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府博州的县衙后院,长安坐在席间,和当地的官员以及大户们一起推杯换盏。
长安是领了正七品典珍之职来此的,因此当地的官员还给她办了接风宴,席上大家言笑晏晏,一派和乐的样子。
接风宴的第二日,长安就来到官窑,督造太监早早的候在了门口。
早在太祖时期,金陵就建了御窑厂,是专为皇家烧制瓷器的,大部分都是实用的器具一类,造型简单,釉色也比较单一。
直至当今即位,景德镇的官窑迎来了崛起,成为了帝王御用瓷器的重要产地,那里光是窑工就有数万之众,已经形成了很完整的生产体系,未来还会烧出官窑巅峰之作的青花瓷。
同那些窑厂一比,博州的窑口就很不能看了,不说是苟延残喘,至少也是在濒临破产的边缘了。
因为它比不过官窑,几乎没有成品被送到宫里,就要不来尚服局的拨款。
同时它又比不过民窑,人家民窑的瓷器好歹还占个便宜呢,且烧的都是老百姓用得着的碗碟这些。
比不了上品,也卖不过下品,博州的窑口就处在这种尴尬的处境里,要不是长安请命来此,管事的几乎以为自己要老死在这里了。
所以见面后,管事的对她很是尊敬,长安原以为还得来回过几招呢,谁知道这管事的一副以她马首是瞻的模样,半点争权夺利的意思也没有。
管事全德:“不瞒大人说,咱们这里都快吃不上饭了,还争什么啊,总共就这些破烂......”
长安:好吧,是个聪明人,省事儿了。
长安在看过博州窑口后,就和全德商量,想烧制新样式的器具。
长安:“不出新,那就等着宫里把这窑口关了吧,到时候咱们都得灰溜溜的滚回去。”
全德:“都听大人您的。”
长安想要烧制玻璃,不是当下的琉璃,而是近乎于现代的玻璃器具。
在古代制作玻璃,需要解决原料和配方,高温熔炼和成型这四大关键问题。
官窑虽然破旧了,但以前的窑工还在,大家都过着勉强糊口的日子。
长安在来之前,就从内监造处要了一笔银子,对方到底是承了当初通草花和蜂窝煤的情,因此在拨款子时给的格外丰厚。
长安将这些银钱分作三项,一笔用作窑工的慰问款,一笔用作重新建窑和修高温炉,剩下的一笔就是采买原料了。
全德守在这个窑口很多年了,对当地的情况可谓是烂熟于心,按照长安说的要求,很快就找到了合适的窑址,还找了附近的村民来搭窑。
在新窑搭建好的时候,长安又让全德去买了粗粮和粗布,还有肥肉,都分发给了窑工,其余的工人也有大肉和粗布,一时间,大家都激动地等着开工,势要烧出上好的器具。
干活的心是滚烫的,烧制的炉子也是高温的,但做出来的成品,却让大家都拔凉拔凉的。
窑工:“咱都是按着大人给的方子来做的,每一步都不敢出错,这......”
长安看着那一坨,安慰众人:“没关系,再多试几次,总有烧成的那日。”
长安就住在官窑的旁边,会跟着窑工寻找和总结每一次失败的原因。
炉子温度不够,那就用耐火粘土来砌筑坩埚窑,并将砂石填进双层炉壁之间,再借助牛皮风箱的风力,强制送风到达高温。
多次实验之后,发现枣木炭的热值更高,因此还专门去购买了枣木回来烧炭。
烧出的成品不透彻,杂质过多,那就在处理原料的时候,先用石英砂吸出铁屑,再用草木灰多次淘洗去除杂质,以避免出现玻璃发绿的现象。
成品出炉后就开裂,那就在退火时用草木灰保温,避免被风直吹。
就这样,从一坨看不出样子的东西,到慢慢烧出了斑驳的琉璃,再到烧出透明但开裂的琉璃,以及最后成功烧出不带一丝瑕疵的玻璃,这期间寒来暑往的,已经耗用了四年的时间。
第一炉玻璃烧制成功后,在场的窑工都掩面大哭,觉得终于没有愧对长安多年来的厚待,长安也是百感交集。
发财不太懂,“你明明可以直接上手做出来的啊。”
长安:“可我为什么要直接做呢?”
就连一开始拿出来的玻璃方子,里面的配比也不是精准的,而是在一次又一次的实验中调整的。
长安看着那只透明的玻璃杯,“比起我口头上说的付出和努力,这里耗用的时间,和花费的银钱,才是大家能直观看到的。”
“还有那一本本的实验记录,改良过程,和经验总结,都是我这几年心血的具象化。”
“我走的每一步路,都要让人看到其中的艰辛。”
徐皇后看着面前的玻璃杯盏,“你看看这杯子,真是难以想象花了多少心思,这几年一直不曾回来,真是苦了那孩子。”
刚刚结束了第二次北征的军事行动,痛击漠北敌部,大败瓦剌,得胜回朝的皇上,则是在旁翻看那些实验册子,“是下了苦功夫,不容易啊。”
长安给宫里呈上的,是第一炉成型的玻璃用具,然后才是给皇太孙的贺礼。
十八岁的皇太孙朱长春成亲,太孙妃乃是当今亲自选定的光禄卿之女。
徐皇后多次赞其端庄淑贞,恭让诚孝,婚后与皇太孙也是鹣鲽情深,夫妻和睦。
朱长春大婚之际,长安还在青州府博山的任上操劳,并没有回到金陵,但她让人带回去的贺礼,却是让第一次见到的人都大吃一惊。
那是一对晶莹剔透的杯子,杯口微敞,杯壁斜直,且杯身和圆底的衔接处,还有个收缩的设计,使得整个杯子的外形呈上宽下窄,像是一个喇叭,便于抓握。
光洁无瑕的水晶杯,再配上长安送来的葡萄酒,参加宴会的许多人,才真正见识到何为“葡萄美酒夜光杯”。
当着众人的面,朱长春毫不吝啬对长安的赞赏,“怪道长安这四年里都未回来过,要做出这样巧夺天工之物,不知道得用多少功夫。”
其余人也都跟着夸赞,还有人打听能不能买到同款。
同款肯定能买到,金陵和江南已经开了专营的铺子,就等着玻璃在婚宴上亮相了。
随着皇太孙婚礼上的惊艳出场,那几个铺子不说被挤破了门,也是客如潮水般,短短几日,就将过去四年的投入都挣了回来。
徐皇后看着内监造呈上的账本,看向一旁的皇上,示意对方给恩赏。
皇上把玩着手里的玻璃杯,下令厚赏青州府博州官窑的诸人,又擢升长安为正六品的司珍,以奖其制窑之功。
这一年是当今即位的第十一年,长安以二十一岁之龄居六品女官之位,只是隶属于后宫。
长安看着送来的赏赐,抚摸着调令上的印章,“是后宫的女官不重要,重要的是,这里盖的是皇上的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