章。
他只希望自己的抉择,不会给他带来更大的后患和难以收拾的麻烦。
李景隆决定投靠朱权的消息很快传遍天下,引起了极大震动。
朝廷方面大为惊恐,李景隆手下的城池和兵员对朝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现在李景隆竟背叛朝廷,向朱权投靠,这无异于给朱权增加了一大势力,对朝廷构成重大威胁。
各地方势力也感到惊慌,李景隆的投靠彰显了朱权实力的强大。
许多势力开始担心,生怕朱权咄咄逼人,来吞并自己的势力。他们开始考虑,是跟随朱权,还是联合抵抗,这成了摆在每个地方势力面前的难题。
天下之人开始热议这件事。
有人担忧朱权实力越来越大,很快无人能敌;有人则认为李景隆志大才疏,投靠朱权必定会后悔;也有人看好李景隆在朱权麾下的发展前景。各种臆测和看法纷至沓来。
李景隆也明白,从今以后,自己的命运已经与朱权紧密相连,只有朱权成功,自己才有出头之日。
两人高兴地喝了几盅,商讨了许多计划。天下的时代,似乎将因这一次投靠产生重大变化。
人们拭目以待,看朱权会怎样运用李景隆这个新得势力,在这场漫长的内乱中取得最后的胜利。
朝廷大臣得知李景隆投靠朱权的消息后,个个惊恐万分,他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李景隆手下的重兵和城池,原本属于朝廷的防线,现在却落入朱权之手,朝廷的势力大减,朱权的势力倍增,形势从此危急。
众大臣纷纷向朝廷求见,希望得到圣上的指示,以确定对策。
首位求见的大臣进宫拜谒,哭丧脸地说道:“皇太子殿下,李景隆这忘恩负义的贼人竟然背叛圣上,向朱权投靠!这下子,国家江山岌岌可危啊!”
第二位大臣也哭丧着脸跪下:“陛下,民心因为李景隆的叛变而动摇,人人自危,都在担心朱权会不会吞并自己,这会给国家带来动荡不安的局面!”
第三位大臣则哭着说:“陛下,朱权得到李景隆,等于得到了一支强兵,他的势力会越来越大,很快朝廷将无力抵挡!请求陛下采取果决措施,挽回这个局面!”
朝廷上下都在担忧,朝廷的势力一蹶不振,一时之间竟无人知道如何是好。
朱允炆也为此事伤透心肺,他哀叹道:“李景隆忘恩负义,居然将城池和部队转投敌方,这是叛国大罪!不过现在我们的实力不够,要先安抚人心,稳定局势。各位大臣,我们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还望各位出谋划策!”
众大臣闻言,相顾无言,他们都是清醒人,知道现在朝廷实力处于下风,要想挽回局面,实非一日之功。
他们唯有重新讨论,制定长远周密的应对计划,这才是当务之急。
所以说当朱允炆这样说出话来之后,现场的所有的大臣开始纷纷的讨论了起来。
整个朝堂上人声鼎沸,有些大臣甚至因为在这里交流吵了起来b
而其他一部分人则在那里呆呆的站立着,眉头紧皱,心里面似乎在盘算着什么样的事情,很为难的模样。
还有一部分人伪装者在那里讨论,实际上延伸去关注这上面朱允炆的神态,根本就没有好好的想办法。
朱允炆毕竟还是比较的年轻,之前也没有出现过相应的事物,现在突然间被安排到最前面来,也遇到了这样的事情,心里面不由得有些慌乱。
再加上现在下面的大臣也讨论得非常的热烈,他心里面就越发的烦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