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王殿下好气魄。\"
半晌,曹爽激动的声音打破了正堂内的沉默,清瘦的脸颊上涌现出些许殷切和向往。
不愧是历史上唯一以\"帝王身份\"封狼居胥,勒石燕然,并最终在军中病逝的\"永乐大帝\",这份胆识和气魄远非常人能够比拟。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的\"阴谋诡计\",都不过是自娱自乐的把戏罢了。
无论高丽此前侵占了多少土地,都得连本带息的都吐出来!
\"先生谬赞了。\"
\"不过是个国穷民弱的高丽罢了..\"闻言,燕王朱棣黝黑的脸颊上便是涌现出一抹羞红,随后便是悻悻的缩了缩脖子,似是毫不在意刚刚的\"豪言壮志\"。
毕竟如今的大明国力正值巅峰,武德充沛,即便是曾经不可一世的蒙古铁骑也被他们大明的虎贲击溃,宛如丧家之犬一般,逃回了广袤无垠的塞外草原。
稍有些风吹草动,便会吓得落荒而逃,不敢与大明的虎贲们正面相抗。
蒙古铁骑的表现尚且如此不堪,遑论在过去百余年间,面对蒙元统治者诚惶诚恐,不敢生出半点抵抗之心的高丽?
毫不夸张的说,以大明虎贲恐怖的战斗力,朝廷随意在\"五军都督府\"抽调一位武勋为帅,都可轻而易举的踏平高丽。
故此在朱棣心目中,来日他领兵收回高丽近些年暗中侵占的疆土,乃是水到渠成之事,完全不值得说道。
\"殿下此言差矣,\"在朱棣错愕的眼神中,神情略显激动的曹爽微微摇头,转而意有所指的说道:\"高丽王室眼高手低,自然不值一提。\"
\"但殿下若是想要将这些土地尽数收回大明,只怕还要着手解决额外的阻力。\"
回望数百年前,唐高宗李治派兵灭亡百济和高句丽之后,虽是因战事胶着,后勤补给压力过大的缘故,唐王朝被迫撤销了\"安东都护府\"以及设立在百济国土上的\"熊津都督府\",未能如愿将这大片疆域尽数纳入大明的版图,但终有唐一朝,原属于高句丽国土,位于鸭绿江以北,图门江以南的大部分土地仍是隶属于中原王朝。
即便是在\"五代十国\"时期,新罗人王建,自立为王,取国号为\"高丽\",并且吞并了\"新罗\"以及由百济遗老遗少组建的\"后百济\",统一清川江以南的全部疆域之后,仍是无法染指原属于高句丽,靠近鸭绿江和图门江畔的大片疆土。
原因无他,这些土地已是被建立了辽朝的契丹人,封赏给了战力彪悍的女真人。
待到百十年后,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诸部,取国号为\"大金\"之后,更是将这片土地视为\"龙兴之地\",在女真人心目中享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即便是在\"成吉思汗\"异军突起,率领着麾下的蒙古铁骑推翻了金朝的统治,创建了不可一世的\"蒙古帝国\"之后,这片位于辽东,以苦寒见长的土地仍是被女真人牢牢占据,惹得高丽君臣眼馋不已,却也不敢轻举妄动。
故此假若大明想要将这些超过百万顷的土地尽数纳入大明的版图,并且进行长远有效的统治,所面临的最大阻力并非是狼子野心的\"高丽\",而是名义上已然臣服了他们大明的女真人。
\"先生的意思是,那些女真人?\"短暂的沉默过后,燕王朱棣便是有些迟疑的开口,目光中夹杂着一抹狐疑。
孱弱的高丽军队不足为虑,这些世代在此游牧的女真人又能强到哪里去?
要知晓,前两年的时候,就连在那塞外草原上,能够和瓦剌部还有鞑靼部平起平坐的\"朵颜三卫\"迫于大明虎贲的威势下,都不得不选择臣服。
难道这些宛如野人一般的女真诸部,要比号称生来便会骑射的蒙古鞑子还要难缠?
\"殿下英明。\"
\"辽朝契丹的教训历历在目,女真人不可小觑呐。\"
提及女真,曹爽脑海中便不由自主回想起原本历史上的\"满清\",\"嘉定三屠\",\"扬州十日\"等字眼也在眼前浮现,单薄的身躯不知不觉间便开始颤抖起来。
严格说起来,与数千里外,早已自身难保的高丽相比,这些女真人才是真正的\"狼子野心\"。
\"辽朝,契丹..\"
尽管读书不多,但瞧着曹爽那如临大敌的模样,心中微微有些吃惊的朱棣仍是紧锁眉头,努力于脑海中回忆起幼年时学习的历史知识。
尽管因为年代久远,且战火纷飞的缘故,这女真族的起源早已无从考究,但其真正\"发迹\",于历史舞台上活跃,大概便是在五代十国时期,其部落分布的范围极广,南起鸭绿江,长白山,北抵黑龙江中游,东邻日本海,几乎囊括了整个辽东地区。
\"自古以来,这些女真人便生活在深山老林之间,生活环境十分严苛恶劣,故此其身体素质异于常人。\"
\"反观这些溃逃至塞外草原的蒙古鞑子们,其战力随着时间的流逝,必然会逐渐下降。\"
\"尤其是我大明如今已是重创北元皇室,打破了黄金家族所谓不可战胜的神话,为蒙古内部分裂,彼此倾轧留下了伏笔。\"
\"故而假以时日,我大明的头号心腹大患,应当便是这些终日与野兽搏斗,宛若野人般的女真人,而非内部四分五裂的蒙古鞑子。\"
一语作罢,燕王朱棣只觉身体里的血液仿佛凝固,一股钻心的凉意迅速蔓延至身体的每个角落,令他如坠冰窖。
自洪武元年,中山王徐达率兵攻破元大都,他的父皇朱元璋于南京城建国称帝开始,这些蒙古鞑子便从未熄灭过卷土重来的野心,时常领兵进犯大明边境;反观那辽东的女真人,却是早早的上表臣服,请求归附他们大明。
但是在曹先生的口中,他们大明未来的心腹大患,并非是这些犹如百足之虫,死而不僵的蒙古鞑子;反倒是犹如一盘散沙,毫无威胁可言的女真人?
朱棣有心反驳,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只能瞠目结舌的盯着脸色涨红,呼吸急促的曹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