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暗了,云珊点了烛火。
瞻前伸手拎起那柄寒光闪烁的剑,自觉想要离开。
他的身影被烛光拉长,在墙壁上微微晃动,刚迈出一步,却猛地顿住了脚步,像是被无形的丝线牵扯住。
“姑娘,你不要自责。”他的声音打破了屋内的寂静,低沉而温和,带着几分劝慰,直直地落入云珊的耳中。
云珊闻声抬起头,眼中还残留着未干的泪痕,在烛光的映照下闪烁着微光。
平日里的瞻前就像一座沉默的山,寡言少语,话语都似是被锁在了心底。
可今日,他却如同换了一个人,已经破天荒地和她说了许多话。云珊怎么也没想到,此刻的瞻前竟像是能看穿她内心的一丝思绪,主动出言安慰。
云珊的确在为林骁出行之事自责,这份自责如同一把尖锐的刀,一下又一下地刺痛着她的心。
她认定,是林骁为了求皇帝赐婚,为了能光明正大地娶她云珊,才毅然决然地请缨去做这危险之事。
“如何能不自责呢?”云珊苦笑着,笑容里满是苦涩与无奈,声音也微微颤抖,“若他有个好歹,我定不能轻易放过自己。”
听到这话,瞻前缓缓转过身,走到桌案旁坐下。桌上的烛火轻轻跳动,映照着他的脸庞。
云珊抬头看向他,这一次,她在瞻前的脸上看到了从未有过的复杂神情,那神情里,有担忧,有对往事的追忆,还有一丝难以言说的沉重。
“姑娘,将军出行,并不是完全因为你。”
瞻前的声音平稳,却又带着几分不容置疑,
“换来求娶你的御赐恩典,只不过是将军顺着陛下的意思自己递上去的台阶。”
云珊紧紧盯着瞻前,目光中满是探寻。
只见瞻前话语一滞,像是在斟酌着用词,神情中又多了一丝关怀,那关怀如同春日里的暖阳,轻轻洒在云珊的心头。
“将军怎么舍得让你因此事内心煎熬。只是他有事不便明说。今日,我便自行做主,将一些隐秘之事告知姑娘,切记,任何一人都勿言。”
“好,我起誓。”云珊神色庄重,她缓缓面向苍州路的方向,抬手起誓,声音坚定而决绝:
“我以娘亲亡灵起誓,今日之事绝不与任何人说。”誓言在屋内回荡。
“将军曾多次前往教坊司,这事姑娘应该也知道。”瞻前看着她的表情,小心翼翼地说道,目光始终没有从云珊的脸上移开。
“......我只见过一次,他常去吗?”
云珊语气中泛起一丝不悦,眉头微微皱起,眼神里也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失落。
曾经她偶然撞见林骁从教坊司出来,尽管林骁房中无人,可那时的她心中便埋下了疑惑的种子,如今这颗种子在瞻前的话语下开始生根发芽。
“在小王爷之事前,将军常去。”
瞻前怕云珊多想,忙紧接着解释,语速都不自觉加快了几分,“将军并非泛情风流之人。”
“哦。”
云珊轻轻应了一声,声音里带着淡淡的疑惑,她的思绪已经被瞻前的话牵引。
“将军自幼有一个交好的发小,功夫也是一等一的,二人有惺惺相惜之意。”
瞻前缓缓说道,声音里带着几分追忆,仿佛回到了那段年少的时光,
“那人比将军大三岁,从军之时,废太子看上了他的计谋和功夫,将他招揽在了麾下。”
“那时局势对废太子有利,将军也曾恭贺过他前途无量。”
瞻前继续说着,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感慨,
“果然,他后面一路擢升,一直做到废太子的亲卫统领。而将军那几年在边境,与他并未往来。”
“所以,林骁后来和他有牵连?”
云珊尝试着理解他们的关系,顺着瞻前的话脑海里不断勾勒着林骁与那个发小的过往。
“后来废太子兵败,那统领全家被处死,连府中一岁的婴孩也没能留下。”
瞻前的声音低沉而沉重,带着几分悲痛,
“兵败之时,他已经看到败局已定,当时与将军对峙,他偷偷告诉了将军,他有一个知音,未娶未纳,应不会被连累,希望将军日后帮他保全。”
“然后,他就死在了将军的剑下———将军并未想杀死他———是他自己,借力冲向了剑锋。”
瞻前说着那段悲壮的经历,声音微微颤抖,往事数年已久,可还似就发生在眼前。
京都的那场变故,鲜血染红了土地,也在瞻前的心中留下了重痕。
“那知音可寻得?”
云珊急切地问。
瞻前点点头,“将军后来找到了那女子,那女子已有数月身孕。当时,逆党的剿灭行动翻天覆地,整个京都都笼罩在一片肃杀的气氛之中。”
瞻前回忆着,神情里带着几分凝重,
“将军思来想去,认为教坊司可以乱人眼目,便将她想办法安置在了教坊司的后院独住。”
云珊顺着这些话,回想着前前后后的一些可疑之处。
难怪那时见他在教坊司,房间中却并无其他女子;
难怪外面传言他是个年少风流的将军。
云珊想着,应该是林骁故意将自己包装成留恋烟花之地的人,才能好好地安置那女子。
可教坊司如何愿意帮他收留有孕的女子?这个疑问在云珊的心中盘旋,她忍不住开口问。
“那管事的官役,只当是将军自己的外室风流债,以为将军未娶妻便有外室和私生子,怕被侯爷发现才托他藏着。”
瞻前耐心地解释着,“将军许了些好处,他便帮忙做了这事。”
“因着圆了这个缘由,将军才需要常常去教坊司,‘私见’那女子。”
瞻前的话让云珊心中的疑惑渐渐消散,取而代之的是对林骁的敬佩与爱意。
相识了数年,云珊总能在不经意间,因着一件又一件事,一次又一次爱上他。他的善良、他的担当,都如同璀璨的星辰,在她的心中闪耀。
“后来呢?”云珊急切地想要知道后续。
“后来,此事被陛下知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