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连几天,燕飒茗都只待在凤仪殿和未央殿,没有行庙见之礼、祭祀祖先、昭告天地前,她先不动后宫。
昭明帝不容易遇上一颗人形安眠丸,三天都宿在皇后宫里,一早醒来就精神饱满的日子,他只在幼时有过。
每日的皇后宿在一处,看昭明帝模样,确实像新婚之喜,久旱逢甘霖。
宫内宫外都传,帝后感情甚笃,此乃江山之幸,黎民之幸。
除了让嫔妃回宫抄写新宫规,燕飒茗没有任何动作。
可惜,树静动而风不止,五月十日,恰逢大朝,还在凤仪殿预备布置寝宫,谢得贵来请皇后主子。
今日大朝,有大臣参上,此事与皇后娘娘有关,故陛下特令他来请皇后娘娘前去宣政殿。
“公公可知何事,本宫从入主中宫,还未曾有过动作。”
“便是与主子前儿个对其他娘娘的训话有关。”
宫里太监宫女,都要称皇后娘娘为主子,谢得贵虽然是御前当差,这几日看着皇上日日宿在皇后主子处,心里有杆秤。
原来是这事,当朝不阻止女子干政,皇后也能去宣政殿参朝,看来是有些人心野了。
“梓潼来了,诸位大人对朕的家事颇为关心,后宫应由皇后负责,便让谢得贵请梓潼过来。”
这皇上还怪有礼貌,礼貌是对她的,对堂上的大人可一点都不尊重。
昭明帝让人搬了一把凤椅,就放在他的龙椅下一阶,看到这一幕,燕飒茗心中便有数了。
这几日跟皇帝待在一起,也聊了一些,他可不是好性子的人。
“堂下何人状告本宫!”
快步走到凤椅前,将衣袖后甩,径直坐下,看着站在面前的大人,便是明知故问。
上朝之前,几位大人约好了,一定要将皇后这股不正之风压下去,现在成了自己一人,这是哑巴吃黄连。
“官家,这位大人是?”
“皇后主子~这位是,御史台!御史大夫~高大人~~~”
谢得贵平时说话挺正常,看不出来是个阉人,今天这话说的,尾调转了又转。
“原来是高大人,怎么,有何指点!”
燕飒茗可不怂,知道人是谁,那就要开战了。
上朝前还都同僚相处,现在一个个都在看热闹,高大人知道自己是被当枪使了,如今之计,只能将皇后辨倒在朝堂之上。
“陛下、皇后娘娘,臣御史大夫有本启奏。值此大婚吉庆,正宜彰皇家之慈、显后宫雍睦。
然皇后娘娘敕令众嫔妃抄录宫规,此举实乃擅弄威权 ,罔顾皇家体面。
娘娘此举,致使后宫人心惶惶,朝野议论纷纷,有违国母之贤德,望陛下明察,责令皇后收回成命,以安后宫、正朝纲。”
是读过书的,燕飒茗对朝堂之中诸位大人了解不多,听这位高大人言辞,大义凛然。
“官家,这位高大人乃大才呀,你从何处寻来!”
“ 乃一七年科举进士。”
“原来还是位进士老爷,本宫见之欣喜,不知陛下能否割让。”
又开始犯小性儿了,这高大人平日一张臭嘴,管天管地,昭明帝并不算喜欢,仿佛随口答下。
“若是梓潼见猎心喜,那朕也只能忍痛割爱了。”
“如此,谢公公,你可知宫中哪位太监最会去势,便给这位高大人来上一刀,让他进了后宫,伴在我身边,日日督促,也好尽到规劝之责。”
燕飒茗不是来解决问题的,而是来解决提出问题的这个人。
那高大人初闻皇后之言,还不懂其中深意,等这位大人若有若无向他下方看去,灵光一闪,双腿一软,瘫坐于朝堂之上。
帝后大婚才第四日,陛下在凤仪殿待了整整三日,怕是,怕是会将娘娘这话当真。
“高大人真真是喜极了,咱家跟高大人以后就是同僚,咱家也是学过主子宫规的,特向主子请愿,想做高大人的领路人。”
只能说谢得贵能坐稳陛下身边第一得意人这把椅子,是有两分本事的,瞧瞧这话说的。
“陛下!陛下!!!娘娘!”
想当初,高大人也是头悬梁锥刺骨,日日苦读,才考取功名,一步步爬到御史大夫,怎么舍得富贵生活。
是个男人都接受不了如此屈辱,这话叫的惨烈,谢得贵明显拧着眉头,不满意这位新同僚的规矩。
“高大人不是说本宫有违国母之贤德,说本宫乱了后宫,影响朝廷,本宫年岁小,做了皇后,身边确实没有人规劝着,就是需要大人这样的。”
从燕飒茗见到这位御史大夫,他的命运早已定下,现在就是杀鸡儆猴。
原本呢,燕飒茗只预备着罚闹事的人抄几遍宫规,但是皇上屁股都是歪的,不如给后边的人立个榜样。
“高爱卿只为江山社稷与后宫安稳,实乃我朝之栋梁,谢得贵,带他下去,下次大朝,让高公公过来伺候。”
古圣贤都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这皇后小小女子,果然难缠,惹了陛下还有活路,惹了皇后娘娘,是真没退路。
有高公公的例子在前,诸位大人不欲干惹后宫之事,只恨自己今日长了一双耳朵。
“前朝事了,那本宫就先走了,还要教宫人规矩!”
“梓潼慢走,朕下朝之后就去凤仪殿寻你,谢得贵,送一下你皇后主子。”
什么辩驳、舌战群儒,教大臣明是非、讲道理,那都太费工夫了,燕飒茗选择走捷径。
看看,立马见效,底下大臣,无一人敢与她对视。
皇后凤驾起,所有大臣恭送,大朝会继续,昭明帝发现,今日这些臣子用的顺手。
皇后殿中只有一位周进喜最得用,还缺一些太监人手,以后哪位大臣惹他不喜,便拿皇后出来一用。
想来皇后的性子,定然是乐意帮忙。
等大朝会散去,谢得贵支使徒弟留下,在大臣面前摇头又叹气,故意看向那些特意与陛下作对的大臣。
高大人做御史大夫,就是御史台第一喷子,周进喜在他那受过气,故此也是狭隘,就在宣政殿不远处的偏房让人阉了他。
嘴中没有放上一块软木,惨叫之声,绕梁三日,可让散朝的大人们听的真切。
这次之后,想必这些大人别说参皇后,就是参燕家都得思量。
身后的惨叫,燕飒茗没有听到,她要赶着回凤仪殿。
孝顺孩子要来请安,为了走流程,还要让诸位皇子皇女留下来用膳,特意选在凤仪殿主殿的偏间,这边够大够亮,方便转移到下一个战场。
跟母后一同用膳,还要夹菜以表孝心,燕飒茗摆的都是自己喜欢的早膳,也不用担心夹的不好吃。
动了两筷,礼节到了,开口让孩子们让他们都坐下,与母后一起尝尝凤仪殿御厨的手艺。
膳后,换了更大的东偏间,一杯清茶漱口,开始挨个关心。
按大小顺序来,问上学怎么样,宫女太监伺候的如何,膳食合不合胃口。
每人两三句,回自己进食香、睡的香、心情好,就打发他们去崇文馆进学。
先去了宣政殿,又跟皇子皇女交流感情,一看天还没大亮,这时候又有后宫妃嫔前来请安。
那些背后动了手脚的后妃,现在也都老实,力求不让皇后主子多看她们一眼,看一眼就是宫规两遍,谁受得住。
这时都还没下朝,前朝的事没传进后宫,但茯苓姑姑贴心的在这时过来请示。
高公公刚受宫刑,说是要休养几日,不能就来娘娘面前伺候,另外谢公公也说要亲自教高公公规矩。
有后妃听的眉头直跳,宫里什么时候多个公公也要请示皇后,又要让谢得贵教规矩,这事透露着古怪。
贤妃对高这个姓氏最敏感,站出来问。
“主子恕罪,臣妾斗胆问一句,姑姑说的这位高公公是?”
“你应当知道他,之前一纸奏折将燕家、沈家一起参了的御史大夫高大人。”
高大人之名,哪怕后宫众人都知道,听皇后意思,这是将一个活生生的男人变成了太监!
轻飘飘的一句话听的心颤颤的,宫斗也不是这样的啊,现皇后与陛下真像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那位高大人今天为何会被皇后主子切这一刀,贤妃、德妃、淑贵嫔等都有猜测。
“那就让高公公养好了再来未央殿伺候,给谢德贵送份赏赐,辛苦他调教。”
几位嫔妃原本还想多留一会,打探皇后底细,这会等燕飒茗说都散了吧,走的一个比一个快。
这小皇后年轻,走的路子野,她们招架不住。
大朝本来就事多,昭明帝只能耐着性子处理,散朝之后,还与几位大臣在延英殿议事,一直等到快中午,才来的凤仪殿。
刚踏进凤仪殿,就被燕飒茗夹枪带棒的说了一句。
“皇上拿臣妾做枪使,可有什么赏赐。”
“那高公公没得眼色,朕早就不耐烦应付,梓潼为朕解决此桩烦恼,自然有赏。
便赏梓潼出宫之权和凤翊卫一支,凤翊卫下设四队,由燕家训练。”
昭明帝有龙骧卫,贴身保护陛下安危,这支凤翊卫便是对应龙骧卫,贴身保护皇后安危。
原本没有凤翊卫,昭明帝看小皇后模样,第一天就得罪御史台,怕自己真护不住她,不仅马上安排,还让皇后母家为她训练。
前三位皇后所做之事不痛不痒的,哪比得上小皇后,不给她一支凤翊卫,怕是小皇后见不到初雪,宫里不缺不要命的宫女太监。
谁说昭明帝残暴了,燕飒茗第一个不爱听这话。
又是予自己出宫,又是给一支凤翊卫,还让燕家负责训练。
大婚三日,就在凤仪殿歇了三日,看这架势,最少要歇上半旬。
自己罚抄嫔妃,还帮着管教柔嫔。
就凭这些,燕飒茗决定背下新宫规是自己编写的黑锅。
这个皇宫都是昭明帝的,没有他允许,谁敢乱动。
从得到封后圣旨,那厚厚的宫规就是两人之间的鸿雁传书,这招叫做钓鱼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