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大叔,以后咱们就不弄那些残兵断铁或者成型的铁锭了,毕竟,源头质量实在一般,咱们还是多买些铁矿石回来,自己炼吧!
这样的话,还能省下不少钱。”
李辰望着赵铁匠道。
“辰哥儿,我倒是也想啊,这样最好,能够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咱们的武器质量还能再进行提升。
可问题是,黑水铁矿那边是官家的铁矿,人家不卖啊,要卖也只卖些成品的铁锭,但也不能多买,一次只卖一百斤,要是买得次数多了,容易引起怀疑,还得去官府拿证明文书。
咱们这几天买来的铁矿石,还是仗着我跟那边有些熟人,磨破了嘴皮子,说拿回来试试炼铁,他们才卖了我这两百斤矿石而已。”
赵铁匠叹了口气道。
“哦,原来这样啊。行,那咱们就先用那些铁锭或者残兵先炼着,矿石的事情,咱们以后再说。”
李辰思忖了一下,点了点头道。
他需要炼铁,炼制大量的精铁,然后才好打造更多的武器装备。
就算是用来打造农具,也能让显着提升生产效率。
但现在缺少原料这件事情,倒是把他难住了。
先让这炼钢炉运行一段时间,看看效果再说,然后再想着如何去黑风寨那边建高炉。
一切不急,从长计议。
随后,李辰又去了白沙村那边,就看见一垛垛烧好的红砖正在被装上车子,运去隘口那边。
同时,还有从河道里掏出来的沙子,以及水泥,也都正在装车。
之前他已经带着马武他们亲手做了几次示范,演示了沙子和水泥还有水的比例范围,那些泥水匠们学得很快,已经完全掌握了其中的要领。
现在,只要按照图纸开始建隘口城关就可以了。
工程推进的速度很快,证明了马武和徐江组织能力都很强。
同时,王窑村的那五十个壮劳力的加入,也极大地推进了工程的速度。
照这么干下去,怕是用不了一个月的时间,就足能建起一座十丈高的城墙来!
那时候,哪怕是北雁关被破,北莽大军来袭,想在这个根本无法展开兵力的地方啃下这块硬骨头,也绝非易事!
一切都在高效有序地进行当中,三个村子开始掀起了大生产、大基建的热潮,这让李辰十分满意。
他回去了家中,将所有已经生产出来的精盐打包装上了车子,随后,叫上了赵大石和侯小白,赶上了两辆大车,便去了县城。
这一次共产出了七百二十斤精盐,依旧将多余精盐留下,剩下的六百斤拿去装车卖。
现在能多产出的精盐,他暂时还不想卖,准备留做自用。
况且,况且,物以稀为贵,市面上也不能同时出现太多精盐,还要饥饿营销、细水长流,唯有如此,才能保证精盐价格的稳定。
不过这一次,他准备多进一些粗盐,多维持一段时间,要不然,他这边的开工老是断断停停的,也不行。
得让那些女工们不停地有活儿干才可以。
三个人赶着两辆大车,赶往县城。
期间倒是遇到了黑风寨来的十辆大车,载着满车的煤,赶往木儿村。
领头的,并不是程广和刘撼东,而是十几个并不熟悉的兄弟。
一见到李辰,十几个人立马停了下来,一个个跳下车来,激动地望向了李辰。
“张庆哲、王衡,你们带队押车过来的?”
李辰停下了马车,望向了对面的两个人,微笑问道。
他居然能够准确地叫两个人的名字,也让张庆哲和王衡激动不已,没想到,李辰只见过他们一面,居然就记住了他们这些小虾米的名字?
佩服的同时,更是让他们受宠若惊!
张庆哲一抱拳道,“辰哥,就是我们。旭哥说了……”
刚说到这里,张庆哲隐蔽地四下望了望,见没有别人路过,这才低声道,“我们面生,并不是官府通缉的对象,所以没有危险,便派我们来的。”
李辰点了点头,晨旭的心思够细。
“还有,旭哥特意让我们用布做成了车厢板的里衬,也避免了石炭残渣外泄于路上引起他人怀疑。
毕竟,关于石炭的秘密,还是越少人知道的越好。
旭哥想得实在太周到了,我们实在佩服得紧!”
张庆哲竖起了大拇指道。
李辰能看得出来,他们绝对是真心臣服的。
不过,这其中恐怕就有一些不为人知的故事了——李辰一直没回黑风寨,倒是还不知道刘晨旭彻底将一群悍匪打服的事情。
“你们去吧,这些日子就尽快往这边运煤,能拉多少是多少!
到了之后,跟婉儿交接,将煤运往指定地点。
咱们要为两边过冬做准备!”
李辰点了点头。
“好嘞,辰哥!”
张庆哲几个人应了一声,便重新上了车子,赶着大车,去了木儿村。
一车煤大概两千多斤,主要是不能堆得太冒高,并且都是优质的大块煤,有些占地方,所以满载也就这样了。
不过,十车怎么也有两万斤出头。
如果拉上这一个夏天,在村子里存个几百上千吨的,无论是分配给村民过冬还是日常炼钢消耗,应该都够了!
“这日子,眼看就是越过越好了啊。”
侯小白看着远去的车队,感慨地道。
“是啊,以前可从来没想过,能过上这样的好日子啊!”
赵大石也喟然一叹道。
“会越来越好的,走吧!”
李辰一挥鞭子,两辆大车继续向前。
眼看着已经到了前方的那些流民聚居地了,就看见官道下面的空地上,一个三十岁左右、白面书生模样的人正带着几个衙役,愤怒地和人对峙吵架。
而他对面的那个人,居然就是县尉吴闯,身后还跟着一群满脸横肉的乡勇府兵。
只见那白面书生愤怒地喝道,“吴县尉,施粥放粮的账目根本对不上,我已经详细地调查过了,调查对象包括施粥的差官和那些流民,每天放粮顶多就四百斤左右,可是,县衙放粮的规定数量是一千斤。
并且,现在还未放粮,你们刚刚运过来的粮都在这里,只有三百五十斤而已。
人证物证俱全,吴县尉,别的不说,我倒是想问问你,今天剩下的那六百五十斤粮,倒底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