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兄,这是你的诗!”同行的友人对着众星拱月般居于中心的王伟惊呼道。
“言过了,我只是不过把大唐的繁荣气象写实出来了。天幕恐怕只是随便选到我的诗了。”话虽这么说,但王维脸上的笑却是一点没少。
这是大唐,万国来朝的大唐。此时的唐民,骄傲地挺起胸膛。纵使此诗描写的大唐已经经历过安史之乱。但大唐终归是大唐。
庄重肃穆的宫殿与鼓点阵阵的《象王行》相映衬,将我们带回了那个华夏民族历史顶点的朝代:大唐!
伴随着音乐,视频闪回了后世人所想象的大唐的各种场景包罗万象。无论是亮色的生活夜晚长安不灭的灯火还是阴调肃杀的军旅、战场,亦或是间或闪出的朝堂。
视频涵盖的虽然与真实的历史仍有差距,但大唐人的高昂的气质和自信的民族心理。已然表现的淋漓尽致。
这才是真正的大国子民,女子不必用紧实的衣服包裹自己,而是大方展露出曼妙的曲线。无需在于民族之分,凡是世界的人才都会向大唐汇聚,成为帝国的助推器之一。
高仙芝,高句丽人,唐玄宗时官至武威太守、河西节度使,契苾何力,铁勒族,唐太宗和高宗年间,攻吐谷浑、灭高昌、败龟兹、攻突厥、抚铁勒、亡高丽……战功彪炳,册封为凉国公,李元谅,祖籍今伊朗破朱泚,平河中,拒吐蕃,镇陇右。担任陇右节度使、临洮军使,长期镇守西北……
唐人自信,无论什么样的人,既然来到了大唐,那么就会折服于大唐的魅力之下,纵使长相不同也终会成为大唐的一份子。
唐人是何等的自信,他们无论是梳着回鹘的发髻,或者是用着丝绸之路上传来的胭脂,甚至穿着这种波斯纹样的唐锦,整体看上去大唐依旧是大唐。
这才是华夏民族真正的骨气,也是我们现在追求复兴的终极目标;万国来朝,重新赢回我们历史的巅峰。
也是自大唐之后,民族心理从开放走向封闭。换而言之,我们有了心理阴影,宋的经济文化的高度繁荣掩盖不了他军事及版图的层层缩减。直到靖康之耻的发生,异族的入侵,元王朝的建立,更是让汉族蒙上了不可遮蔽的阴翳,我们的民族自信去哪里了?
我的面前,站着的是一个民族,一个在屈辱中呻吟的民族,靖康之耻之后,我们这个民族的骄傲就没有了。那些战胜者们骑在我们的脖子上作威作福,他们随意践踏我们的尊严,一个华夏大陆上最高贵民族的尊严。
还好有明朝的建立才阻隔了两代异族的统治让汉族得以喘息。
倘若没有大明,那么华夏的结局恐怕与我们的邻居印度的原住民一般无二。他们受着异族雅利安人的为风作福,而根深蒂固的认为那现在看起来非常荒谬的种性制度是天生的,是神赐予的。
这并非是不可能,不应该绝对不存在之事。前有两脚羊,后有四等人制。现在说的华夏民族一家亲,的根本在于汉族是绝对的多数。
而这份自信在大唐却不见得,我们天生就应该享有世界上最优渥的资源和最丰沛的土地,我们天生就应该获得最高贵、最上等、最充沛的物资,我们天生就应该拥有最丰富的精神与生活。
倘若我们没有,那么世界上的所有人也不配得有,这才是大唐最根本的民族心态:绝对的自信。
这种主人感是我们,但是现在纵使现在是物质生活如此发达、如此优渥的现在也依旧欠缺的,有人称呼这为民族主义。
倘若你问问千年前的大唐子民,他们会坚定的告诉你:“我们值得。”
我们值得,虽然唐朝的明君数量不算特别多,从头到尾都是明君的恐怕就是唐太宗,唐高宗,唐宪宗,唐武宗;但是唐朝中等之君质量和数量都还可以;这就是大唐能屹立于世界之林的根本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是,从天策上将李世民就开始拥有开放的国民心态,越是发展越是开放,越是开放越是发展。发展到最后就成了巨唐这个庞然大物。
视频放完了,但大唐上下无论何人,无论地位高低、是高官还是平民百姓,每个人心中情绪却依旧高涨澎湃。
“后世的视频,基于文字与史料的记载。我们的大堂如今是视频里那个样子吗?又那样相差多久呢?”李世民没有被视频里的情绪裹挟,反倒是冷静下来,询问朝臣。
“后世的眼中,我们的大唐是这样壮丽宏伟,那我们自然要比他们想象的更加宏伟,更加壮丽,更加优秀,这样才算是祖宗应该做的事情。”
“陛下所言甚是,臣等自当奋进。”
魏征今天倒是看着陛下一反常态,褪去了日常骄傲的外皮,反倒是勉励朝臣接续努力。
直到看到天子冠冕十二旒珠下隐隐约约的面庞,勾起那抹不易察觉的嘴角,才知道此时的他也在暗暗为自己所缔造的朝代而感到自豪。
算了,今天的魏征是平和的,同样为被天幕点名而感到自豪的大唐人民。
有这样一个优秀的帝王,着实是他们的骄傲;有这样一个伟大的朝代,亦是他们的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