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这橡胶树从种下到生长,需要差不多六年的时间才能割橡胶;
但是,终归是有个盼头了。
想到这里,朱雄英连忙对朱标说道:
“父王,如果说蒸汽机推动了大明第一次工业革命,那现在稷下学宫的柴油机;
就是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种子。”
“但是,这颗种子想要长大,需要这些橡胶种子;
他们种植到大明南方的那几个小国是我们唯一的办法。”
“大明的南洋移民种田计划,该开始了!”
“我们短期需要的橡胶,可以用船队横跨大洋,去南美洲带回来,但是这不是长久之计。”
“所以,南洋种田计划,必须开展起来。”
朱标看到自己的好大儿这么说,无语的说道:
“雄英啊!”
“南洋那些岛子,可不是我们大明的领土,你这样做会出现国际纠纷的。”
“再说,我们大明可是礼仪之邦,总不能明强吧!”
朱雄英却是一本正经的说道:
“抢劫,我们大明身为天朝上国,怎么可能做出那么没品的事情;
我们只是喜欢种田而已。”
“我们的船队可以带着丝绸、瓷器、茶叶、字画等他们稀缺的宝贝下南洋,当成地租;
交给那些小国的国王。”
“然后,直接在南洋的各个岛国种田,他们收了租金要是还给我们找事;
不让我们好好种田,那我们就把他们给种田里。”
“毕竟,要是签了租赁合同,他们还敢反悔,那就是藐视大明;
那他们被大明种到地里也不冤枉。”
“这个计划,我想带着梁国公蓝玉亲自去实施,父王你要在皇爷爷面前支持我。”
朱标看到自己的儿子竟然要带着梁国公蓝玉下南洋,黑着脸说道:
“雄英,你给爹实话实说,你到底是想干嘛?”
“种个田,整点粮食和橡胶树,用得着你亲自带着梁国公下南洋吗?”
“你小子,到底想干嘛?”
朱雄英看着自己忽悠不过去了,只好坦白道:
“父王,当年的攻略南洋计划,您还记得吧,如今大明北方边疆抵达瀚海一带;
东北的倭国也没有了,成为了我们大明的殖民地。”
“如今,我们已经迁移过去了二十万人口,当初的十万劳工也只剩下三万了;
要不了三年,当年倭国的人口就会彻底灭绝。”
“至于西边,在大明的全力支持下,二叔、三叔已经打出去了两千多里了;
我们已经占据主导位置了。”
“唯有南洋地区,西平候沐英大伯的三十万大军,除了十五万大军镇守云贵;
剩余的十五万大军已经镇守在西南边陲两年了。”
“当年这支部队,可是为了防止安南再起兵戈,才驻扎在镇南关区域的。”
“当年徐爷爷带着圣旨去占城国,他们安南可是答应半年时间就完成撤兵的;
现在两年过去了,他们仍然没有完成撤兵。”
“忤逆天朝圣旨,并且侵占大明藩属国的领土长期不归还,这两个理由任意一个;
我们大明就可以灭了这安南国。”
“并且南洋的众多小国,看到我们大明如此维护藩属国的利益,一定也会拍手称快。”
“所以,机会难得。”
“安南国到了该消失的时候了,我们的橡胶树也有了种植的地方;
父王,到时候了。”
朱标听到这里,也沉默了下来,他身为国家的太子从来不是什么软弱之辈;
当他听到自己好大儿的分析,也是点了点头说道:
“不错,西平侯的十五万大军一直在边境上熬着也不是事情,是该出手了。”
“雄英,你不要着急,父王这就去和你皇爷爷商量一下,看此事如何处理。”
哪知道,这话刚说出口。
门口就传来一道爽朗的声音。
“彪儿,大孙,你们两个说的话咱都听到了;
安南的事情是该解决了。”
随着这道声音传了过来,朱元璋带着太监总管王景弘也走到了正殿之中。
等朱元璋来到餐桌前坐下后,看着朱雄英无奈的说道:
“雄英啊,你这次下南洋,恐怕不只是为了种田吧;
咱这些年算是明白了,你小子干什么都是无利不起早。”
“如果只是种田的话,你肯定不会发动十五万大军,加上你让蓝玉跟着你去;
八成还得安排五万海军出征。”
“你告诉皇爷爷,你到底想干什么?”
朱雄英眼珠子一转,一本正经的说道:
“皇爷爷,这两年前往南洋的锦衣卫,已经调查完了南洋十几个小国的情况;
他们大部分都是中原动乱时期,迁移到南洋的汉人后人。”
“经过千百年的演变,形成了现在的十几个国家;
所以,孙儿只想杀鸡儆猴,没有想对他们大动干戈。”
“只是,南洋各国的土地非常肥沃,基本都可以一年三熟,但是他们人口稀少;
加起来,也就八百万人。”
“而今日的大明已经有一万万人口了,孙儿计划,五年之内向南洋各国迁移八百到一千万人;
然后在南洋各国种田。”
“并且用免税的政策,鼓励他们生育。”
“争取二十年之后,达到三千万人以上。”
“皇爷爷,你说,我们大明三千万子民在南洋垦荒种田二十年;
那南洋的十几个国家是大明的领土,还是那些小国的领土。”
朱元璋听到朱雄英的谋划,感慨的说道:
“大孙啊!”
“当年你就说过这个谋划,没想到如今真的要实施了,靠种田和生娃就可以灭掉十几个国家;
也是让咱开眼了。”
“不过,朝廷这些年也不是什么都没有准备;
大明以促进两国交流的名义,这两年从镇南关到安南的河外城修建了一条临时官道。”
“说是为了进口他们的大米,当然也给他们送去了不少瓷器和丝绸。”
朱雄英看到自己这皇爷爷出手比自己都早,嘀咕道:
“皇爷爷,安南的陈家王朝里又不是都是蠢货,他们怎么可能同意大明打开他们的北方屏障;
难道他们的脑袋都被驴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