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辰没客气,反而十分严肃地抱拳拱手,作揖下拜,大声道:
“请殿下为大郑江山社稷,出兵救出陛下,拨乱反正。”
他这么严肃的突然行礼,搞的福王有些懵圈。
紧接着,便反应过来,三辞三让,皇家子嗣必学的圣人礼仪。
只不过以前常用在祭祀上,而且他都是跟在太子哥哥身后,看着太子做的。
如今突然换成他来做,倒真有些转不过弯来。
不过他也明白,这是唐辰为事后堵住那些文人的嘴,表演的一场戏。
他,大郑皇帝明良帝三子,常洵,赐奉福王爵位,食君之禄,忠君之事,谨守朝廷法度,没有父皇诏书绝不能私自调兵出府。
上次为救人调兵出府,便引起朝臣不满,若不是明良帝有意袒护,他现在还在禁足呢。
福王想通这些后,顺势演了起来:
“不行,不行,没父皇诏书,本宫怎么可以随意派兵出府,不可以,不可以。”
魏忠贤和吴三桂听闻这话,瞬间傻眼,你不打算出兵,还集结这么多人在这儿站桩,闲的没事干逗傻小子,闹呢?
不过两位都是机灵之辈,转瞬便明白,这是要演戏,这样事后传扬出去,福王是应了他们这些狗腿子的怂恿,又为了大郑百姓安危顾虑,才不得不出兵平叛。
于是魏忠贤和吴三桂对视一眼,争先恐后跪地请求出兵,匡扶社稷。
没皮没脸的魏太监还哭起来:
“殿下仁慈,请殿下救救大郑的百姓吧,大郑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盼您如盼天上的日月,没有您的照拂,大郑百姓将会永远生活在黑暗里,惶惶不可终日。”
好家伙,这话一出,三百多人那能干看着,也跟着跪下请命。
一时间群情激昂,慷慨悲歌,大有福王不出山,大郑明天就亡了似的。
三辞三让一番,福王胖脸激动的抖个不停,攥着唐辰的手腕久久不能松开。
唐辰笑着附耳小声道:“殿下差不多可以了,现在请您坐镇兵马司衙门,兵发九门,接管京城防务,以待时局再做进一步决断。”
福王激动的点头如捣蒜,一时间竟忘了说话。
魏忠贤吴三桂等人见福王光点头,以为自己表现的不够卖力,哭的更加大声了。
“殿下,大郑没你不行啊。”
“殿下,您就是万民的再生父母,京城百姓等着您解民倒悬呢。”
“啊,伟大的福王殿下,您是永远的太阳,请您带领我们冲破黑暗吧。”
最后连带着石大亨和韩五这样的糙汉子,也跟着哭起来。
言辞恳切的大有福王不出山平叛,他们要行死谏的架势。
“说话,殿下说话,兵发九门,接管兵马司衙门。”
实在听不下的唐辰,小声鼓励着,福王才激动地开了口,只是初开口,声音不免有些颤抖:
“啊,对,说话,殿下,不是…”
“殿下我说一句您说一句。”唐辰见福王实在过于激动,当即贴耳附声道。
福王只是狂点头。
“宫城失火,皇上生死未卜。”
唐辰说一句,他重复一句。
“宫城失火,皇上生死未卜。”
“身为人子,心忧皇上安危,袖手旁观视为不孝。”
福王重复完,又着重强调一遍最后两个字。“不孝!”
“太子与隆王争执,惊扰京师百姓。”
“扰乱大郑江山社稷,坐视社稷动荡,百姓困苦,视为不忠。”
“不忠!”福王点头表示认可。
“今日尔等随本王出府,旨在拨乱反正,接管京城防务,维护内城安危,弹压聚众滋事者。”
说到这儿,福王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渐渐好转过来,说话变得流畅,并且他完全领会了唐辰的意思,当即松开他手腕,无师自通地向前跨出一步,握拳高举:
“皇上被困,百官庸才,以至酿成今日之祸,今日尔等随孤出府拨乱反正,以安社稷。”
“安社稷!”三百捉刀卫,震刀以和。
同时做出魏忠贤改良后的举手礼:
“为了福王!”
福王同样以礼向,斜举四十五度,“为了皇上!”
“为了皇上!”
三百人相合之声,不亚于东华门外的隆隆炮声。
一下子将吴三桂等人惊呆了,他们从未见过这样的行礼,但气势却是将他们完全压制下去。
简单做了一下分配,捉刀卫以十人,加南城守卫三人的十三人小队,持福王手谕,迅速抢占内城九门,没有福王命令禁止任何人开关城门。
剩余一个小队和唐辰等人,跟随福王直奔兵马司衙门。
分配妥当,迅速出发,福王的捉刀卫可步可骑,全为精锐,府门一开,霎时蹄声如雷,滚滚而起。
石大亨带队,吴三桂和魏忠贤簇拥下,福王带着唐辰直扑兵马司衙门。
他们到的时候,却意外见到,兵马司衙门大门四下敞开,门口不见半个守卫。
外面炮声隆隆,里面乱乱哄哄。
情况不明下,吴三桂机敏地主动请缨:
“殿下卑职带人先进去。”
福王点头同意!
唐辰跟着也进了去。
甫一进入,不光他傻眼,吴三桂也傻眼了。
里面的胥吏见到他们,一听是福王的人。
如见亲爹一般,大呼一句:
“你们咋才来呀!”
原因无它,亲爱的兵马司指挥使大人不见了,那位胆小怕事,遇事便躲的指挥使,听到东华门传来警讯后,借口尿遁,一去不复返。
各处匪情涌入兵马司衙门,可没有指挥使大印,和兵符,他们根本处置不了任何军情。
太子派人催促平叛的旨意,已经来了三回,可依旧调动不了一兵一卒。
总而言之,便是已经乱成一锅粥。
如此一来,东华门打的都快成热粥了,却迟迟不见兵马司的人马出动。
京城各个坊间,立时便多了许多趁火打劫的宵小之辈。
福王的到来,恰恰解决了胥吏们的无所适从,一个个听到他到来,抢着出门跪迎,倒显得吴三桂等人像外人了。
事情顺利的超乎想象,福王坐镇兵马司衙门大堂。
瘫痪的兵马司迅速运转起来,唐辰借兵马司衙门副指挥使印,以代天捉刀印信加太子谕旨的名义,三重命令取代指挥使印信和虎符。
向五城兵马校场,发出配合福王接管城门防务的命令的同时,也接到来自各方的情报信息。
太子召集群臣,朝中重臣相继赶赴金銮殿,除了以监国太子名义,发来三道协助平叛的谕旨之外,消息几近断绝。
大内情况如何谁也不知道,只听到炮声不断,有说英国公接手禁卫军,正在指挥平叛的,有说皇上已经驾崩,太子登基称帝的,还有的竟然传福王也造反了。
搞得坐在衙门大堂上的福王,气恼地砸了那位跑路的兵马司指挥使的官椅。
各项命令发出后,失去控制的京城,迅速得到安定,五城兵马有了主心骨,迅速做出回应,只要福王一声令下,他们可以随时集结平叛。
就在众人松了一口气,以为事情就这样的时候,衙门口忽然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公鸭嗓子尚未进门,便嚷嚷道:
“兵马司没人了吗?
新皇登基的圣旨到,没人出来接旨吗?”
王振高举着圣旨,径直闯入衙门大堂,下巴仰的几乎只能看到他的大鼻孔。
福王脸色顿时阴沉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