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菇,一种珍贵的野生食用菌,因其菌盖呈深红色而得名。它生长在深山老林之中,与树木共生,是大自然赋予人类的美味佳肴。
红菇的生长环境极为苛刻,需要特定的气候、土壤和植被条件。它通常生长在海拔较高的山区,喜欢阴暗潮湿的环境,一般在夏季和秋季雨后生长。
红菇的生长周期较短,采摘时间也非常有限,因此显得尤为珍贵。
红菇的营养价值极高,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和氨基酸。
它具有滋阴补肾、润肺止咳、健脾开胃等功效,对人体健康有很多好处。
此外,红菇还含有一种特殊的多糖物质,具有增强免疫力、抗肿瘤等作用,因此被誉为“菇中之王”。红菇的烹饪方法多种多样,可以用来煲汤、炒菜、煮粥等。
柳青青现在就像是掉进米缸的老鼠一样,开心的采摘着一朵朵的红菇,边采边想怎么去弄一只新鲜的母鸡去。
红菇鸡汤是一道非常经典的菜肴,将红菇与鸡肉一起炖煮,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
很快她就把这一大片的红菇采完了,为了保护红菇的品质,她把红菇都先收进了空间里,继续在周围转了起来。
柳青青此时已经在半山腰了,站在半山腰,似乎可以听到大自然的呼唤。
悠扬的鸟鸣此起彼伏,和煦的风儿拂过树梢,带来阵阵花香。
这里是大自然的舞台,是世外桃源的所在,让人心生向往,忍不住想要投身其中,去感受大自然的恩赐和生命的律动。
柳青青休息了一会后,刚准备拿起背篓,就看到了一个熟悉的植物。
一棵大树下有一株翠绿的植物,柳青青靠近看了一眼,叶为掌状复叶,6枚轮生茎顶,有纵纹,无毛,基部无托叶。
叶柄长3-8厘米,侧生小叶卵形或菱状卵形,长2-4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宽楔形,具细密锯齿,齿具刺尖。
柳青青越看心里越火热,这不就是人参吗?
人参,被誉为自然界的瑰宝,是东方传统医学的珍贵宝藏。
人参是珍贵的药用植物,中国历代医书载其别名有人衔、鬼盖、地精、神草、血参、土精、人徼、玉精、黄参、海艘、雏石、百尺杆、金井玉兰和孩儿参等,被誉为“百草之王”。不管是在古代还是在现代都是十分珍贵的。
柳青青现在心里十分的纠结,那就是这颗人参到底要不要刨出来。
人参的最佳采摘时间为8月末至9月中旬,但是这是在山里,如果她现在不采摘,以后还不知道会被谁截胡呢!
自己现在也缺钱,为了快速弄点银子,她最终还是决定把这颗人参直接收下。
她先去旁边找了几根粗细不同的树枝备用,准备用小锄头下手的时候,她灵机一动直接抓起了人参的茎叶。
只是一瞬间,柳青青就笑了,人参已经被收进空间里了。
心念一动,柳青青看着手里的人参,她就是想试试空间的作用,谁知道人参真的就被水灵灵的收进了空间里。
刚采摘的人参,这株人参的根须都很完整,品质应该属于上乘,人参主体表面的一圈一圈的纹络称为铁线纹,形状似树干的年轮。
柳青青认真的看了看,这支人参应该有50年左右吧!
柳青青高兴地将人参放在背篓里,然后找了几棵小树,把小树的树皮扒下了一截,然后又在地上弄了几片青苔。
她小心翼翼的把人参放在苔藓上,然后又用树皮包了起来。
她打算明天镇上再去找个懂行的人问问价格,看看这株人参能卖多少钱。
价格合适的话,她准备要提前置办下大牲口了。
快到午时了,柳青青直接背上背篓朝着山下走去。
快到山脚下的时候,她才把手放进了背篓里,在背篓里放了半背篓的红菇和野菜后,才继续朝着家里走去。
到家的时候,王秦氏刚把午饭做好,柳青青忙了一上午了,赶紧简单梳洗后就直接端着饭碗吃了起来。
吃了两碗饭后,柳青青才觉得自己活了过来,刚开始回来的时候还没有感觉,结果一吃饭就让她觉得自己很饿。
柳青青看团子和妞妞也吃完了,直接让他俩去外边玩,然后神神秘秘的把王老头和王秦氏拉到了一边,假装从怀里拿出了空间里被树皮包着的人参。
王老头和王秦氏在看到树皮里的东西时都很惊讶,王秦氏更是激动的惊呼了起来,柳青青赶紧捂住了王秦氏的嘴,等王秦氏反应过来后才把手移开了。
“爹,娘,这是我在山上找到的,时间还早,我准备一会去一趟镇上,找大夫问问价格,合适的话,我会直接卖了,这样咱家的债也能还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