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往何时还,千载不复生。
——潘岳
元康元年八月洛阳的这场剧变,实际上比四个月前杨骏一门的轰然倒下还要骇人听闻。就在一夜之间,原本掌管朝政的太宰汝南王司马亮和太保卫瓘一家尽数被杀。楚王司马玮麾下长史公孙宏带禁军攻打司马亮府邸,将他父子乱刃杀死,而在同一时刻,清河王司马遐和他的副手荣晦假借颁旨进入卫瓘家大门,在一千府兵尽皆放下武器之后,忽然拿出一份早已拟定好的卫家老小名单,将卫瓘阖府按图索骥,尽数绑缚斩首。卫家子孙中,只有卫瓘的两个孙子卫璪卫玠因在外就医,幸免于难。
第二天一早,群臣纷纷得知楚王纠结三十六军,杀害司马亮和卫瓘满门的消息。由于楚王号称是奉旨行动,一些元老大臣就忍不住冲进宫中,当面质问天子司马衷为什么要颁下这样的旨意。
面对大臣的汹汹激愤,坐在帘后的皇后贾南风适时地保持了沉默,只有被推到台前的司马衷惊慌失措地回应:“眹没有颁布这样的旨意,眹怎么可能杀害汝南王和卫太保?”
看着天子憨厚的脸上滚下的汗珠,太子少傅张华终于给司马衷找了一个台阶:“既然没有圣旨,那楚王就是矫诏杀人,就是谋反!”
“对对对,矫诏加上杀戮大臣,罪不容诛,罪不容诛!”群臣纷纷附和。隔着黑色的纱帘,他们都看不到天子身后的皇后贾南风脸上露出了得意的微笑——鹬蚌相争,终于到了自己坐收渔利的时候了。
“楚王矫诏杀死两名辅政重臣,明显生出了不臣之心,那天子该怎么办呢?”换上一副诚惶诚恐的强调,贾南风难得地显露出她作为女性的柔弱。
“请天子和皇后放心。即使楚王真有谋反之心,他召集的洛阳三十六军却始终是忠于天子的。”司马亮与卫瓘死后,朝堂里最有声望最有能力的大臣无疑便是张华。这位因为拥戴齐献王司马攸而被武帝司马炎冷落了多年的能臣,终于在这一天走上了领袖群侪的位置。
“三十六军被楚王蒙蔽,此刻就驻扎在洛阳城中,一旦杀进宫来,根本无法抵挡。”贾南风故作惊慌地问,“想要诛杀楚王,谈何容易?”
“皇后所言不错,三十六将士是被楚王蒙蔽,以为是奉旨除贼,才听从楚王号令。一旦他们明白楚王矫诏行事,必定不会再跟随乱臣贼子。”张华说到这里,胸有成竹地道,“如今可命使节持驺虞幡出宫,宣布诸军放下武器各归本营,危机就可以解决了。”
“那就按照张少傅的意思试试吧。”贾南风点了点头,随即命令殿中将军王宫手持驺虞幡,出宫大喊“楚王矫诏”,又令自己的表兄车骑司马贾模率领二百虎贲卫士,前往捉拿楚王司马玮。
所谓“驺虞幡”,乃是画有驺虞图案的旗帜。驺虞是传说中的仁兽,虎躯猊首,白毛黑纹,不仅不杀害任何生命,只以自然死亡的动物为食,甚至连青草都不忍心践踏。晋朝立国建制,以驺虞幡为天子解兵息战的令旗,驺虞幡到处,刀枪置地,将士解甲。
果然不出张华所料,驺虞幡到处,忠心于天子的禁军纷纷放下武器,各自归营。一时之间,楚王司马玮身边除了长史公孙宏,再无旁人,就连怂恿他起兵的舍人岐盛,也自己逃命去了。
“我没有矫诏,我这里有天子昨夜亲自颁发的圣旨!”见身边人马纷纷散去,楚王司马玮不甘地挥舞着手中青纸密旨,大声叫喊。
“殿下,此刻宜先自保,再徐徐向朝廷伸冤!”公孙宏深怕司马玮不明不白地死在乱军之中,连忙一把将他挥舞的手臂压下,“这道密旨是证明殿下无罪的证据,一定要好好保存。”
“朝廷前来抓捕我的人已在路上,却叫我躲到哪里去自保?”司马玮料不到昨夜还殷殷托付自己的天子和皇后会骤然翻脸,心乱如麻。
“如今有一个地方,可保殿下安然无恙。”公孙宏急中生智,“请殿下速速前往秦王府暂避。秦王是天子同胞兄弟,任谁也不敢造次!”
“好,到了三哥府中,我再细细分辩冤情!”楚王司马玮点了点头,当即和公孙宏分别跨上一匹快马,不管不顾地朝着秦王司马柬的府上奔去。
司马柬原本早就要出镇关中就藩,只是因为司马亮和卫瓘强力邀请他一起辅政,才一直未能成行。然而自杨骏死后,这位天子的胞弟就深居简出,几乎不问世事,当年因为武帝的宠爱而宾客云集的门庭也骤然冷清下来。
虽然不论是外祖父杨骏满门被灭,还是司马亮卫瓘死于非命,司马柬都紧闭大门不闻不问,但楚王司马玮毕竟是他的弟弟,危急之时含冤来奔,司马柬犹豫了一下还是将司马玮和公孙宏放入府中。听曾经不可一世的楚王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哭诉了一番冤情,秦王司马柬接过楚王递过来的密诏,看到上面写的是:
“太宰、太保欲为伊、霍之事,王宜宣诏,令淮南、长沙、成都王屯宫诸门,废二公。”
“宫中说汝南王和卫太保要学霍光废天子?”秦王司马柬看完诏书诧异地问,“他们废了天子能立谁?”
“自然是东宫太子了。”楚王司马玮擦了擦眼泪,哽咽道,“小弟也知道卫瓘一向对天子不满,而太子又非皇后亲生,所以接到密诏就信以为真,连夜调集三十六军围攻二人府邸。谁知道……谁知道一夜过去,宫中竟然说我矫诏,要治我的死罪。三哥,三哥你一定要救救我啊!”
“此事果然有蹊跷。”秦王司马柬看着那张如假包换的密诏,对弟弟司马玮生出了几分同情,“这样吧,你先在我府中住下,我为你联系一些大臣说情。”
“多谢三哥,多谢三哥!”司马玮此刻早没了早先宗室新一代领袖的风范,和公孙宏两人忙不迭的下拜道谢,才随同秦王府的侍从到后院安顿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