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张了张嘴,似乎还想要继续申辩几句,但身旁的朱高炽眼疾手快,赶忙伸手拉住他的衣袖,并向他投去一个制止的眼神,示意他不要再多言。
见此情景,站在一旁的朱高燧眼珠子滴溜溜一转,突然开口提议道:“娘,依我看呐,倒不如就让二哥留在外围暗中接应咱们吧。这样一来,如果真发生了什么意外情况,二哥也可以迅速赶来援助,岂不是两全其美之策?”徐妙云闻言,转头看向朱棣,两人交换了一下眼色,都觉得这个主意颇为可行。
朱高煦听闻大喜,连忙保证一定不会莽撞行事。朱棣严肃地叮嘱他切不可冲动误事。就这样,几人的行程安排暂且定下,室内紧张的气氛也随之缓和不少,一家人又开始商量起此行细节及其他事宜。
第二天清晨,当夜色尚未完全褪去,天边的东方才刚刚泛起一丝微弱的鱼肚白时,整个世界似乎还沉浸在一片宁静之中。
徐妙云身着一袭素雅的衣裙,神情庄重而又略带忧虑地登上了那辆装饰简单却不失华贵的马车;朱高炽则紧随其后,动作略显迟缓地上了车。随着车夫手中马鞭一挥,清脆的鞭声打破了黎明前的寂静,车轮开始缓缓转动起来。
而朱高煦则是身着一身的铠甲骑着马跟在马车外面,开心的骑着马。
与此同时,在另一辆马车内,徐妙云目光温柔地凝视着自己的大儿子朱高炽,轻声问道:“高炽啊,跟娘讲讲,你心里到底害不害怕呀?”
朱高炽微微垂首,思索片刻后抬起头来,坚定地回答道:“娘,说实话,孩儿若是说一点都不害怕那肯定是假话。可是孩儿深知此时此刻并非害怕的时候,此次前往京城之事关系重大,牵扯到咱们全家人的命运呐。作为家中的长子,孩儿理应冲锋在前!”
话音刚落,朱高炽还特意用力地挥舞了一下他那胖乎乎的小拳头,仿佛要向母亲证明自己的决心和勇气。
徐妙云望着眼前这个略显稚嫩却又如此坚毅勇敢的儿子,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感动与欣慰之情。实际上,朱高炽仅仅只比朱允熥年长一个月罢了,如今也不过才满十二岁而已。
然而,就在刚刚那一刻,朱高炽说出的这番话语,竟让徐妙云隐隐觉得,或许将来有一天,站在她面前的这个儿子所能取得的成就,甚至会超越他的父亲呢
。倘若日后的北平能够拥有这样一位出色的王爷,对于整个家族而言,无疑将是一件极大的幸事!
此时,马车之外忽然传来朱高煦急切的呼喊声:“娘、大哥,你们不必担忧!真要有什么事情发生,那就尽管交给我好了!到时候我一定会拼尽全力保护好你们的!”
徐妙云听到门外传来二儿子那充满活力与稚气的呼喊声时,不禁抿嘴轻笑起来,那笑容如春花绽放般明艳动人。她温柔地对着门外回应道:“好呀,我的乖儿子,到时候娘可就全仰仗你来保护啦!哈哈哈哈!”
然而事实上,朱高煦不过还是个稚嫩的孩童罢了。朱棣心里自然清楚,以朱高煦目前的能力,根本无法承担起守护徐妙云和朱高炽安全的重任。聪慧如徐妙云又何尝不知呢?但她实在不忍心看到朱高煦满心期待却最终落空的失落模样,所以才故意说出这番话来哄他开心。
就在距离他们不远的地方,朱棣麾下的头号猛将张玉正率领着他的爱子张辅以及一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铁血雄师紧紧跟随其后。这支队伍步伐整齐划一,气势如虹,仿佛一道坚不可摧的钢铁长城。
说起张玉和张辅这对父子,他们原本出身于北元。
张玉,原来任元朝的枢密院知院,元顺帝逃往漠北以后,张玉就归顺了明朝,后来去了朱棣的燕山卫。
从那一刻起,张玉毅然决然地带领全家老小全心全意地归附朱棣,更是把女儿许配给了朱棣当做侧妃,并自此忠心耿耿地辅佐他成就霸业。
每逢朱棣亲征出征之时,张玉和张辅父子总是毫不犹豫地冲锋陷阵,勇猛地冲杀在战斗的最前线。起初,由于他们曾身为北元降将的特殊身份,军中不少人对他们心存疑虑和偏见。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张玉在战场上一次次展现出的无畏勇气和赫赫战功逐渐令众人刮目相看。
久而久之,他那悍不畏死的英勇表现彻底征服了全军上下的心,再也无人因过往之事而对他们心怀芥蒂。如今的张玉已然成为朱棣手中最为锋利的一把利剑,在无数次生死较量中立下汗马功劳。
奉天靖难之际,这对父子二人可谓是立下了赫赫战功。然而,在东昌城外那场惊心动魄的战役中,朱棣不幸陷入重围。张玉心急如焚,毫不犹豫地孤身一人冲入敌阵,只为寻得朱棣的身影。
只见张玉挥舞着手中的长枪,奋勇杀敌,所过之处敌人纷纷倒下。但敌军数量众多,且训练有素,张玉渐渐感到体力不支。尽管如此,他依然毫不退缩,拼尽全力与敌人厮杀。终于,经过一番浴血奋战,张玉终因寡不敌众,力战身亡,终年五十八岁。
朱棣得知张玉战死的消息后悲痛欲绝,称帝之后,他对这位忠心耿耿的大将追赠了数不清的殊荣。不仅如此,对于张玉的儿子张辅,朱棣也是格外器重,直接将其封为英国公。
时光荏苒,到了朱高炽的洪熙年间,朱高炽仍对张玉念念不忘,再次追封他为河间王,以此彰显张玉一生的荣耀和功绩。
此时此刻,朱高煦身着一套与其年龄极不相称的厚重铠甲,精神抖擞地站在那里。
他兴奋地抖动着身上的铠甲,对着徐妙云大声说道:“娘,您就放心瞧好吧,孩儿我这身本领可不是白白练就的!”
徐妙云看着眼前意气风发的儿子,心中既欣慰又担忧,她轻声嘱咐道:“好了,孩子,你也要多加小心啊。千万要记得在家时我们所说的话,遇到事情切不可冲动行事!”
朱高煦拍着胸脯回答道:“孩儿记住啦!”说完便转身向着前面走去,留下一个坚定而自信的背影。
就这样,他们沿着蜿蜒曲折的道路,一路马不停蹄地朝着应天的方向继续进发!阳光洒落在大地上,仿佛给整个旅途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