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后的寒风裹着细雪,刮过青岩镇北部的引黄灌区。陈凡裹着省水利厅统一配发的防寒服,踩着冻硬的田埂往干渠闸口走,手电筒的光束扫过闸门底部的裂缝,冰棱在裂缝边缘结成犬牙交错的形状。他蹲下身,指尖抹开闸墩上的积雪,露出混凝土表面蜂窝状的孔洞——这分明是浇筑时振捣不实的劣质工艺。
“陈镇长,三支渠的冬灌水又断了!”北滩村支书老韩的棉帽结满白霜,手里的铁锹重重杵在冻土上,“下游五个村的小麦封冻水还没浇完,上游几个村就把闸门焊死了!”
陈凡的登山杖敲了敲闸室侧墙,杖尖在空鼓处捅出个拳头大的窟窿,露出里面锈成麻花的钢筋。他掏出手机调出灌区电子地图,省水利厅的智能管理系统显示闸门开度30%,可现场的铁闸分明紧闭着。手指划过屏幕上的实时监控画面,发现摄像头角度被人为调整到只拍闸门上半部分。
“去年改造的智能闸门系统呢?”陈凡翻开闸管所的运维记录本,泛黄的纸页上“每日巡查”栏填满整齐的√号,可闸门电机罩上的灰尘足有半指厚。
分管水利的副镇长吴国栋缩了缩脖子:“极端天气导致系统故障,这种技术问题得等厂家来修……”
“故障会让闸门控制箱里长出蜘蛛网?”陈凡撬开锈死的检修口,手电光照见被剪断的数据线,“吴镇长表弟开的维修公司,上个月是不是刚中标灌区设备维护?”
镇抗旱指挥部里,吴国栋将“全省节水灌溉示范镇”奖牌摔在沙盘上:“智能闸门是省厅重点项目,现在质疑工程质量要影响全县考评!”
陈凡将混凝土芯样摆上会议桌:“省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中心的报告显示,闸墩混凝土强度不足c20,抗冻等级连F50都达不到!”他点开手机里的施工监控截图,“浇筑记录显示连续作业八小时,可水泥罐车GpS轨迹显示当天只来过三趟!”
镇长敲了敲保温杯:“历史问题要讲究工作方法……”
“方法就是让老百姓的麦苗旱死?”陈凡调出北滩村的卫星遥感图,冻裂的田块在热成像图上泛着刺眼的红,“省气象台预报下周有强寒潮,再不浇封冻水,减产要过半!”
吴国栋突然踹翻椅子:“有本事你自己修闸门!”
“那就启动应急抢修。”陈凡亮出省水利厅跟班学习时协调的函件,“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带装配式闸门支援,但请审计局立即封存近三年水利账目!”
零下十五度的深夜,陈凡带着抢修队在闸室安装液压启闭机。探照灯的光柱刺破雪幕,他突然抓起对讲机:“通知热电厂送二十车粉煤灰过来!掺进速凝砂浆修补闸墩!”
技术员急得跺脚:“粉煤灰掺量超过40%会影响黏结强度!”
“加入3%的纳米级硅粉,抗压强度提升1.8倍!”陈凡在闸门钢板上画出配比图,“《水工建筑物冬季施工技术规范》第5.3.2条注明,特殊工况可调整胶凝材料比例——让搅拌站启动电热毯保温养护!”
吴国栋的外甥开着铲车堵住闸室:“新闸门要占我家鱼塘引水口,损失必须现金赔偿!”
陈凡掏出手机:“省河长办刚更新的河道管理红线图显示,你的鱼塘侵占灌溉渠道——是要谈补偿,还是谈非法占用水利设施?”
上百村民举着“还我活命水”的横幅围住指挥部时,陈凡正带人调试北斗水位监测仪。他当众演示远程控制系统,平板电脑上闸门开度从0%缓缓升到50%,干渠水位线在电子标尺上稳步上涨:“看!这套系统能自动平衡上下游用水需求!”
几个老汉抡起铁锹要砸控制箱:“铁疙瘩能比人靠谱?”
陈凡调出宁夏灌区的管理纪录片:“青铜峡用这套系统节水30%,亩产反而增加五十斤!”
手机视频里,中国水科院的专家正在讲解:“智能配水平衡算法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五日后全省冬春农田水利会上,陈凡播放72小时抢修纪录片。当热成像仪显示麦田墒情达标时,他突然调出数据对比表:“应急工程造价比原方案节省25%,灌溉效率提升40%!”
省水利厅领导刚要开口,陈凡已接通郑州的视频连线:“黄委会的验收报告传过来了,新闸门过流能力达到设计值120%!”
北滩村的麦田里,农技员扒开冻土测量分蘖数,电子屏显示“平均单株分蘖4.2个”,老韩摸着返青的麦苗哽咽:“这水浇得比油还金贵……”
总结会散场时,省水利厅农水处处长在闸房约谈陈凡。柴油发电机的轰鸣声中,处长指着北斗监测终端:“你在省厅跟班时整理的水权交易模型,部里要列入灌区改革试点。”
陈凡的防寒手套上沾着速凝砂浆:“要不是跟黄科院专家学应急抢修技术,连闸墩都撑不过这场寒潮……”
“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正是培养重点。”处长递过省厅文件,“青岩镇列为全省智慧灌区示范点,厅里配套三百万升级所有支渠——干好了准备竞争全省水利系统先进个人。”
暮色中的干渠泛起冰凌相撞的脆响,陈凡望着平稳上涨的水位线,北斗终端的信号灯在冻雾中规律闪烁。他想起在省厅档案室查到的1963年治黄图纸,泛蓝的硫酸纸上“水利是农业命脉”的标语已褪成浅灰色。
手机突然震动,省台《新闻联播》正在播报:“青岩镇智能灌溉模式写入全国冬春农田水利建设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