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亚楠回去后,十分听话地找来一根绳子,将那块玉穿起来挂在了脖子上。夏天常洗澡,把玉放在身上很容易忘记,还是戴在脖子上更稳妥,不容易弄丢。况且这玉一看就价值不菲,万一放在家里被偷了,日后王爷问她要,那可就麻烦了。
如今自己确实需要一个护身符,这段时间不是被这人掳走,就是被那人殴打,身上有个护身符,也能踏实些,安全感倍增。她乖乖地将玉戴在身上,想着以后遇到危险,能立刻从脖子上扯下来,这玉就如同一张“王牌”,关键时刻能派上用场。
赵亚楠心里正美滋滋的,可有些人却难受得紧。苏菲菲就被她爹狠狠训斥了一顿,还被关在家里好几天。若不是她那晚执意怂恿父亲去大牢抓孟书康的“现行”,事情也不至于闹得如此难堪。如今,孟书康对他爹的态度,和从前的热情相比,现在不过是在应付他,每次见面打招呼都是敷衍了事。身为长辈却被晚辈这般冷落,苏丞相心里很不是滋味。
冷静下来后,苏丞相也意识到,女子确实不该把自己的夫婿管得太紧。现在还没成婚,孟书康就已经心生反感,要是婚后她还这样,真不敢想象孟书康会作何反应。成了亲她就是别人家的媳妇,到时候就算父亲再厉害,也鞭长莫及。
被父亲关在家里的这段日子,苏菲菲心情糟糕透顶。原本她想着找王妃从中斡旋,无形之中解决此事,皆大欢喜。可谁能想到,王妃竟然出了事,还牵扯出这么多麻烦。她满心愤懑,想不明白这么简单的事情怎么会生出这么多变故。
尤其是今天丫鬟来报,说王爷和侧妃的婚约延期了一年。苏菲菲心里直发慌,万一一年后婚约取消,孟书康把那唤男姑娘纳进府做小妾可怎么办?她绝不能容忍自己的夫君娶别的女人进门,特别是唤男姑娘,她打从心底里讨厌。这几天,那些公子哥都在夸赞唤男姑娘会吟诗,才华出众,她一听到这些话就厌烦得不行。
说起被夫人管得太紧而带来的一系列后果,苏丞相自己可谓感触颇深。苏丞相早年不过是一介穷苦书生,凭借自身才华被岳父赏识,得以娶到了现在的夫人。怎奈他夫人嫉妒心极强,婚后,尽管苏丞相纳了小妾,可小妾所生的孩子竟没有一个能够存活下来。苏丞相心里清楚得很,这背后是怎么回事,但他却不便发作,只能拼命奋进,努力壮大自己的势力,如此才在家中渐渐有了话语权。
然而,等他真正强大起来时,已然年事已高。如今膝下,只有夫人为他生下的一个儿子和女儿苏菲菲。正因如此,他对这一双儿女格外珍视。可现在看着苏菲菲似乎要重蹈她母亲的覆辙,苏丞相心里隐隐觉得不安。
赵亚楠退出房门后,王爷看向影子,开口问道:“春华的身后事处理好了吗?”影子点了点头:“处理妥当了,是我和阿文亲自去操办的,给他寻了块不错的位置。说起来,他也真是个可怜人。那春华有时候连着好几天都吃不上一顿饱饭,春红都是偷偷地把茶楼里剩下的吃食带过去给他哥哥。这人为了替他爹洗刷冤屈,确实吃了不少苦头。”
听到这儿,王爷轻轻抿了口茶:“那个人,你还得多派几个人盯着。本王一直以为是苏家栽赃了春华的父亲,直到看到春华收集的那些证据,才发现我们搞错了方向。那人平日里看起来低调,为人也谦和,实在不像是那种阴险狡诈之辈。真不知道到底是春华查错了方向,还是本王一开始就判断失误了。”
提起春华,影子心里其实满是佩服。他这么多年四处拜师学艺,一心只为给父亲报仇,如此能吃苦、有责任又有毅力的人,要是能为王爷效力该多好啊。
不得不说,春华的武功确实相当不错。阿武也是个高手,只是曾经在从军打仗时,左手受了重伤,当时因为救治不及时,即便后来伤口愈合了,左手也使不上太大的力气,只能做些简单轻松的活儿,再也没法拿刀拿枪了。也正因为如此,王爷才安排阿武来保护赵亚楠。虽说阿武左手不便,但仅靠右手,在众人之中也算是高手了。可春华竟然好几次成功摆脱了阿武的追捕,这次更是他们三人联手才将春华制服,足见春华的武艺着实不一般。
只是可惜啊,春华就这样白白送了性命。他报仇心切,错就错在不该对王妃下手。
王爷轻抿了一口茶,随后缓缓开口道:“苏丞相那边,派人去盯着点吧。他们不会就这么轻易罢休。毕竟我这婚期往后延了一年,期间保不准会生出许多变故来。苏丞相可是出了名的宠爱他女儿。眼瞅着孟书康和他女儿的婚期日益临近,想来他是不会容许有任何意外状况出现的。这边得多留个心眼,让阿武在看守小院的时候也多加留意,别再闹出什么乱子。茶楼这边有什么风吹草动,马上来向我禀报。”
春日午后,阳光暖煦,洒在苏家那雕梁画栋的庭院里。苏菲菲正于亭中闲坐,手中轻摇着一把绘有桃花的团扇,眉眼间尽是惬意。就在这时,一阵急促的脚步声打破了这份宁静,原来是宫里派来传信的小太监匆匆赶来。
小太监走到亭前,恭敬地行了个大礼,声音清脆地说道:“苏小姐,太后听闻您舞姿卓绝,特命我来传信。太后打算举办一场小型茶水会,想请您作为特邀嘉宾出席,还盼您能在会上献舞一曲,好让各位夫人小姐们大饱眼福 ,也让小姐有个一展风采的好机会。”
苏菲菲听闻,原本就明媚的眼眸瞬间亮如星辰,嘴角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一抹难以抑制的欣喜笑容。她忙站起身来,微微欠身,柔声说道:“能得太后赏识,实乃我莫大的荣幸,烦请公公回宫替我谢过太后。”说罢,脑海中便不由自主地浮现出在茶会上翩翩起舞的场景,心中满是期待。
…………………………………………………………………
请安的时辰,皇后如往常一般,仪态万方地前往太后宫中。踏入宫殿,她敏锐地察觉到,今日的太后周身散发着与往日不同的祥和气息。
皇后盈盈下拜,行了请安之礼。起身后,她脸上挂着恰到好处的温婉笑容,目光在太后的神色间悄然打量。只见太后慈爱地看着她,缓缓开口:“这阵子啊,宫里实在是冷清得很。我琢磨着,办一场茶话会,把宰相府里那些夫人、未出阁的千金们都请进宫来热闹热闹。”
太后端起茶盏,轻轻抿了一口,接着说道:“你家太子,也十多岁了吧,是时候为他挑选一位太子妃了。还有那王爷,王妃走后,他身边一直空落落的,也得赶紧寻个合适的女子填房。这事儿就交给你去操办,安排些精彩的节目,把大家都聚到这清宁园里来。听闻那苏家千金舞姿曼妙,极擅舞蹈。我已派人前去,特邀她为咱们这茶话会献舞一支。你那几个表妹,也说准备了些节目,想着届时在茶话会上为宴会助兴。你再去安排些热闹有趣的节目,多寻觅些京城有名的乐师,准备些精致的茶点。既要让大家吃得开心,也要看得尽兴,莫要失了咱们皇家的体面。”
皇后听了,心里“咯噔”一下:太后如此安排,想必心中早已有了太子妃的人选。可自己身为太子的生母,在儿子选妃一事上竟做不了主。然而,太后言辞间又如此亲昵,表面上把操办之权交给了自己。
尽管心中波澜起伏,皇后依旧神色温婉,微微欠身,恭顺地说道:“谨遵母后旨意,儿臣这就去安排。”说罢,她又行了一礼,才徐徐退下。迈出殿门的那一刻,皇后轻轻叹了口气,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