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解决了乡村环境与公共服务问题后,中南省的乡村呈现出一片祥和、繁荣的景象。但苏然并未满足于此,他敏锐地察觉到,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乡村要想实现跨越式发展,必须借助科技的力量,同时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品牌。
一天,苏然在浏览行业报告时,发现发达地区的乡村借助电商直播、智慧农业等技术,实现了农产品销量与品质的双提升。他意识到,这正是中南省乡村进一步发展的契机。苏然立刻整理资料,向梁树林汇报:“梁省长,当前科技发展为乡村带来新机遇,我们可以利用科技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还能打造乡村品牌,提升竞争力。”梁树林深表赞同,指示苏然尽快推进相关工作。
苏然再次召集乡村振兴工作小组会议,会议室内气氛热烈。苏然率先发言:“如今科技是乡村发展新引擎,我们要抓住机遇。农业农村厅先谈谈智慧农业的可行性。”
农业农村厅厅长兴奋地说:“智慧农业前景广阔!引入传感器、无人机等技术,能实时监测土壤湿度、肥力、病虫害情况,精准施肥施药,既能提高产量,又能减少污染。比如在一些试点乡村,利用无人机进行农药喷洒,效率比人工提高数倍。”
商务厅厅长接着说:“电商直播是农产品销售的新风口。不少地方通过直播,农产品销售额大幅增长。我们省乡村也应跟上步伐,培养本土电商主播,搭建销售平台。”
宣传部部长补充道:“品牌塑造至关重要。我们要深入挖掘乡村特色,结合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特色农产品,打造独特品牌形象,提高知名度和美誉度。”
经过讨论,大家达成共识,制定了详细计划。苏然首先推动智慧农业项目在全省部分乡村试点。他带领技术团队来到阳光村,这里土地肥沃,但农业生产方式传统。技术人员在田间安装传感器,向村民演示如何通过手机App实时了解土壤数据。村民老张一开始半信半疑:“这小玩意儿能行吗?种地还是靠老经验吧。”苏然耐心解释:“张大爷,这是新技术,能帮您更科学种地,产量高还省力气。”
为打消村民顾虑,苏然组织村民参观智慧农业示范基地。看到整齐排列的温室大棚,通过自动化设备精准控制温度、湿度,产出的蔬菜又大又好,村民们心动了。阳光村开始逐步推广智慧农业,产量显着提高,农产品品质也更稳定。
在电商直播方面,苏然与商务厅合作,举办多场电商培训活动。邀请知名电商主播和专家授课,培训乡村青年。在绿水村,年轻的小李参加培训后,组建直播团队,将村里的特色农产品和手工艺品推向全国。他兴奋地说:“以前农产品卖不出去,现在通过直播,订单不断,收入翻了好几倍。”
品牌塑造工作也在同步推进。宣传部组织专业团队深入各个乡村,挖掘独特元素。在古柳村,发现这里有千年古柳,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便以“古柳之乡”为品牌,结合乡村旅游,打造特色文化活动,吸引众多游客。
然而,前进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在智慧农业推广过程中,部分设备出现故障,维修成本高、周期长,影响村民使用积极性;电商直播中,一些主播因缺乏专业知识,产品介绍不规范,导致消费者投诉。苏然得知后,迅速协调解决。联系设备供应商,建立快速维修机制,降低维修成本;组织电商主播培训进阶课程,提高主播专业素养。
随着科技赋能和品牌塑造工作的深入开展,中南省乡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销售范围不断扩大;乡村旅游持续火爆,吸引大量游客。村民们的生活越过越好,对未来充满信心。
苏然深知,乡村振兴是一场永不停歇的征程。他和团队将继续紧跟时代步伐,不断探索创新,借助科技力量,塑造更多优质品牌,让中南省乡村在全国乃至世界舞台上绽放光彩,为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伟大目标不懈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