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粥简单把三种简单的小吃给几人讲了一下。
他们三人没什么别的想法,李三刀倒是会杀猪,问题是杀猪匠也不是每天都有活做的,一年到头干活的次数一只手都数得过来。
收入虽然还算可观,但也只是对比普通的老百姓来说,根本养不起如今村子里的大几十号人。
不过对于周粥的想法,他们也有自己的顾虑。
“姑娘,冰价我大概知道一点,哪怕在江南的时候价格都很高,还很容易融化,这岭南冬天甚至不下雪,冰价更是可怕。咱们用它来做小吃,会不会亏本啊?”丁大忠问道。
“冰不是问题,我懂得一些制冰的原理,可以用硝石制冰,但硝石的价格我却不太清楚。其次,这几样小食还需要牛奶、羊奶、糖浆或者蜂蜜,还有果酱这些配料,这些东西的成本才是我们该考虑的。”
提到糖浆,周粥算是想起来了。
糖这玩意在古代也是奢侈品,价格高居不下。
而且古法制糖制出来的是红糖,白糖的话,好像还需要什么东西吸附红糖中的色素和杂质。
“糖的制作方法我也会,不过需要一些材料。”
“那就行了。”丁大忠拍手道,“最贵的两样东西都解决了,其他东西都不是问题。别说是卖吃的,咱们就算专门卖冰都有得赚!”
周粥一愣。
对哦!
她干什么还想着要保方子?
直接卖冰不就好了?
岭南气候炎热,哪怕在冬天,除了少数地方,其余地方温度都在零度以上,一年四季温度高的时间占了大半,在这种地方卖冰,那绝对就是暴利,而且也不需要做什么准备。
他们甚至不用租铺子,直接去找那些大户人家敲门问收不收就完事了,卖了冰直接拿钱走人,安全得很。
“那咱们就直接卖冰。”周粥当场拍板道,“那些吃的,咱们留着自己吃。”
几人又商量了一会儿,觉得没有铺子还是不太行,毕竟桂平县离他们还是有点远,不可能每一次都像那天周粥他们一样赶夜路,而且他们也需要一个存放冰的地方。
“要不就那家杂货铺吧!”周粥说。
那家杂货铺是他们经常光顾的店子,在桂平县中处于一个不太显眼的地方,他们就是冲着这家店生意不怎么好去的。
毕竟他们这些人也没个身份信息,万一被官府发现,是个大问题。
“之前我去买东西时跟老板聊天,他说他有过把铺子卖了给孙子娶媳妇的想法,咱们租的话,可能要不了多久就得换地方租。”王鹏举道。
“那间铺子不大,买下来应该要不了多少银子,咱们已经在这里定居,自然是买下来更划算。只是,买卖铺子的话,是不是还要去官府备案?”
丁大忠摸着胡子:“这件事姑娘不必担心,交给我来做就好。”
小半天过去,周粥手中拿到了一张全新的路引。
她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东西,十分新奇。
没想到丁大忠竟然有这手段,这路引上哪怕是官府盖的章都十分逼真,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弄出来的。
丁大忠心中有些得意,除了引路之外,他总算有别的贡献了。
他向周粥介绍道:“姑娘别看这路引看着还很新,只要把它折起来,在身上揣上几天时间,哪怕拿回东阳县的衙门,他们也看不出什么问题。”
没错,这个路引指向的是东阳县,那个他们来时路过的,因为瘟疫封城的县城。
丁大忠十分细心,很多地方如果真的要查,还是能查出来的。
但东阳县不一样,如果不出意外,这已经是座死城了,哪怕真找到这地方去,人都死了,可以说是死无对证。
“那就这样。”周粥点头,“这些日子你们先去采购材料,尤其是硝石,有多少要多少,我先把样品给弄出来。至于店铺,就交给丁叔你了。”
“听姑娘吩咐。”
散会前,李三刀开口:“姑娘,有件事需要您的同意。”
“什么事?”
“关于咱们的屋子的。”
“屋子?屋子怎么了?”
“单纯用砖建起来的屋子太逼仄,但想要建大的屋子,得用到梁。可咱们自己砍来的树晒起来太慢了,这都两三个月了还用不了,所以我想着要不叫点人,从汪大毛他们寨子里拆下一些带回来,直接就能用。”
周粥看了看他们所在的屋子,确实如此。
古代讲究的是高门大户,而他们现在的房子,比起现代的楼房层高都要矮上一截,更像是五六十年代北方农村的那种小平房,而且因为没有电,光线不是很好。
大家一开始没觉得有什么,这屋子再窄,那也是砖房,比他们以前住的房子要好上不知道多少,可是住久了,总有不满意的地方。
“当然可以。以后这种小事你自己决定就好,以后都不需要问我。除非是那种可能会影响到我们所有人的事,我们再商量着一起拿主意。”
周粥开始放权。
从南下开始,整支队伍的行动一直都是由她来指挥,一直到现在,大家不管有什么事,习惯性地都会来问她。
有些事情可能确实需要她来决定,可有些事其实完全不用问她就可以自己解决。
而且现在他们的生活几乎已经走上了正轨,没必要方方面面都要来找她。
所以周粥做了个决定,半年内,她要将手头的权利放出去。
她只要掌握好发展方向就好,至于其他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她也懒得管。
“好,那我就安排人去了。”李三刀道。
“我也去了。”王鹏举紧随其后。
“等等。”
周粥叫住王鹏举,把要买的东西一一列了出来。
除了硝石,还有熬糖的大锅,甘蔗、能产奶的牛羊、还有应季的水果。
不过她记得甘蔗好像是冬天成熟,现在也不知道有没有,没有的话可能还需要买点糖回来才行。
反正是弄来自己吃,而且即将卖冰,也不差这点银子了。
很快,村民们都知道了周粥将要在桂平县买一家铺子卖东西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