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年轻女子是谁呢?
她就是谢晦的女儿,彭城王妃。
这姑娘,性子刚烈得很。
谢晦被杀以后,他的那些同伙,周超、孔延秀等人都投降了。
可他们毕竟跟王师对抗过,罪孽深重,最后也都没逃过一死。
庾登之、何承天他们,算是走运,捡回了一条小命。
宋帝对檀道济,那可是另眼相看,封他为征南大将军,还让他开府仪同三司,江州刺的位子也给他兼着。
到彦之也挺得宠,被派到南豫州当刺史去了。
其他那些将士,也都得了不少好处,一个个美得不行。
宋帝还把永嘉太守谢灵运给召回来了,让他当秘书监。
这谢灵运,可是有才气的人呢。
始兴太守颜延之,也挺受器重,被提拔为中书侍郎,那可是朝廷里的大官儿。
没过多久,左卫将军殷景仁、右卫将军刘湛,还有王华、王昙首,都被封为侍中,那可是皇帝身边的红人。
镇西谘议参军谢弘微也挺有本事,被提拔为黄门侍郎,这职位可不简单。
都城的人都称他们为“元嘉五臣”,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厉害着呢。
元嘉的事先说到这儿,再聊聊北魏的事儿吧。
北魏皇帝拓跋焘继位后,国内挺太平的,休整了一年,也没出什么乱子。
然而,有一天柔然国突然打过来了,把云中给占了。
这柔然国,可不是好惹的。
拓跋焘能不管吗?
当然不能,他亲自带着兵,就奔前线去了。
说起这柔然国,还得从匈奴说起。
他们的老祖宗叫木骨闾,曾经是北魏远祖代王猗卢的骑兵呢。
早年,这木骨闾犯了事儿,要被砍头,就逃到沙漠里去了。
他在那儿生了个儿子,叫车鹿会。
这车鹿会,又是个猛汉子,招集了一些人,拉起了一个部落,号称柔然。
他们仍然用木骨闾当姓,后来传来传去,就变成了郁久闾。
这郁久闾的部落,就这么一辈一辈传下来了。
传到第六代的时候,出了个叫社仑的人。
这社仑,长得魁梧,力气也大,骑马射箭样样精通。
有一回,社仑带着几个兄弟出去打猎。
他们骑着马,在草原上飞奔,追着一只野鹿。那野鹿跑得可快了,但他们紧追不舍。
“看箭!”社仑拉满弓,一箭射去,正中野鹿的后腿。
野鹿一瘸一拐地跑着,他们赶紧追上去,把野鹿给逮住了。
“哈哈,今天有鹿肉吃了!”兄弟们高兴得大喊。
社仑不仅勇猛,还特别有头脑。
他常常想,怎么才能让部落更强大呢?
他四处走动,观察其他部落的做法,学习他们的经验。
他看到有的部落种地种得好,就回去教大家种地;
看到有的部落养马养得壮,就让大家也学着养马。
就这样,郁久闾部落越来越强盛了。
社仑还特别有心计,他懂得怎么跟其他部落打交道。
有时候,他派人送去礼物,跟别的部落和好;
有时候,他带着兵去教训那些不听话的部落。
在他的带领下,郁久闾部落的名声越来越大,周围的人都怕他们。
社仑呢,也成了部落里的英雄,大家都听他的。
当然,这社仑不仅骁勇强悍,还特别有智慧。
他和北魏太祖拓跋珪,那可是同时期的人。
两个英雄碰一块儿,哪能不打几场硬仗呢?
拓跋珪和社仑,那仗打得叫一个激烈。
每次开战,黄土飞扬,马蹄声震得耳朵嗡嗡响。
拓跋珪的军队,训练有素,个个跟猛虎下山似的。
社仑的柔然军也不赖,骑马挥刀,冲杀过来,气势汹汹。
两军交战的场面,亦是十分壮观。
拓跋珪站在高坡上,手握长剑,大声喊着,指挥军队往前冲。
社仑也不示弱,骑着高头大马,在军里来回跑,鼓舞士气,喊得嗓子都哑了。
可拓跋珪,那是有勇有谋的主儿,他的军队也更厉害些。
打了一会儿,拓跋珪就把社仑给击败了。
社仑的军队被打得七零八落,到处乱跑。
拓跋珪的军队乘胜追击,一直把柔然军赶出北魏的地盘。
这一仗,拓跋珪可是立了大功,名声远扬。
从那以后,北魏的边境就安稳多了,老百姓也能过个太平日子。
社仑逃到漠北后,那可没闲着。
他吞了高车国,还把匈奴剩下的部落都给灭了,势力一下子就壮大了,自封豆代可汗。
“可汗”就是咱们说的皇帝,“豆代”就是驾驭开张的意思,听着就霸气。
社仑心里一直憋着股气,被北魏打败了,他不甘心。
所以,他就想着往南打北魏,报那一箭之仇。
很可惜,没过多久,社仑就死了。
他那些兄弟,都盯着可汗的位置,篡位、谋杀,乱成了一锅粥。
这时候,社仑的堂弟大檀站出来了。
他原来管着西方的部落,听说国内乱了,就赶紧回来平定内乱。
然后,他也自封纥升盖可汗,意思就是要打败所有人。
大檀继承了他兄长的遗志,又来打北魏了。
他听说北魏新帝继位,心里就轻视起来,觉得北魏现在肯定不行。
所以,他带着六万骑兵,大举进攻云中。
这时的北魏,由拓跋焘当政。
拓跋焘一听,那哪行!
他赶紧赶路去救援,三天两夜就赶到了盛乐。
盛乐可是北魏的旧都,已经被大檀给占了。
大檀一看拓跋焘来了,就派骑兵去迎战。
那敌军人数众多,把拓跋焘围了五十多层。
北魏的士兵一看,心里都慌了。
拓跋焘却面无惧色。
他亲自拿起强弓,瞄准了柔然的大将于陟斤,一箭就把他射倒了。
柔然的士兵一看大将被射倒了,心里都乱了套。
拓跋焘趁机指挥军队反击,终于把大檀给击退了。
拓跋焘收复了盛乐,心里那个高兴啊。
他回到平城后,又派将士分五路去追大檀,一直追到漠北。
那杀敌俘虏的,多得不计其数。
最后,拓跋焘才带着军队回朝。
说起柔然人,真让人发笑。
这柔然人讲文化没文化,说到长相又丑陋,长得像虫子一样。
拓跋焘的爷爷,北魏开国皇帝拓跋珪,他看着柔然人不顺眼,就把柔然改名叫“蠕蠕”。
时间过得真快,一眨眼就到了第二年。
夏国的国主赫连勃勃病死了。
他大儿子赫连璝早先就死了,现在就剩二儿子赫连昌继位。
北魏以前叫赫连勃勃屈丐,那意思就是贬低他。
那赫连勃勃凶狠狡猾,还善于用兵,北魏也挺怕他的。
这时候,北魏一听赫连勃勃死了,心里就开始盘算了。
“嘿,你听说了吗?赫连勃勃那老家伙已经死了。”一个北魏士兵凑近同伴耳边说道。
“听说了听说了,现在夏国肯定乱得很。”另一个士兵点头附和。
“咱们得趁这个机会,好好收拾收拾夏国。”一个将领说。
“对啊,他们现在肯定没防备,咱们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另一个将领附和道。
“那咱们赶紧商量个计策,怎么攻打夏国。”有一个将领说。
于是,北魏的将领们就开始商量起来,一个个都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那咱们还等什么?趁机攻打夏国啊!”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士兵兴奋地说。
“对对对,这是个好机会,不能错过了。”大家都纷纷表示赞同。
就这样,北魏的将领们都摩拳擦掌,准备攻打夏国了。
他们聚在一起,商量着怎么攻打,怎么分配兵力。
然而,还是有大臣持不同意见。
“臣建议先攻打蠕蠕,等稳定了再向西进攻夏国。”一个老臣缓缓说道。
太常博士崔浩却摇了摇头,坚定地说:“不,我建议先攻打夏国。”
北魏的丞相长孙嵩一听,眉头紧皱:“如果我们攻打夏国,大檀那厮一定会趁机入侵,这难道不可虑吗?”
崔浩笑了笑,反驳道:“赫连勃勃残暴虐民,早被人神共同抛弃了。
他的土地不过千里,咱们的军队一到,他们肯定会瓦解。”
他喝了口茶,接着又说:“蠕蠕刚被打败,一时间哪敢入侵?
等到他们来袭时,咱们都已经凯旋归来了!”
拓跋焘坐在上位,听着大家的争论,心里已经有了主意。
他觉得崔浩说得有理,和他的想法不谋而合。
“好,就决定先攻打夏国!”拓跋焘一拍桌子,大声说道。
于是,他开始分配兵力。
派遣司空奚斤率领四万五千人,悄悄地去袭击蒲阪。
又派将军周几去袭击陕城,还让河东太守薛谨做向导,一路向西进发。
拓跋焘自己呢,作为后援,也带着军队出发了。
一路上,他们跋山涉水,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走到了君子津。
这时候,天气突然变冷了,黄河都开始结冰了。
拓跋焘站在河边,看着冰面,心里暗喜:“这是个好机会啊!”
他马上率领两万轻骑兵,踩着冰面渡过黄河,准备偷袭夏国的都城统万城。
士兵们一个个都精神抖擞,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
而此时的统万城里,夏主赫连昌正在宴集群臣呢。
他坐在宝座上,喝着小酒,吃着美食,身边还有美女相伴,别提有多惬意了。
突然,一个侍卫慌慌张张地跑了进来,大喊道:“大王,不好了!魏兵来袭了!”
赫连昌一听,吓得酒杯都掉地上了。
他慌忙离开宴席,大喊着:“快!快集合将士们!”
不一会儿,将士们都来了。
他们一个个都面露惧色,心里知道这次来者不善。
赫连昌亲自带领着他们,出城去迎战魏兵。
可是啊,这仓促召集的士兵,哪里敌得过身经百战的雄师呢?
刚一交锋,夏国的士兵就开始败退了。
他们跑得飞快,就像被狼撵的兔子一样。
有的士兵还一边跑一边喊:“快跑啊!魏兵太厉害了!”
赫连昌一看,心里那个慌啊。
他大声喊着:“别跑!别跑!给我顶住!”
可是士兵们哪里还听得进去?
他们只顾着自己逃命。
拓跋焘的军队就像一把锋利的刀,一路砍杀过来。
夏国的士兵们就像被割倒的麦子,一排排地倒下去。
血染红了战场,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
赫连昌看得心惊胆战,他知道自己不是拓跋焘的对手。
他打了个败仗,就慌忙逃跑了。
他骑着马,一路狂奔,生怕被魏兵追上。
溃败后的夏主赫连昌会逃往何处,且待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