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洛阳城墙上,局势愈发胶着。农民军虽被学生军的转轮手枪暂时打乱阵脚,但他们仗着人多势众,很快又发起了新一轮更为猛烈的冲锋。

海南学生军们深知局势危急,他们每个人腰下密密麻麻挂着的 10 只转轮手枪,成了此刻最为犀利的武器。每支转轮手枪配有 6 发子弹,这意味着在近距离内,他们拥有着强大的火力输出。

一名农民军悍不畏死,挥舞着手中的大刀,如疯虎般朝着一名学生军扑去。那学生军面色冷峻,待对方靠近,迅速拔出手枪,“啪啪啪”三声连响,三颗子弹精准地射进农民军的胸膛。那农民军身体猛地一震,手中大刀“哐当”落地,直挺挺地向后倒去。

可还未等学生军喘口气,又有几名农民军从不同方向冲了过来。学生军不慌不忙,转动手枪转轮,继续射击。转眼间,6 发子弹全部射出,又有几名农民军倒下。他迅速将打完子弹的手枪插回腰间,毫不犹豫地拔出另一把手枪,继续投入战斗。

在这激烈的战斗中,学生军们有条不紊地更换着手枪,持续不断地向农民军倾泻着子弹。他们就像一道道坚固的防线,让农民军每前进一步,都要付出惨重的代价。按照这样的火力,每一名学生军在防线被攻破前,至少要让 60 个农民军付出生命。

然而,农民军的攻势实在太过凶猛,越来越多的人涌上城墙。垛口处已经是尸山血海了。终于,有农民军突破了学生军的手枪防线,冲到了近前。

“杀!”学生军们大喝一声,迅速将手枪插回腰间,端起火铳,用铳上的刺刀迎向敌人。一名学生军与一名农民军短兵相接,农民军挥舞着长刀,狠狠砍向学生军。学生军侧身一闪,巧妙地避开这致命一击,同时手中火铳向前一刺,锋利的刺刀直接刺穿了农民军的咽喉。鲜血喷涌而出,溅射到学生军的脸上,但他没有丝毫畏惧,拔出刺刀,又冲向了下一个敌人。

洛阳城墙上,海南学生军的凶悍表现,让闯军彻底见识到了这群“娃娃兵”的厉害。别看他们面庞稚嫩,可打起仗来,那股狠劲却让久经沙场的闯军都心生畏惧。

又是一阵连绵不绝的弹雨呼啸而过,一颗颗子弹精准地射向闯军。在这密集的火力之下,闯军阵脚大乱,就像被撵得惊慌失措的鸭子,再也顾不得什么进攻,纷纷朝着城下狼狈逃窜。

学生军们岂会放过这大好时机,他们迅速从腰间解下手榴弹。这些手榴弹是李长风特意为他们配备的秘密武器,威力巨大。学生军们熟练地拉开引线,用力朝着城下的闯军扔去。

“轰!轰!轰!”一连串震耳欲聋的爆炸声响起,仿佛要将整个洛阳城都撼动。手榴弹在闯军中间炸开,顿时火光冲天,硝烟弥漫。血腥与风雨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惨烈的画面。

被炸飞的泥土、石块四处飞溅,闯军士兵们被炸得血肉横飞,缺胳膊少腿。惨叫声、呼喊声此起彼伏,那些侥幸未被炸到的闯军,也被这突如其来的爆炸吓得魂飞魄散,更加拼命地往回跑。

戚神风看着城下混乱的闯军,心中大喜,振臂高呼:“兄弟们,杀贼立功,就在此时!给我狠狠地打!”学生军们士气大振,呐喊声震天,继续朝着城下射击、扔手榴弹。

趁着闯军慌乱之际,杨嗣昌也令城内的明军吹响了反攻的号角。大批明军如猛虎下山般,从城门杀出,与城墙上的学生军形成了夹击之势。闯军腹背受敌,顿时乱了章法,完全丧失了抵抗的勇气。

在这场激烈的战斗中,有个学生军叫林三虎,他年纪虽小,却格外勇猛。在扔完手榴弹后,他又迅速拿起火铳,朝着城下的闯军射击。每一次扣动扳机,都有一名闯军倒下。他眼中没有丝毫畏惧,只有坚定的杀意。

洛阳城下,硝烟逐渐散去,大战的惨烈痕迹却随处可见。横七竖八的尸体铺满了大地,鲜血将土地染得殷红,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血腥气。然而,在这片修罗场般的战场上,却出现了一个令人惊叹的奇迹:500 名海南学生军竟无一人损伤,而他们毙敌数量竟高达 4000 余人。

当这个消息在洛阳城的明军之中传开,所有人都被震撼得说不出话来。那些曾经对学生军满脸不屑,将他们视为纨绔子弟组成的仪仗队的明军将士们,此刻看向学生军的眼神中,充满了畏惧与敬畏。

吃饭的时候,这种异样的氛围愈发明显。学生军所在的营帐周围,仿佛被一道无形的屏障隔开。其他明军将士们远远地看着,没有一个人敢靠近。他们交头接耳,眼神中带着复杂的情绪,有钦佩,有忌惮,更有一丝难以言说的恐惧。

“你瞧瞧,这群娃娃兵可真是邪乎,一个没伤,还杀了这么多贼寇,这……这简直不可思议。”一个老兵低声说道,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惊恐。

“哼,我看呐,他们说不定是什么妖邪转世,不然咋能如此厉害。咱还是离他们远点,免得惹上麻烦。”另一个士兵附和道,说完还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学生军们似乎也察觉到了周围明军的异样目光,但他们并没有过多在意。他们聚在一起,谈论着刚刚结束的战斗,总结着经验教训。他们的脸上没有丝毫的骄傲与自满,仿佛这只是一场普通的训练。

“这次战斗,咱们配合得还算不错,但在火铳射击的连贯性上,还有些不足。下次遇到类似情况,得加快装填速度。”戚神风严肃地说道。

“是,长官!”学生军们齐声应道,声音坚定有力。

洛阳城大捷之后,杨嗣昌听闻了海南学生军的惊人战绩,心中震撼不已。为了安抚军心,同时也想进一步了解这支奇特的队伍,他特意带来了美酒,亲自前往学生军营地劳军。

杨嗣昌踏入营地,只见学生军们虽刚刚经历大战,却依旧军容严整,训练有素。他心中暗自惊叹,脸上却带着和蔼的笑容,命人将美酒分发下去。“各位将士,此次洛阳能解危局,全赖你们奋勇杀敌。这美酒,是犒劳你们的战功!”杨嗣昌高声说道。

学生军们整齐地接过美酒,齐声谢过。戚神风上前一步,恭敬道:“杨大人过奖了,我等不过是尽了应尽之责,保家卫国,本就义不容辞。”

杨嗣昌看着戚神风,又扫视了一圈精神抖擞的学生军,心中的疑惑愈发强烈。他笑着问道:“戚将军,我实在好奇,李长风李大人麾下,像你们这样能征善战的部队,在海南究竟还有多少啊?”

戚神风心中一动,他明白杨嗣昌这看似随意的一问,背后实则有着深意。他微微一笑,不卑不亢地回答道:“杨大人,李大人在海南整军经武,麾下强军自然不少。但具体数量,末将也不便多言,一切都是为了大明江山的稳固。”

杨嗣昌听出了戚神风话里的婉拒,心中虽有些不悦,但也不好再追问下去。他哈哈一笑,掩饰过去,“是我唐突了,李大人忠心为国,练兵有方,实乃我大明之幸啊!”

然而,杨嗣昌表面上谈笑风生,心里却开始暗暗盘算起来。李长风若真有众多如此精锐的部队,其势力不容小觑。他不禁担心,李长风是否会因此居功自傲,甚至对朝廷构成潜在威胁。

CC读书推荐阅读: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乱世第一枭雄医妃惊世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香炉通古今:我养成了大乾女帝!回到明末做枭雄主宰江山在异界开医院没有那么难吧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美漫丧钟超神特种兵王大纨绔中兴之主水浒:从霸占林娘子开始当老大红楼之挽天倾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交锋越战的血龙腾中华带着基地回大唐小生真不是书呆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我有一城,住着历代帝王红楼大官人开天鸿蒙诀亮剑:开局战俘营,我带和尚打鬼子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期待在异世界大唐混子点化野猪王,我在古代做最大地主谍海孤雁蝉动捡只英灵做妹妹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明骑穿越:重塑大唐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佛缘盛世耀明章兴唐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七界剑皇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隋唐:开局杀隋文帝祭天东铎王朝女尊之倾城王女乱天下三国之太史子义萌后不乖,帝要掀桌
CC读书最新小说:乱世饥荒:开局发媳妇,打猎喂饱姐妹花开局退婚后女帝要我做夫君让你当赘婿,谁让你统治朝堂了?隋烽一品狂士从部落打架到王朝争霸的千年逆袭十国风华老爹入赘王府,郡主姐姐宠我如命穿越北荒,我靠打猎养活娇妻美妾堪破三千世相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魂穿历代老祖宗,我打造了传奇世家!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乱世郎中,开局领对千金小姐当媳妇钢盔与热血:德械师抗日风云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千古一帝,从九个老婆开始人在古代,开局送我七个老婆眼睛一闭一睁,继承七个杀手女仆和亲皇子:女帝逼我去北荒,屯粮练兵我称皇特战队长穿越抗战之风云再起凤凰交错,逆命妖妃寒门布衣,我从打猎到黄袍加身大秦:开局暴揍胡亥,攮死赵高互穿才知道有人图谋我武松的嫂嫂汉水东流我,最牛毒士,群臣骂我太无耻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庶民崛起俄罗斯风云录大唐:请陛下称太子!三国马通之是兄弟就来砍我国舅凶猛镇北小卒:开局满级霸王枪边荒枭龙皇朝才百万兵,六皇子他私兵千万水浒:灌口李二郎传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无双世子:开局大嫂提剑杀上青楼!完颜阿骨打传神话三国:刘备谋主,火烧洛阳乱世饥荒:我打猎娇养妻女弃子无双:我助女帝一统天下我去明末救义士开局捡媳妇:从布衣杀到九五之尊投诚大清失败,转身工业化纨绔世子觉醒大秦,我在天宗修仙的日子大唐储君请摄政王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