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英还是一副充满自信的口吻:“我相信刚子。”
“我晓得你相信他,可是……”张爸还是有些忧心,“再说了,他家里现在也是一副不怎么上心的样子,你和刚子只要一天没结婚,都可能充满了变数。”
“不会的……”张云英的脸儿有些白了。
“还有,你想想,你是个乡下人,只有初中文化,他是个军官,军校毕业,两个人之间的悬殊太大了,就是结了婚只怕将来也过不到一起去,那就很麻烦了。”
这话听得张云英一颗心使劲往下沉。
她不怕卫刚关心,她怕的是自己跟不上卫刚的成长步伐。
其实上一世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夫妻之间一方发达了富贵了,但另一方却始终在原地踏步,然后夫妻间的距离越来越宽,宽到第三者第四者轻而易举地便插足进来。
上一世,自己就是吃够了没文化的苦,被宋青云欺骗,被宋小东陷害,可不想在这一世里将来又落得被卫刚嫌弃。
“爸,我晓得了。”她点头说,“让我好好想想。”
想了一晚上后,她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
我要上大学!
“爸,我想去上大学。”她说。
张爸听了吃了一惊,“你?上大学?”
在农村人眼里向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只有男儿,女人只能是无才便是德。
不信你看看这乡坝头有几个女人是读过书的?又有几个女人是识字的。
就算是能认得几个字会写自己的名字的女人,都是只是参加过工作组组织的扫盲班而已。
农村人的认知便是,女娃子读那么多书干啥子,将来还不是要嫁人,读书都是给夫家培养的。
张家算是比较开明了,在张爸的号召下,整个家族里的女孩子都读过书,或初中毕业,或高中毕业。
其实张云英在读书时候还是非常努力的,学习成绩也好,只是后来受了那大文化运动的影响,她读完初中就没读了。
学生天天都罢课,老师不敢上讲台,这书没法读啊。
现在想来她真有些后悔,要是当初像堂妹云娟那样咬咬牙,去把高中上了,现在自己好歹也能进学校去当个民办教师。
在将来所有坚持下来的民办教师都会转为公办教师,成为国家公务员。
所以,读书是真的非常重要。
高考已经取消了好几年了,上大学主要靠推荐。
不过,工农兵学员不用参加文化考试,只要通过群众(领导)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相结合的方式”就能行。
但是,有个特殊情况,就是大学要招专业知识很强的学生时候,那对文化水平就有一定要求了,所以才会组织考试来进行有限的筛选。
“爸,今年有没有推荐上大学的名额啊?就是工农兵学员。”她问。
张爸:“上周我去公社开会,公社的周书记就说了S川大学给了我们公社一个名额,是中文系嘛啥的……”
张云英:“是的,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
“对,对,就是这个。”张爸说,“只从农民户口里招,只招18到23岁的女生,专门就是照顾农村女性。当时我想着我们大队没啥候选人,就没有报名。”
张云英忙说:“我去!我去!我去!爸,现在还可以报名吗?”
“可以是可以,只是你真的能行吗?”张爸表示怀疑。
毕竟,从解放以来四大队就没出过一个大学生,更别提是女大学生了。
张爸可是从来没想过自己的女儿还有这等志向。
“行!行!行!”张云英双手吊住了张爸的胳膊,以撒娇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强烈的愿望。
“好!”张爸答应了下来,“我去找你刘叔叔给你推荐一下。”
刘叔叔就是隐峰公社武装部部长。
为了保险起见,张云英又亲自去找了大狗,让她帮忙共同举荐。
大狗当即就答应了下来,“支持你!”
Z国是个讲究人情世故的国家,拿捏好这一套就非常无敌了。
这一世的张云英发誓一定要好好玩转这一套。
报名上去了,大狗将信息反馈给她说:“按照文件的要求,有一套程序的,先是个人报名,接着群众评选,然后搞文化考试,最后经过组织推荐。文化考试这一关实在帮不了你,全靠你个人了。”
讲真,他对她的文化水平不太抱希望。
可是张云英却满口答应了下来,“好,没问题的,我一定全力以赴。”
说得好胸有成竹。
她并不是虚张声势,而是心里真有些把握的。
上一世,她含辛茹苦培养白眼狼养子宋小东可没少费力,没钱请辅导老师上补习班,她就自己买来辅导资料跟着宋小东一起学,不会的就去请教老师。
从初中到高中,她一直都是这样一心扑在辅导宋小东的学习上,把宋小东送进了大学,自己也将一整套初中到高中的知识掌握了。
你要知道,在八九十年代学生考大学那可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用那时候的考试知识来对付现在这点子考试题,简直太小儿科了。
所以这就是她的自信。
哈哈,谁说上一世的苦难一无是处了,这不还是有这么一点收获嘛!
经过层层筛选,隐峰公社总算确定了两名预选对象,其中一个是公社干部的子女,还有一个就是张云英。
最后一项考核就是文化考试了。
考试只考两门,一门是语文,一门是数学。
c大在四舫县只招三名工农兵学员,也就是说四舫县管辖内预选出来的女生可不止三名,而是达到了二十六名。
要从这二十六名人里选出三个来,那跟挤独木桥也没啥区别了。
最后一项文化考核就是关键了,为了公平公正,c大的老师专门来监考的。
当然,出题的也是他们。
这套题他们是用了往年的高考题型来改编的,可见学校也是特别重视文化考试的结果的。
考场设在县政府会议厅,从上午八点半到十一点半,三个小时时间,语文和数学一起考。
果然,当考题发下来后,就有一半以上的人开始抓脑壳。
甚至有几人连题都读不懂,坐在那里发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