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青青第一趟没跟着,去附近买了点菜和厨具用具以及纸巾等基础日用品。
随后叫了一辆三轮‘的士’,将东西拉回了旧厂房。
晚上,大家就一起烫火锅吃。
石青青选择食材荤多素少,很是大方,送来的水果也是进口店里贵贵的那种。
连啤酒都是中上价位的。
当晚宾主尽欢,几人还跟张胜说难怪他笃定赵丰年一定会发财,就这个嫂子的大气还有这一脸旺夫相,赵丰年不成功就怪了。
石青青怀孕了,劳动还减少了,自然是又丰腴了一些,天庭饱满脸颊圆润有肉,可不就是大多数人一眼认定的旺夫相么。
对这种‘夸’,石青青并没有多放心上,她没在旧厂房吃多少,晚上回到新房子那边,又烫了点青菜吃。
“你连酱油都不蘸了?”口味清淡到这个程度了?
以前吃虾蟹还会蘸酱油醋呢。
“不知道啊,我本来也挺喜欢川菜,结果最近是越来越喜欢口味清淡的,还偏爱吃素和鱼。”
赵丰年也抓耳朵,就听过酸儿辣女没听过突然吃清淡是啥。
不过男女都一样,他是真心觉得都一样。
只要不是个混世魔王就行。
乖一点,不要太让爹妈操心。
也许是这句话起到了作用,从那次被带去调解吐了一次后,石青青后来就没再吐过。
三室一厅里都是两人选择的家具家电,有新的,也有他们希望房东留下来的几个大家具。
床很踏实,估计六百斤也能在上面滚动。
换了个床垫后,石青青特别喜欢躺在上面不下地。
书房门常开通风,书籍陆陆续续加了十几本,有空的时候两人会一起在巨大的办公桌,分两边看看书,练练字,写写账本子。
两人对于搬到更好的房子里住,好像特别习惯。
也许是有了渔村那边经过石青青精心布置的院子打底,所以才适应这么快。
从住进来开始,石青青打算一个月回去一次,反正禁渔期。
赵丰年就没这么闲散了,他每天都往外面跑。
生意步入正轨后他觉得搭配干货送食谱的方式挺吸引人的,没几个人会拒绝免费的东西,食谱这种东西哪怕是陌生人给的也不用怕。
于是他就跟老婆、跟老舅,跟张胜奶奶,反正跟很多人请教了拿手菜或者用山货做的菜的方子。
靠着这个,他还整理出了一份食谱印在小卡片上,随着包装好的山货赠送。
石青青暂时不需要着急慌忙的挣钱,舒舒服服的宅家。
偶尔下楼在周边转悠转悠。
有时候会买点菜,有时候往袋子里装点吃的,去后面公园围着湖面转转。
十来个团伙一样的大爷大妈,六点半就会在湖边打太极,几个闷头锻炼的男人一直在跑步偶尔停下来拉伸一下。
周末的时候,有小学生一样的人来这边排练。
石青青跟她们混个脸熟后,还被邀请当观众了。
这样的日子过得很快,石青青很快住过来两个月了。
期间还交了小学生朋友。
还通过她结交了同样是孕妈的楼上邻居。
这小学生喜欢跟石青青交谈,毕竟她生得好看语气柔和,偶尔还会给她小零食。
有一次石青青在这边瞧见她,得知她是来姑姑家做客的,因此跟楼上的房主徐心怡认识了。
两人来往两次,徐心怡就在赵丰年不在家的时候直接住在石青青这边一样。
她这里有吃有喝,冰箱打开全都是精品,很难买到的零食和自制的小吃,都有。
她公公有个养殖场,婆婆是提前退休的护士,婆婆常隔三差五就来家里炖汤,都是做两份用的食材还都是新鲜的自家养的。
有一回杀猪还给一整条猪腿和一扇排骨给石青青,石青青吃排骨都吃了很长一段时间。
徐心怡也不要石青青给的食材,毕竟她下楼吃了这么多吃零嘴也没见石青青收过费。
赵丰年天天早出晚归,徐心怡家里那个就总是出差,算下来白天基本就两个孕妇互相陪伴,他们还都没有明显孕吐和不舒服也都挺能吃,两家人蛮契合的,关系逐渐亲厚。
徐紫涵小朋友更是周末和放学必定往这里跑,石青青一点都不会无聊,脸色日渐红润。
每个月她就会出去一回,早上跟赵丰年回去,开着船送几个地方的货,然后下午挺着个肚子在镇上逛逛,买两块钱饼子啥的搭配几条小鱼送老娘那边去。
街上谁看到她不说一句孝顺。
日子这么平淡的过着,悄无声息的,暑假也过去了。
最热的这两个月,石青青脸都快怼着电风扇吹了。
要不是怕湿气入体影响小孩,她都想买冰块让风吹向自己了。
好在徐心怡的婆婆还精通这个降火食谱,没让两孕妇的日子太难过。
石青青后来很舍得给徐心怡吃这个吃那个,也有因为她婆婆的原因在。
徐心怡的月份更大,但是肚子跟石青青差不多,还念叨难道石青青是双胎?
可她婆婆帮忙找了个大夫查查,不是双胎的表现。
到这儿就提议要不稍微控制一下饮食,万一孩子太大了以后生产很痛苦的,真能把下边都撕裂。
石青青承认自己最近是有点放纵了,于是戒掉了零食,水果也很少吃了,还开始去公园多散步。
这么坚持了一个多月,肚子好像真的没有再明显的变大了,不过她还是继续坚持不吃零嘴了。
国庆的时候,徐心怡住医院里去了。
预产期还没到,但她婆婆担心,所以提前住进去。
石青青隔两天去转悠一下,给她送点吃的。
对比石青青,徐心怡就是双胎又太瘦小,能吃的东西都是尽量给她吃的,她吃着东西还对着肚子说咱把你们青青姨和宝宝的份额吃了,以后你们出来了一定要对青青姨和宝宝好哦。
同频的人相熟得快,交心也快。
石青青也在这个月知道了徐心怡丈夫的身份,是一个物流集团的司机。
却又不是那么普通的司机,他有四辆车,手底下还有几个跟着他一起工作的下属,专门跑闽赣浙的路线。
石青青一听,倒是有件事想问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