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末年,朝政腐败,社会矛盾激烈,国力日渐衰落。此时位于东汉边境地区的其他民族乘虚而入,不断袭扰边郡,给边郡地区带来沉重的灾害。
在抵御外族入侵的战争中,一些铁血型的着名人物应运而生。例如西北边境的董卓和北方边境的公孙瓒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他们都是在对抗外族入侵的战争中一举成名,也因此造就了一支强有力的军事实体,之后都尽力扩充自身实力,并逐渐成为了割据势力,在汉末纷乱中发挥重要作用。
董卓一度把持东汉政权,直接把汉末社会推向分裂;而本文的主人公公孙瓒则是经过数年的发展,一度成为了中国北方最强大的割据势力。公孙瓒集团对于汉末中国北方的形势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公孙瓒出生于世家大族。但是由于其母身份低下,早年的公孙瓒仅仅在郡中做了个门下书佐,并不得志。《后汉书·公孙瓒传》中说:年轻的公孙瓒“为人美姿貌,大音声,言事辩慧”,并终于得到了太守的赏识,并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他。
这说明尽管职务卑微,公孙瓒却依然能显露出自己的才能。不久,这位太守老丈人又把他送到汉末大儒卢植门下求学,在此其间,公孙瓒和后来蜀汉的缔造者刘备成为了同学。学成归来之后,公孙瓒回到郡中担任了上计吏,后来以孝廉做了郎官。
在这其间,公孙瓒就以忠义闻名于世。《三国志·公孙瓒》载:刘太守坐事征诣廷尉,瓒为御车,身执徒养。及刘徙日南,瓒具米肉,于北芒上祭先人,举觞祝曰:“昔为人子,今为人臣,当诣日南。日南瘴气,或恐不还,与先人辞于此。”
再拜慷慨而起,时见者莫不欷。刘道得赦还。
从这个时期的经历和上面提到的这个故事分析,公孙瓒虽然偶遇不顺,但是他走的还是大多数汉末世家大族子弟的路数:通经入仕。
而且,尽管刚开始的时候身份低下,但他还是能够凭借自己世家大族的身份、两任太守的赏识,在仕途中稳步前进。而他身处的特殊环境——幽州,也给了他成长、壮大的广阔空间。不久,在他担任辽东属国长史的时候,他在军事方面的才能便很快展现出来。
汉末的幽州,边患不绝,乌桓、鲜卑等民族不断入侵。《后汉书·鲜卑传》载:灵帝建宁元年(公元168年)至灵帝熹平五年(公元176年),鲜卑就曾经四寇幽州,单单在熹平六年(公元177年)的数月间,鲜卑对中国北方边疆的入侵竟达到三十余次。
同年汉军大规模的进攻又以惨败告终。不仅如此,原本移居至幽州、并州的乌桓也蠢蠢欲动。幽州局势混乱不堪,幽州百姓苦不堪言。在这场民族战争之中,公孙瓒声名鹊起,《后汉书·公孙瓒传》中说:“瓒职统戎马,连接边寇。
每闻有警,瓒辄厉色愤怒,如赴仇敌,望尘奔逐,或继之以夜战。虏识瓒声,惮其勇,莫敢抗犯。”他也逐渐成为抵御外族入侵的民族英雄。
公孙瓒担任辽东属国长史之时,正是鲜卑入侵的高峰期,公孙瓒一战成名,确定了自己在对抗外族入侵战争的地位。《三国志·公孙瓒》中说:(公孙瓒)尝从数十骑出行塞,见鲜卑数百骑,瓒乃退入空亭中,约其从骑曰:“今不冲之,则死尽矣。”瓒乃自持矛,两头施刃,驰出刺胡,杀伤数十人,亦亡其从骑半,遂得免。鲜卑惩艾,后不敢复入塞。
由于战功卓着,公孙瓒升任涿县县令。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伴随着中原规模浩大的黄巾起义,凉州地区也爆发了大规模民变。
无奈之下,东汉政权只能从幽州乌桓征调三千骑兵赴凉州进行镇压。公孙瓒作为该军的统帅,被授予都督行事的符节。到达蓟中时,渔阳张举、张纯伙同辽西乌桓首领丘力居等叛乱,袭扰蓟中,并攻打右北平、辽西郡属国等地。公孙瓒率兵追讨。
灵帝中平四年(公元187年),张举自称天子,“移书州郡,云举当代汉,告天子避位,敕公卿奉迎。纯又使乌桓峭王等步骑五万,入青、冀二州,攻破清河、平原,杀害吏民。”公孙瓒率军随后于灵帝中平五年(公元188年)与张举、张纯等爆发激战。
在这场战斗中,公孙瓒身先士卒,英勇作战。战况非常激烈。《后汉书·公孙瓒传》中说:瓒追击战于属国石门,虏遂大败,弃妻子逾塞走,悉得其所略男女。瓒深入无继,反为丘力居等所围于辽西管子城,二百余日,粮尽食马,马尽煮弩,力战不敌,乃与士卒辞诀,各分散还。时多雨雪,队坑死者十五六,虏亦饥困,远走柳城。
《太平御览》中也提到:“公孙瓒与破虏校尉邹靖俱追胡,靖为所围。瓒回师奔救,胡即破散,解靖之围。乘胜穷追,日入之后,把炬逐北。”
经过这场战争之后,属国乌桓首领贪至王率众投降。公孙瓒又升任为中郎将,封为都亭侯,之后又被升任为奋武将军,封蓟侯。随着朝廷委派的幽州牧刘虞的怀柔政策及公孙瓒严厉的军事打击,直到次年,这场长达五年的叛乱才终告平息。
在对抗异族入侵的战争中,公孙瓒战功卓着,不但扬名边陲,成为汉末御边的名将。而且其军事实力得到了极大的增强。随着汉末纷乱局面的日益加剧,公孙瓒的目光也逐渐转向了中原地区,并依靠自己的军事实力成为早期诸侯争霸之中的佼佼者。
经过数年边陲作战,公孙瓒的军事才能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其本人也成为了一代名将。而幽州地区本来也盛产武勇之士,《隋书·地理志》中就提到:“自古言勇侠者,皆推幽、并。”《三国志·薛综传》则说:“其方土寒,谷稼不殖,民习鞍马。”
因此,在汉末战火不断的幽州,善骑射、晓军事,自然成为当地的生存之道。而幽州地区盛产良马,几十年后的东吴政权不惜代价都要与幽州的公孙康集团进行交往,其中有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为了获得幽州的良马。这一切都为公孙瓒扩充其军事力量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