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红英靠在洞壁上,不知不觉睡着了。不知睡了多久,她猛然惊醒,竟发现身边的几个人都消失了。
她大声呼喊:“小丁!小丁!”却无人回应。还有那两个矿工大哥,他们三个去哪儿了?梁红英心急如焚。在伸手不见五指的洞穴里,她该何去何从?
她摸索着洞壁继续向前走。走了一段,四周寂静无声,听不到任何响动,她心里愈发着急。按理说,这里不会有危险,日本人进不来。要是同伴们离开,理应叫醒自己,怎么能一声不吭就走了呢?
梁红英满心困惑,继续摸索着前行。她一边走,一边呼喊“小丁!小丁!”可山洞里寂静得可怕,没有一丝回音。无奈之下,她只能沿着巷道,一步一步坚持走下去。
走着走着,她又犯起愁来:他们会不会朝着相反方向回去了?这个念头让她矛盾不已。她停下脚步,站在原地思索片刻,这确实是个艰难的抉择。若继续往前走,可能会和同伴们渐行渐远,甚至再也碰不到。可在这漆黑的巷道里,仅凭摸索,根本快不起来。
她清楚,同伴们已经离得很远了。不然,自己这一嗓子,肯定能传出去,小丁不可能没回应。咬咬牙,她继续向前。又走了一段,她再次大喊“小丁”,依旧无人应答。接着,她喊了几声“大哥”,同样没有得到回应。
梁红英急得狠狠砸向旁边的石头,心里埋怨小丁做事太鲁莽,怎么能不叫自己就离开呢?但她不敢停下,只能继续摸索着前进。
不知又走了多远,梁红英忽然感觉前面有一丝亮光。她心中顿时充满期待:莫非前面就是出口?看到亮光,她加快了脚步。越往前走,光线越亮,周围的环境也逐渐清晰起来。
她看清了矿洞的结构,顶部由一根根木棍支撑着,旁边有立柱,脚下满是碎石,时不时还能看到地上散落的煤炭,显然很久没人动过了。
梁红英继续向前,前面果然是一个洞口。确认后,她立刻奔跑起来,迅速冲到洞口。一缕阳光射进洞内,她冲了出去。眼前的景象让她惊呆了——自己竟身处半山腰。
洞口有条小路,蜿蜒曲折地通向山下。洞口周围长满杂草,看样子很久没人走过了。此刻,梁红英既高兴又担忧。高兴的是,自己终于出来了,只要坚持,就能迎来成功;担忧的是,小丁他们究竟去了哪里?
她在洞口大声呼喊了几声,依旧没有小丁他们的回应。梁红英纳闷极了,他们到底怎么回事?她心里犯起愁来:是回去找他们,还是怎么办?虽然走出了山洞,可她一点也高兴不起来。
她摸了摸腰里的物件,暗自思忖:这几个人到底去哪儿了?她回过身,又朝着洞口喊了几句“小丁!小丁!”声音在山洞里回荡,却无人应答。
梁红英心想,他们会不会已经离开山洞了?于是,她向前走了一段路,想看看自己究竟在什么位置。朝山脚下望去,她这才明白,原来巷道并非一直向上,而是从半山腰通向矿区下部。
为什么要这样设计巷道?梁红英想不明白,但这不是她此刻该考虑的问题。关键是,同伴们去了哪里?她站在原地,眺望矿区,虽然看得不太清楚,但能看到人来人往,难道昨天晚上的事已经被镇压下去,反抗的矿工又被处决了,要不然矿区秩序怎么会恢复如常。
她找了块干净的石头坐下,认真回忆睡觉前发生的事。两个大哥和小丁到底去了哪里?这个谜团困扰着她。不过,她有一种预感,他们应该还在山洞里,或许朝着相反方向回去了。
无法确定同伴的去向,梁红英决定再回山洞一趟。打定主意后,她打算在外边找点树枝和干草,扎个火把,这样走起来方便些。
就在她专心薅杂草扎火把时,后背突然被人拍了一下。梁红英吓得猛然回头,只见面前站着一位老妇人。
她警觉地站起身,问道:“大娘,您有什么事?”大娘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粗布衣裳,背着几根柴。她面容清瘦黝黑,一看就是长期营养不良,家境贫寒。
大娘解释道:“姑娘,你从哪儿来?怎么跑到这荒郊野外了?”梁红英连忙回应:“我迷路了,才来到这里。大娘,您是上山砍柴吗?”
大娘摇了摇头,说:“不是,我家就住在附近,是来拾柴的。”她听后,急忙问道:“大娘,您有没有看到三个人从这里经过?”
大娘说:“三个人?两个年纪大的,一个年轻的,对吧?”梁红英连声道:“对对对,您看到了?”大娘点点头:“有段时间了,我瞧见他们下山去了。”
她悬着的心总算落了地,可又忍不住埋怨小丁:他们都出来下山了,怎么不通知自己一声!她谢过大娘,顺着山坡找了下去。
不管怎样,得知了同伴的消息,梁红英心里踏实了许多。她追出去好远,却没看到人。眼看着就要下山,前面就是矿区了 。
就在这时,梁红英抬头看向远方。果然有三个人,背对着她向前走。她心中一喜,认定这三人就是小丁他们。她加快脚步,小跑着追过去。
等靠近了,梁红英却觉得不太对劲。可不管像不像,她都得跑过去看个究竟。跑到跟前一看,果然是两个五十多岁的大叔,和一个十七八岁的年轻人。
她赶忙拦住他们:“大叔,等一等,我有话想问。”三人停下脚步,疑惑地看着梁红英,随后又对她打量一番。梁红英发现,他们身上带着弓箭和猎具,看样子是打猎的。
她开口问道:“你们几位刚才是不是在山上打猎?”三人点点头:“是啊,怎么了?”梁红英又问:“那你们有没有看到一个老妈妈,背着柴?”三人纷纷点头:“看到了。”
梁红英心里一凉,没想到闹了个乌龙,这不是小丁他们。她急得直跺脚。三人见状,问道:“姑娘,你有什么事?在找谁?”梁红英无奈地摇摇头:“我在找人。”
突然,她想起一件事,对大叔说:“大叔,我能不能向你们借样东西?”年长的大叔问:“你要借什么?”梁红英说:“有没有照明的东西,灯笼之类的?”大叔想了想,说:“有啊。前面不远处有个小村子,随便找个杂货店,都能买到矿灯,提着就能照明。”
她听了十分高兴,忙问杂货店在哪。大叔指了指前方几间隐隐约约的房子,说:“那儿有个小村子,离矿区不远,去那儿问问,应该有那东西。”说完,三人拐上一条小路,径直离去。
梁红英顺着他们指的方向跑去。果然,在宽阔的道路旁,有十几户人家。路边一户人家开着窗,窗上悬挂着勺子、梳子等日用品,还挂着一盏马灯。
她喜出望外,迅速推开门,走进杂货店。店内,一个头戴瓜皮帽、穿着整齐的中年商人,正坐在柜台前托腮沉思。见梁红英进来,商人立刻来了精神:“姑娘,你要什么东西?”
梁红英扫视店内,商品种类繁多,油盐酱醋、鞋子布匹、算盘刀具、马灯蜡烛一应俱全。但她只对马灯感兴趣,指着马灯问:“老板,我要一盏灯,几块大洋?”老板伸出两根手指。
梁红英明白意思,从口袋里摸出两块大洋,递给老板,然后跑过去准备提上马灯离开。老板连忙叫住她:“姑娘,等等!光一个马灯可不行,我得给你加好油、穿好捻子,你才能用。”
梁红英这才反应过来,要是没老板提醒,自己就提着个空灯壳子走了。她赶紧把马灯拿回去,让老板把东西准备好。同时,她又想起还得要一盒火柴,便向老板要了一盒。
一切准备妥当,梁红英提着马灯,匆忙往回赶。她要回山洞看看小丁他们到底怎么回事,看样子,他们还没离开山洞。
她快步上山,到了洞口,划燃火柴,点亮马灯,走进山洞。有了马灯照明,山洞里亮堂许多,路也似乎没那么漫长了。很快,她就到了之前休息的地方,仔细观察,却没发现任何痕迹。
梁红英继续向前走,一边走一边喊:“小丁!小丁!”
就这样,他一直走到他们进来时的那个洞口,却没发现小丁和另外两个人。这一下,可把他急坏了。难道小丁他们没回来?他抬头望去,洞口上面还被堵着。梁红英心里有点好奇,心想:是不是他们从这里上去了 ?得上去看看。
她手撑洞壁,手脚并用,很快就爬到了顶部。他伸手一推,发现顶部不再是铁皮筒,而是一块沉重的巨石,根本推不动。没办法,他只能慢慢向下滑。她越想越担心:难道小丁他们出了意外?是不是上边有人发现了这个洞口,进来后把小丁他们抓走了?
一系列问号在梁红英心中打转,他左思右想,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丝毫没察觉到任何声响,小丁他们怎么就突然消失了呢?这些问题无从解释,她急得直跺脚。“我该何去何从?”他心想,既然上不去了,那就只能向山腰的洞口折返。
走着走着,她有了惊喜的发现。第一次通过时,巷道里特别黑暗,他们对周围的情况看得并不真切。这次,他提着灯,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没走多远,她就发现侧面有个直通上面的洞,显然也是个通气孔。洞口完全能容纳一个人通过。
她心里琢磨,不知道上面的盖板能不能打开,也不清楚这个出口究竟在什么位置,这又是一个未解之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