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腹地,幽深宅院。
李元坐在暗处,指尖无意识地敲着桌面。
“主上,雍城那边,跟铁桶似的,消息越来越难递出来了。姜雪晴盯得很紧,我们的人折了好几个。”
“只知道城墙变得死硬,燕军在挖地道,好像是冲着东门去的。”
“东门……”李元的声音没什么起伏,“韩厉倒会挑地方。朝廷呢?”
“回主上,临淄那帮大老爷,巴不得雍城赶紧丢了,正好甩锅。我们已经按您的吩咐,把雍城对外求援的路子都掐死了,她姜雪晴现在就是喊破喉咙,也没人会理。”
“嗯。”李元鼻腔里哼了一声,听不出喜怒,“继续往里头钻,重点还是那个张宇。他那些邪门歪道的玩意儿,尤其是粮食和铁器,到底从哪弄来的?给我挖出来!不惜代价!”
现代,便利店二楼隔间。
张宇看着手机银行里又少了一大截的数字,再瞅瞅屋里挤着的三个“保镖”,心里那叫一个肉疼加头疼。
钱哗哗的流,王坤那边跟闻着味儿的狗似的,迟早得惹来更大的麻烦。
必须得给自己弄层保护色。
“慈善……”张宇嘴里嘀咕着,眼睛却亮了。
对啊!搞慈善!
既能解释一部分钱的去向,还能刷点社会声望,万一真有官方的人查过来,也能好看点不是?
这叫啥?这叫危机公关!
说干就干。
他立马用搞来的新身份信息,在网上注册了个个人公益项目账号,名字土得掉渣——“微光助学”。
接着,他眼都不眨,划拉了一大笔钱,用“热心市民张先生”的马甲,分别捐给了几个穷得叮当响的山区小学和一家福利院。
顺手,他还联系了物流,把仓库里囤的一部分吃的、穿的、文具啥的,也打包发了过去。
这操作,立竿见影。
没过两天,网上、地方小报上,就开始冒出新闻了。
看着这些报道,张宇心里稍微定了定。
虽然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但好歹,算是给自己披上了一层“好人”的外衣。
啪!
几页纸甩在红木茶几上,声音脆得有点刺耳。
王坤捏着手机,脖子上青筋都快蹦出来了,声音压着火气,对着电话那头低吼:
“一个礼拜!屁都没查出来?就知道他们机灵,身手好?老子花钱养你们是听废话的?”
电话那头的声音带着哭腔:“王老板,真不是兄弟们不卖力啊!那几个人……跟泥鳅似的,滑不溜手!警惕性高得离谱!我们的人刚想跟近点,人影都没了!连张清楚的脸都没拍到!”
“还有那个姓张的!除了看店就是钻那个破仓库,买的东西堆成山,账目根本对不上!谁知道他把货弄哪儿去了!”
“不知道弄哪儿去了?”王坤简直要被气笑了,“长翅膀飞了?”
“给我继续查!死死地查!查他的钱!银行流水!每一笔都给我抠出来!我就不信他屁股底下是干净的!”
他猛地挂了电话,手机差点被他捏碎,胸口堵得慌。
官方那边也没动静,姓张的底子清白得像张新纸,那几个突然冒出来的更是离谱,户籍系统里查无此人。
大批量的物资采购记录是铁证,可东西就是凭空消失了。他那小破便利店,一天能卖多少?塞牙缝都不够!
这事儿,从头到脚都透着一股子邪性。
……
网上,还有本地几家小报纸的角落,悄无声息地冒出几条新闻。
“神秘‘张先生’慷慨解囊,山区学子喜获爱心捐助!”
“‘微光助学’持续发力,点亮寒门希望之光!”
报道下面配着几张模糊的照片,大多是孩子们抱着新书包文具的笑脸,还有盖着红戳的捐款收据照片。
一时间,关于这位低调行善的“张先生”的讨论零星出现,风评居然还挺正面。
张宇刷着手机看到这些,心里那块悬着的石头,暂时落下来一点点。
这层“好人”光环,应该能暂时挡掉一些扎眼的探究。
王坤当然也看到了这些新闻。
他坐在车后座,指尖划过手机屏幕,上面是张银行监控的截图,张宇的侧脸有些模糊。
“妈的,跟我玩这手?”他低声啐了一口,嘴角扯出一个冷飕飕的弧度。
“又是捐款又是送东西,把自己包装成大善人?钱哪儿来的?东西哪儿来的?这小子,越来越有意思了!”
旁边的手下缩了缩脖子,小心地问:“老板,那……还继续盯吗?现在网上都说他是好人,万一……”
“盯!为什么不盯!”王坤声音发狠,“他越是想藏,就越说明心里有鬼!不过,换个方式,别傻乎乎地硬碰硬。”
“给我查!查清楚那些捐款的源头账户!还有那些物资,是从哪些批发市场、哪些公司买的!我就不信他能做得天衣无缝,一点马脚都不露!”
官方那边的调查,果然因为这些正面报道,动作放缓了不少,但并未停止。
调查员们碰头开了几次会,方向悄悄变了,从“这笔钱来路是否合法”,变成了“这笔巨额资金和物资的来源为何如此神秘”,重点放在了追踪捐款的具体操作流程,以及背后是否牵扯更隐秘的利益链条。
……
这天下午,张宇带着陈虎和猴子,去南郊一个大型仓储中心提货。
刚走出仓库大门,还没走几步,陈虎脚步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声音压得极低,几乎是贴着张宇耳边说的:
“先生,后面有尾巴。”
“两辆车,跟了咱们两条街了。”
张宇后背瞬间有点发麻,但脸上一点没露出来。
“别慌,按原计划走。”
他领着两人,装着没事人一样往前走,故意在市区主干道上绕了几个圈子,车速不快不慢。
然后,在一个路口,他猛地一打方向盘,拐进旁边一个拥挤不堪的农贸市场。
车子在狭窄、满是污水和烂菜叶的通道里艰难地蹭着,周围全是扯着嗓子叫卖的小贩和挤来挤去的买菜人。
七拐八绕,在一个堆满空筐的角落停下,三人迅速下车,混入熙熙攘攘、气味混杂的人流中,眨眼就没了踪影。
后面跟踪的两辆车,在市场外围堵了半天,连根毛都没再看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