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他们害怕的。” 白逸飞在监控大屏前看着如繁星般亮起的民间节点,每个光点都代表着一个不再依赖中心化能源的家庭。江寒指着屏幕右上角的数据流:“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民间量子节点的发电量已经超过了跨国能源公司的 5%。他们越打压,火种就越会在裂缝里生长。”
最关键的转折发生在非洲联盟会议上。尼日利亚代表展示了用泥土和废电池制作的量子催化剂,成本仅为国际标准的 1\/50。“当你们在讨论技术垄断时,我们正在用垃圾创造光明。” 他的发言通过卫星直播传遍全球,画面中,孩子们举着用薯片罐制作的量子灯,脸上映着温暖的光芒。国际科技巨头的股价在当天暴跌 23%,而瀚海白氏的开源社区迎来了 100 万新成员。
冬至前夜,江寒收到白逸飞从斯瓦尔巴群岛发来的视频。极光笼罩下,由全球志愿者搭建的地月中继站雏形初现,每个模块都刻着捐赠者的名字 —— 有非洲的牧童、欧洲的工程师、亚洲的小学生。当第一束量子信号射向月球时,极光突然呈现出罕见的绿色,仿佛是来自宇宙的回应。
“他们输了。” 白逸飞的声音带着释然,“因为真正的新能源革命,从来不属于任何企业或国家,它属于每个愿意捡起旧电池的人。” 江寒望着窗外的城市,无数量子灯正在点亮,那些曾被视作垃圾的旧电池,此刻正像星星般嵌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他摸出手机,给神秘团队发去最后一条消息:“火种已经蔓延,下一次,该让宇宙听见我们的呼吸了。”
在国际科技巨头总部的地下会议室,cEo 看着监控里如病毒般扩散的民间量子网络,突然想起二十年前那个在中关村车库画电池设计图的年轻人。他不知道的是,此刻在中海研发中心的地下室,江寒和白逸飞正在旧桌椅上刻下新的字迹:“当你试图扑灭篝火时,其实正在为整个森林播撒火种。”
当极光中的绿色信号划破夜空,华尔街的量子资本指数期货交易大厅却陷入血色警报。国际科技巨头旗下的对冲基金 “北极星资本” 在幕后操纵下,突然对瀚海资本发起立体金融攻击 —— 通过做空瀚海系股票、抛售量子能源概念股、在区块链市场制造量子币恐慌性抛售,三管齐下试图腰斩瀚海资本的市值。
“他们想在资本市场肢解我们。” 江寒盯着实时跳动的股价曲线,纳斯达克屏幕上,瀚海资本的股价在过去一小时内暴跌 18%。白逸飞的手指在键盘上翻飞,调出海航资本在开曼群岛的特殊目的实体(SpV)结构:“还记得我们在月球项目中预留的‘月光基金’吗?是时候启动‘星链计划’了。”
凌晨三点,瀚海资本的秘密交易室里,二十台量子计算机同时启动。江寒团队开发的 “盘古” 智能交易系统开始扫描全球金融市场,在暗池中捕捉对冲基金的空单痕迹。当发现北极星资本通过百慕大壳公司持有价值 37 亿美元的空单时,江寒嘴角扬起冷笑 —— 那些空单的对手盘,正是瀚海资本三个月前在非洲布局的 “撒哈拉绿洲” 碳汇基金。
“通知阿布扎比主权基金和挪威石油基金,我们要启动‘沙漠风暴’行动。” 白逸飞按下加密通话键,语气冷静如冰,“用他们最擅长的杠杆游戏,回敬这些太空海盗。” 十分钟后,中东石油美元如潮水般涌入量子能源 EtF,而挪威的绿色基金开始大规模回购瀚海系股票 —— 这些看似巧合的操作,实则是半年前就预埋的金融防线。
最惊险的交锋发生在量子币交易市场。北极星资本雇佣的黑客组织 “暗网之眼” 入侵交易所,试图篡改区块链账本制造增发假象。但他们不知道,瀚海资本的区块链底层协议早已植入 “普罗米修斯” 代码 —— 当非法篡改企图出现时,系统自动将攻击节点的算力导向分布式量子节点,那些用于作恶的矿机,此刻正不知不觉为民间量子站贡献算力。
“看这个。” 老陈推来全息屏,上面显示着黑客攻击产生的能量波动,竟与月球共振腔的频率产生奇妙共鸣。江寒突然想起陈叔在深海留下的隐喻:“当你凝视深渊时,深渊也在帮你照亮前路。” 他果断下令将黑客算力转化为 “月光基金” 的燃料,在区块链上发起对北极星资本的反狙击。
日出时分,纽约证券交易所传来消息:北极星资本的量子币空单爆仓,其母公司被迫启动紧急融资。而瀚海资本的股价在民间量子站用户的联合增持下触底反弹,那些用零花钱购买股票的中小投资者,在论坛上自发组成 “萤火虫联盟”,用最朴素的方式守护他们心中的能源革命。
在斯瓦尔巴群岛,白逸飞看着地月中继站模块上新增的 “萤火虫联盟” 铭牌,拨通江寒的电话:“知道为什么金融大战我们能赢吗?因为对手在计算 K 线,而我们在计算人心。” 江寒望向窗外,早高峰的地铁里,有人正在用手机 App 查看自家量子灯的发电数据 —— 那是比任何财报都更坚实的资本。
当北极星资本的 cEo 在破产文件上签字时,他终于读懂了瀚海资本年报里的那句批注:“我们的资产负债表,是整个星球的废旧电池。” 而在中海研发中心的地下室,江寒和白逸飞新刻下的字迹正在被晨光照亮:“金融海啸会退潮,但点燃过的火种永远不会熄灭。”
此时,量子币区块链上弹出一条来自未知地址的转账记录:0.001 枚量子币,附言 “来自撒哈拉的谢意”。江寒知道,这是非洲牧童用自己的微型量子站赚来的第一笔收入。他忽然明白,这场金融大战的真正赢家,从来不是某个资本巨头,而是每个学会用技术照亮生活的普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