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悯贤骑着那匹浑身漆黑、四蹄生风的战马,稳稳地走在队伍的前列。这匹马跟随他历经无数次战斗,如今也和他一样,身上带着些许疲惫,但眼神依旧透着坚毅。苏悯贤身后,是同样历经战火洗礼的将士们。他们的铠甲破损不堪,上面满是斑驳的血迹与深浅不一的划痕,那是战斗留下的痕迹。尽管步伐有些沉重,但每个人的脊背都挺得笔直,眼神中透着胜利的自豪。随着京城巍峨的轮廓在视野中逐渐清晰,士兵们的心中涌起复杂的情绪,既有归家的喜悦,又有对逝去战友的沉痛缅怀。
当军队踏入城门的那一刻,热烈的欢呼瞬间将他们淹没。百姓们早早地聚集在道路两旁,欢呼声、掌声交织成一片。五颜六色的鲜花与彩带纷纷抛向将士们,空气中弥漫着喜庆的气息。孩子们兴奋地奔跑在队伍旁,眼睛里闪烁着崇拜的光芒;大人们眼中满是感激与敬佩,用最热烈的方式表达着对他们的敬意。苏悯贤看着这热烈的场景,心中却隐隐不安。他太了解朝堂的复杂,战争虽已结束,但朝堂之上的暗流涌动或许才刚刚开始。
果不其然,还没等苏悯贤来得及好好休整,朝堂上就掀起了轩然大波。宰相之子赵康,因之前新政一事怀恨在心,一直伺机报复。他联合一群平日里与苏悯贤不和的奸臣,在皇帝面前诬陷苏悯贤通敌叛国。
这天,朝堂之上气氛凝重。赵康一脸悲戚,扑通一声跪在地上,声泪俱下地说道:“陛下,苏悯贤此次出征,看似大获全胜,实则暗藏玄机。臣得到密报,他在战场上与敌军主帅多次密会,营帐中一待就是好几个时辰。定是收受了敌军的贿赂,里应外合,才赢得这场战争。他居心叵测,妄图颠覆我朝江山啊!”说罢,还挤出了几滴眼泪。
一些平日里与苏悯贤有过节的官员也纷纷附和,添油加醋地编造着各种谣言。一位尖脸官员上前一步,高声说道:“陛下,臣还听闻,苏悯贤在战争期间私自挪用军饷,中饱私囊。他与敌军勾结,故意放走部分敌军,为的就是日后能借助敌军之力,篡夺皇位!”这些谣言如同一颗颗毒瘤,迅速在朝堂上蔓延开来,大臣们交头接耳,议论纷纷。
皇帝坐在龙椅上,眉头紧锁,脸上满是疑惑与愤怒。他看着跪在下方的苏悯贤,心中五味杂陈。苏悯贤此次立下赫赫战功,本应重赏,可如今却被指控通敌叛国,这让他一时难以抉择。“苏爱卿,你可有什么要说的?”皇帝的声音在大殿中回荡,带着一丝威严与质问。
苏悯贤心中一惊,他没想到赵康等人竟如此阴险,在他凯旋之际使出这般毒计。他连忙跪地,叩首说道:“陛下,臣对您忠心耿耿,对国家一片赤诚,日月可鉴,绝无通敌叛国之事。这分明是有人蓄意陷害,企图污蔑臣的清白!”苏悯贤将目光转向赵康,眼中满是愤怒与不屑:“赵康,你为何要这般诬陷我?我一心只为国家和百姓,在战场上浴血奋战,从未做过任何对不起国家的事!”
赵康却丝毫不惧,冷笑一声说道:“苏悯贤,你休要狡辩!证据确凿,你还想抵赖?”说着,他从袖中拿出一些伪造的信件,呈给皇帝,声称这是苏悯贤与敌军往来的密信。皇帝接过信件,仔细查看,脸色愈发阴沉,大殿里的空气仿佛都凝固了。
苏悯贤心急如焚,他深知若不能尽快澄清事实,不仅自己性命难保,还会连累无数将士。他迅速冷静下来,开始思考对策。突然,他想起战场上曾有一位敌方的降将,那人知晓战争的真实经过,或许能为他作证。于是,苏悯贤向皇帝请求,希望能将那位降将带来,以证明自己的清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