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将领虽然不敢违抗军令,但脸上都带着几分惧色。
唯独宇文深露出笑容,上前向宇文泰道贺。
“高欢在河北根基深厚,深得民心。
他要是死守地盘,我们还真拿他没办法。”
宇文深眼中闪着精光,语气笃定,“可他现在孤军渡河,完全是被愤怒冲昏了头——窦泰战死。
他咽不下这口气,才冒险来报仇。
这种‘忿兵’,必败无疑!”
宇文泰眉头微挑:“哦?那依你之见,该如何应对?”
宇文深自信一笑:“给我一支令箭,调王罴的兵马,截断高欢退路。
咱们前后夹击,定能让他全军覆没!”
宇文泰点头赞许:“好计策!
不愧是宇文家的智囊。”
随后,宇文泰派颖昌公达奚武去侦察敌情。
达奚武只带三名骑兵,换上东魏军服,悄悄靠近敌营。
天色渐暗,他们在离营几百步的地方下马,伏地偷听,记下敌军口令。
夜里,他们又装作巡营士兵,骑马在营中穿梭,竟无人察觉。
回营后,达奚武向宇文泰汇报:“高欢军心松懈,毫无防备,正是进攻的好时机!”
宇文泰正打算下令逼近敌营,突然探马来报:“高欢大军快到了!”
宇文泰立刻召集众将,沉声道:“诸位,敌军将至,我们得赶紧商量对策。”
夕阳西下,渭水河畔的芦苇荡随风摇曳。
西魏军营静悄悄的,连旗帜都收了起来,仿佛空无一人。
此时,东魏大军压境,主帅高欢勒马远望,眉头紧皱。
他身旁的仪同三司李弼拱手道:“敌军兵少,我们不宜在平地列阵。
东边十里处的渭曲地势险要,不如先占据那里,以逸待劳。”
西魏统帅宇文泰点头赞同:“好计策!”
于是,他迅速下令移军渭曲,背靠渭水扎营,并命李弼率军守右翼,赵贵守左翼。
将士们全部埋伏在茂密的芦苇丛中,约定听到鼓声再杀出。
天色渐暗,高欢的大军终于赶到。
远远望去,西魏军营一片死寂,只有深不见底的芦苇荡和泥泞的沼泽。
高欢心生疑虑,担心有埋伏,便打算放火烧掉芦苇,逼出敌军。
这时,大将侯景却站出来反对:“我军声势浩大,理应活捉宇文泰,向天下示威!
若用火攻,即便烧死他,也毫无威名可言!”
一旁的猛将彭乐更是急躁,拍马嚷道:“我军十倍于敌,百人抓一个都绰绰有余,何必用火攻?
直接杀过去便是!”
高欢原本谨慎,但被二人这么一激,也热血上涌,当即挥鞭大喊:“全军进攻!”
东魏士兵一听命令,争先恐后地往前冲,阵型瞬间大乱。
西魏营内,鼓声骤震,杀机骤起。
芦苇丛中,伏兵执戈冲出,如狼似虎,直扑欢军。
赵贵率军从左翼杀入,李弼自右翼突进,两路夹击,瞬间将欢军截成数段。
欢军阵脚大乱,士兵惊慌四散。
“杀!一个不留!”
李弼厉声喝道。
他的弟弟李檦年少胆壮,身披重甲,隐于马背。
他瞅准时机,突然跃马冲入敌阵,长矛左右突刺,敌人还未反应过来,便纷纷落马。
高欢军士兵惊恐大喊:“快躲开!
这小儿厉害!”
此时,欢将彭乐正带着三分酒意,杀得兴起。
他性情暴烈,战意狂放,竟一把扯下甲胄,赤膊上阵,如疯虎般冲入西魏军中。
“哈哈哈!谁敢挡我!”
彭乐狂笑,挥刀乱砍。
西魏征虏将军耿令贵见状,挺枪迎战。
他目光如电,一枪刺出,直取彭乐胸口。
彭乐急忙挥刀格挡,却已迟了半拍。
枪尖刺入胸膛,鲜血喷涌,肠子都流了出来。
“啊——”彭乐痛吼一声,却仍不退却。
他双目赤红,狂吼道:“再来!”
鲜血狂喷,他却大吼一声,拚死再战。
旁有他将飞马赶到,接住耿令贵厮杀。
乐和这才有机会拨转马头,退出战阵。
他低头一看,肠子都露出来了,赶紧扯下战袍裹住伤口。
“将军,您伤得不轻,先回营吧!”
一名亲兵焦急地劝道。
乐和咬牙摇头:“不行!仗还没打完!”
可抬眼一看,自家军队已经溃败,如潮水般退了下来。
他再想冲回去,哪还来得及?
后方鸣金声响起,他只得随众撤退。
宇文泰见敌军败走,也不追赶,收兵回营。
众将纷纷上前报功,个个脸上带着得意之色。
李檦身材矮小,却提着一颗敌将首级,昂首挺胸地站在帐前。
宇文泰见了,笑着对左右道:“打仗靠的是胆量,不在个子高矮!
你们看,李檦年纪轻轻,照样能斩将杀敌!”
正说着,耿令贵大步走进来,铠甲上全是血,连战袍都染红了。
“好一员猛将!”
宇文泰赞叹道,“甲上这么多血,可见杀敌之勇!”
耿令贵咧嘴一笑:“末将只是尽力而为,不敢居功。”
宇文泰满意地点点头,命人一一记下战功,准备犒赏三军。
众将士见主帅如此公正,心中欢喜,纷纷告退回营,各自休息去了。
高欢一路奔回信原,心里还盘算着重整残军,再和敌军决一死战。
他叫来张华原,厉声吩咐道:“去各营清点人马,看看还剩多少兵将!”
张华原匆匆巡视一圈,回来时脸色煞白:“主公,各营都空了,士兵全跑了!”
高欢不肯相信,怒道:“胡说!再查!”
这时,阜城侯斛律金上前劝道:“主公,军心已散,再战无益,不如速回河东!”
高欢仍不甘心,斛律金急了,直接命人牵马过来,催促道:“事不宜迟,请主公上马!”
高欢勉强跨上马背,却迟迟不肯扬鞭。
斛律金见状,一鞭子抽在马臀上,马儿吃痛,驮着高欢向东疾驰。
到了河边,身后忽然传来震天动地的喊杀声——追兵来了!
高欢大惊,连忙喊道:“快!渡河!”
可船还停在河心,一时靠不了岸。
将士们慌了,有人直接策马跳进河里,结果全被激流卷走。
高欢见势不妙,赶紧换了匹骆驼,这才勉强爬上船,狼狈渡河。
这一战,高欢损兵折将,八万甲士葬身沙场,十八万件铠甲兵器尽数丢弃。
宇文泰听说高欢逃跑了,这才带兵追到河边。
远远望去,高欢已经过了河,他立刻下令停止追击。
这时,各路人马陆续赶来。
都督李穆急匆匆地跑来,抱拳道:“大将军,高欢已经吓破了胆,咱们赶紧渡河追击,别让他跑了!”
宇文泰摇摇头,叹道:“古人说‘穷寇莫追’,这是兵家至理。
咱们已经大获全胜,见好就收吧!”
他望着对岸扬起的尘土,心想:高欢虽败,但实力尚存,贸然追击,未必能讨到便宜。
回到战场,宇文泰下令:“每人在这里种一棵柳树,纪念今日的胜利。”
士兵们纷纷动手,很快,荒凉的战场上立起了一片新绿。
微风拂过,柳枝轻摇,仿佛在诉说这场惊心动魄的大战。
第二天,大军凯旋,回到渭南。
庆功宴上,众将举杯欢庆。
宇文泰高举酒杯,朗声道:“此战全赖诸位奋勇杀敌,今日论功行赏,绝不亏待大家!”
李弼笑着拱手:“全凭大将军运筹帷幄,我等不过尽了本分。”
赵贵也附和道:“是啊,要不是大将军指挥得当,哪能这么顺利?”
宇文泰哈哈大笑:“都是将士用命!”
随即宣布:“李弼、赵贵等有功将士,各进爵位,增封食邑!”
众将闻言,纷纷拜谢,帐中一片欢腾。
高欢回到晋阳,心里憋着一团火。
这一仗输得窝囊,他越想越气,拳头攥得咯咯响。
侯景大步走进来,拍着桌子嚷道:“宇文泰那小子刚打了胜仗,尾巴都翘上天了!
给我两万精兵,我准能把他活捉回来!”
他眼睛瞪得溜圆,活像头炸毛的狮子。
高欢皱着眉头没吭声。他心里盘算:侯景这话说得轻巧,可万一......
夜深了,高欢还在屋里来回踱步。
娄妃端着茶进来,柔声问:“还在为侯景的话发愁?”
高欢叹了口气:“你觉得这主意如何?”
娄妃轻轻摇头:“侯景要是真能擒住宇文泰,还会回来吗?
用一个侯景换一个宇文泰,这买卖划算吗?”
她给丈夫续上热茶,“侯景这人,野心可不小。”
高欢猛地抬头,茶盏“当”地搁在案上。
是啊,这些年侯景的所作所为......
第二天,高欢对侯景摆摆手:“此事再议。”
侯景脸色顿时阴沉下来,甩袖而去。
此时前线传来消息,高敖曹听说高欢兵败,立刻从恒农撤围,退守洛阳。
宇文泰在沙苑大胜后,野心勃勃,又想攻占洛阳。
他立即派行台王季海和大将独孤信,率领两万步骑兵,直扑洛阳。
同时,他还命令洛州刺史李显进军三荆,又让贺拔胜、李弼围攻蒲坂,准备一举拿下东魏的要地。
蒲坂的守将是东魏秦州刺史薛崇礼。
他登上城墙,亲自指挥防御。
这时,他的堂弟、别驾薛善悄悄找到他,低声劝道:“高欢犯下驱逐君王的滔天大罪,我们薛家世代受朝廷恩惠,怎么能替他卖命?
现在西魏大军压境,若继续死守,城破之日,我们的脑袋被送到长安,还要背上‘逆贼’的骂名,岂不是死得冤枉?
不如趁早投降,还能保全家族!”
薛崇礼沉默不语,显然内心挣扎。
但薛善等不及了,他果断联合族人,打开城门,迎接贺拔胜和李弼的军队进城。
薛崇礼见大势已去,慌忙逃跑,可惜半路就被抓住,押送到了宇文泰面前。
宇文泰得知蒲坂顺利拿下,快马加鞭赶来。
他十分欣赏薛善的明智之举,当场要封他为五等爵位。
薛善却摇头拒绝,诚恳地说:“我只是做了该做的事,不敢贪功。”
宇文泰点点头,又看向被押来的薛崇礼。
薛善见状,连忙上前求情:“他毕竟是我堂兄,只是一时糊涂,请大丞相饶他一命。”
宇文泰沉吟片刻,最终挥了挥手:“看在你的面子上,免他一死。”
就这样,薛崇礼逃过一劫,宇文泰也不再追究。
随后,他乘胜进军,轻松平定了汾州、绛州两座重镇,势力进一步扩张。
独孤信率军行至新安,高敖曹却突然带着主力部队北撤了。
洛阳城里,只留下广阳王元湛驻守。
“将军,高敖曹跑了,咱们怎么办?”
副将急匆匆来报。
独孤信冷笑一声:“元湛胆小如鼠,洛阳唾手可得。”
果然,元湛毫无胆略,听说西魏军逼近,竟连夜弃城逃往邺城。
独孤信不费吹灰之力,占据金墉城,洛阳就此易主。
与此同时,颍川城内也起了变故。
长史贺若统突然发难,擒住刺史田迄,举城投降西魏。
“贺若大人,您这是……”
田迄被绑时,仍不敢相信。
贺若统淡淡道:“东魏大势已去,识时务者为俊杰。”
消息传开,梁州、荥阳、广州等地纷纷望风归附。
东魏行台任祥率军反攻颍川,却在西魏大都督宇文贵手下惨败,狼狈逃回。
阳州刺史邢椿更惨,还没等西魏军打来,就被手下将领是云宝刺杀。
是云宝提着邢椿的首级,直接投奔了西魏。
西魏都督韦孝宽乘胜追击,一举攻陷东魏豫州。
短短数月,河南诸州郡大半落入西魏之手。
“看来,东魏的气数尽了。”
独孤信站在洛阳城头,望着远方,喃喃自语。
东魏大行台侯景在虎牢关整顿兵马,准备夺回河南各州。
消息传来,西魏将领韦孝宽等人心里发虚,二话不说,弃城就跑。
“这帮人跑得倒快!”
侯景冷笑一声,随即挥军出击,一口气收复南汾、颍、豫、广四州。
他得意洋洋,转头对高敖曹说道:“高将军,咱们联手,把金墉城也拿下!”
高敖曹点头:“正合我意!”
于是,两军合围金墉城。
与此同时,东魏权臣高欢也率大军赶来增援。
西魏守将独孤信见势不妙,急忙派人飞马向长安求援:“洛阳危急,速派援兵!”
此时,西魏皇帝元宝炬正打算去洛阳祭拜祖陵,没想到前线告急。
他眉头紧锁,对宇文泰说道:“看来,咱们得先打仗了。”
宇文泰沉声道:“陛下放心,臣这就调兵。”
元宝炬点点头,随即下令:“尚书左仆射周惠达留守长安,辅佐太子。
朕亲自带兵东征!”
大军开拔前,宇文泰点将:“李弼、达奚武,你们率先锋部队,直取湝城!”
两人抱拳领命:“末将遵命!”
马蹄声震,战旗猎猎,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日暮时分,李弼下令扎营。
他登上高处,远眺天际,忽然看见一群飞鸟从西北方向疾速飞来。
“怪事!”
李弼眉头一皱,对身旁的达奚武说道,“天色已晚,鸟该归巢了,怎么还往西北飞?”
达奚武抬头望了望,点头道:“确实反常。”
李弼沉声道:“鸟群惊飞,必有大军逼近。
咱们得早作准备!”
两人当即决定移营至孝水,并派出探马侦察敌情。
同时,李弼下令军士们砍柴备火,以防不测。
没过多久,探马急匆匆奔回,高声喊道:“将军!敌军来了!”
李弼冷笑一声:“果然不出所料!”
他立刻下令:“全军听令!
拖柴扬尘,擂鼓呐喊,给我造出大军压境的声势!”
士兵们迅速行动,柴草拖地,尘土飞扬,鼓声震天,喊杀声四起。
敌军不过千骑,领头的正是莫多娄贷文和可朱浑元。
他们本是奉命试探,哪知刚靠近西魏军营,就见烟尘滚滚,杀声震耳。
“不好!”
贷文脸色大变,“敌军早有防备,人数不少!”
可朱浑元勒马急道:“撤!快撤!”
敌军调转马头,仓皇逃窜。
李弼见状,大喝一声:“追!”
西魏军如猛虎下山,直扑敌骑。
贷文慌乱中不及躲避,被一刀斩落马下。
可朱浑元侥幸逃脱,带着残兵败将狼狈奔回。
战后清点,李弼大获全胜,俘虏敌军无数,解送恒农。
达奚武笑道:“将军料敌如神,这一仗打得漂亮!”
李弼摇摇头:“不过是鸟先报信罢了。
倒是那莫多娄贷文,不听侯景调遣,擅自出击,白白送了性命。”
原来,侯景本打算稳守待敌,可贷文立功心切,硬拉上可朱浑元,率千骑偷袭西魏军。
谁知道李弼早就防着他们,直接带兵追杀。
结果莫多娄贷文战死,可朱浑元侥幸逃了回去。
李弼与宇文泰一同率军赶到城东时,侯景的军队已经撤围退去。
宇文泰不甘心,带着轻骑兵一路追到河边。
侯景见追兵逼近,冷笑一声,勒马回身,迅速布阵。
他北据河桥,南靠邙山,摆开架势,要与宇文泰一决高下。
两军刚一交锋,侯景就盯上了宇文泰。
只见他手持令旗,指挥若定,俨然是军中核心。
侯景眯起眼睛,搭箭拉弓,嗖的一声——
“将军小心!”
有人惊呼。
可惜晚了。
箭如流星,正中宇文泰的坐骑。
那马吃痛,嘶鸣一声,发狂般狂奔起来。
宇文泰死死抓住缰绳,可马已失控,转眼间冲出里许,最终将他掀翻在地。
侯景见状,嘴角扬起,挥鞭大喝:“追!活捉宇文泰!”
马蹄声如雷,百余骑直扑而来。
宇文泰身边只剩都督李穆一人,形势危急。
李穆眉头一皱,计上心头。
他猛地扬起马鞭,狠狠抽在宇文泰背上,厉声呵斥:“你这溃兵!
你家主帅都跑了,你还在这儿磨蹭?
等死吗?!”
侯景一愣,勒住战马,狐疑地望过去。
“那人是谁?”
侯景问左右。
“像是……他们自己人?”
副将迟疑道。
侯景眯眼细看,见李穆骂得凶狠,宇文泰又狼狈不堪,一时竟信了——莫非真是逃兵?
就在他犹豫的刹那,李穆迅速翻身下马,一把拉起宇文泰:“将军,快上马!”
宇文泰也不多言,翻身上马。
李穆紧随其后,二人疾驰而去,转眼间便消失在烟尘中。
侯景这才反应过来,怒拍马鞍:“中计了!”
可再追已来不及。
回到大营,宇文泰长舒一口气,拍着李穆的肩笑道:“今日若非卿急智,我命休矣!”
李穆拱手:“将军乃三军之帅,末将岂敢不尽心?”
宇文泰点头,随即沉声下令:“重整兵马,再进!”
侯景刚回到军营,以为西魏军已经撤退,不会再来了。
他正暗自庆幸,谁知西魏大军如潮水般涌来,杀声震天。
侯景的军队根本来不及列阵,就被冲得七零八落。
“快撤!”
侯景大喊一声,拨转马头就逃。
他的士兵们四散奔逃,乱作一团。
唯独高敖曹不信邪。
他自恃勇猛,高举战旗,对着西魏军主帅宇文泰喊道:“宇文泰!
可敢与我一战?”
宇文泰冷笑一声:“放箭!”
顿时万箭齐发,高敖曹的部下纷纷倒地。
高敖曹挥舞长槊,硬是杀出一条血路。
他单枪匹马逃到河阳南城下,对着城上大喊:“快开城门!
我是高敖曹!”
城上守将高永乐探出头来,冷笑道:“哟,这不是高将军吗?”
“少废话!
追兵马上就到,快让我进去!”
高敖曹急得直跺马镫。
高永乐慢悠悠地说:“当年你羞辱我的时候,可没想过今天吧?”
说完,他挥了挥手:“关紧城门!”
高敖曹气得破口大骂,但追兵的马蹄声已经越来越近。
他急中生智,躲到了桥洞底下。
西魏追兵赶到桥边,突然有人喊道:“快看!水里有金带在闪光!”
“在桥下!”
士兵们纷纷弯弓搭箭。
高敖曹知道躲不过去了,猛地探出头来,豪迈地喊道:“来吧!
老子这颗脑袋,够你们换个开国公了!”
欲知后事如何,且待下一章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