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人类文明,很显然,与I类文明都有很大差距。
更遑论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演进到“能利用恒星系全部能量”的II类文明。
现实如此,任何文明都必然有一个从低到高的发展阶段,阿达民与专家们踌躇的并不在此,而是能源对人类文明的掣肘。
这种掣肘,表面上似乎不成其为一个问题,即便在未来几十年内,盖亚净土将地壳中的化石燃料消耗一空,总也还有(几乎)取之不尽的太阳能、风能、水力能,乃至地热、潮汐等众多能源可用。
但是,这些取之不尽的能源,基本上都有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持续输出功率有限。
就譬如盖亚表面的太阳能,阳光来到盖亚,再被各种太阳能发电系统转化为可利用的能源,这一过程的效率是很有限,目前最高水平也不过40%强。
即便不考虑效率,将这一指标直接定为100%,
也必须考虑到,盖亚本身接收的太阳光,其总能量本身就是有上限的。
研讨会上,有专家提到这一数据,当然所有人都不怎么在乎数据本身,原因很明显,人类绝无可能将盖亚表面铺满光伏模组,即便真的发疯要这样做,盖亚的资源也能支持,长期运行的维护工作量也会大到无法忍受。
再譬如说,其他的二次能源,不论水力、风力还是潮汐,量级皆有限,人类能利用的百分比又很低。
相比之下,能量密度很高的化石燃料,就更弥足珍贵。
梳理人类在现有条件下,可以利用的能源,阿达民和与会专家们几乎一致认为,现阶段还是只有依赖化石燃料,其他能源都只能作为辅助。
不过争论也是有的,否则,意见完全统一,也谈不上召开什么研讨会了。
“现在情况是很明显的,除化石燃料外,人类在现有技术条件下,并没有规模上足够的替代选择。”
“那么,地热能怎么样?”
来自NEP_843研发机构的能源专家,一边举手,一边上传幻灯片,向在座同仁们介绍盖亚净土的地热能研究成果。
与盖亚表面的其他能源相比,地热,在规模上确有一定的优势。
人类对地热的认识,由来已久,在科技尚不发达的远古时代,从火山喷发、到地热温泉的自然现象,就让人们对地热有了一定的认识,进入近现代后,科学技术人员便自然想到利用地热来发电。
除直接提供热能,地热发电,在旧时代也是一大应用方向,地热电站还在旧时代的人类内战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盖亚的地壳之下,究竟蕴含着多少地热能量呢,
表面上,似乎是极大丰富。
研究这一领域的能源专家,对此很有信心,不过,来自NEP_870的白大褂们却提出,盖亚的行星构造,对地热平衡有一定的依赖,大规模利用地热能的后果,目前还无法预测,存在一定程度的风险。
现在这样小打小闹,利用地热供暖、发电倒还无妨,如果将其作为人类的一种主要能源,就会碰到意料之外的问题。
说白了,大规模利用地热能,让盖亚内部的温度明显降低,
可能会让地壳因内压降低而下陷、破裂。
事关盖亚表面的稳定,这一结论,让方然极其重视,但他不用问也清楚,研究机构的白大褂们还无法给出准确的判断,这只是一种风险警示。
况且,浏览NEP_843的报告文书,他也不难发现,大规模利用地热能的费效比并不高。
由于直接面对地壳深处的高热、高压水蒸气与腐蚀性物质,地热发电系统的运行寿命一般都不长,维护、检修工作量甚巨,最终的能源折算效率,甚至还比不上光伏系统的百分之三十多,实际效益不佳。
化石燃料储量有限,可再生能源一时又不堪用,
摆在人类眼前的选择,也便只有核能。
核能,人类利用的历史并不长,自西历1400年算来也就一百年出头,目前几乎唯一的利用形式为核裂变发电。
看起来挺高端,但,一样会受到核燃料储量的制约。
不论铀235,还是次生的钚239,根本上讲都无法被“制造”出来,人类只能从自然界中收集,而盖亚表面的核燃料储量,并不丰富,考虑到大量贫矿、超贫矿都没有实际开采价值,核能利用的前景也不甚明朗。
讨论进行到这里,很自然的,大家都会想到一个似乎代表未来的方向:
可控核聚变。
同样是利用核力,核聚变的放能效率比核裂变高得多,更重要的是,理论上讲其所需燃料——氢核,在盖亚上也一点都不罕见。
即便落实到实践层面,核聚变,利用氘、氚会更容易进行,但这些元素,包括氦3等都相对更难获得,理论上的研究是一回事,要形成规模,甚至作为人类的主要能源,那就是另一回事,很难具备可行性。
当然,即便在1512年的今天,讨论这些也是徒劳,
只因多年来忙于内战,管理员的选择,出奇一致,根本不会投入“可控核聚变”的研究。
“距离实用还有五十年”,不知从何时起,这句话已成为人类社会中的一句调侃,只因从十四世纪初,人类用原子弹宣告核时代开启,可控核聚变就始终是科学界、乃至全社会的一大理想。
在人们想象中,“可控核聚变”这种技术,甚至可以一下子改变世界的面貌。
理由,看起来很充分,毕竟文明的核心驱动力是科学,实践手段却完全依赖人类自身掌握的能量水平,没有能量,一切免谈。
而可控核聚变,不仅能提供难以想象的巨大能量,理论上还很清洁,不会产生如裂变电站那样棘手的核废料,再加上一系列想象,其燃料“只不过”是常见的氢元素,就更令人平添无数遐想。
然而理想很美好,现实,却又是如此残酷。
自西历十四世纪初,一直到今天,人类陆续投入大量资源、人才到可控核聚变的研究上,所得成果却乏善可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