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注定铭记入蓝星历史的一天。
全世界六十亿人全部坐在屏幕面前,神色不安,期待中又满是恐惧,想要知道关于末日的真相,却又怕一切成真。
但无论如何,当画面中开始出现一位样貌清秀的年轻人时,全世界都安静了下来。
这张脸在互联网上出现过无数次。
他的身上拥有过数不胜数的标签。
“龙国黄金一代”“史上最年轻清北教授”“绝密试卷考生”……应该说,周游在全世界范围内的知名度是不用质疑的。
但即便如此,当六十亿双眼睛再次注视这个已经称不上少年,但依旧有着满满少年气的身影时,却感觉格外陌生。
因为这一次,他的身上多了一个标签——蓝星第一科学家。
在这些天里。
随着周游身份的暴露,龙国并没有任由事情发酵,而是开始主动引导舆论。
那些周游这些年里的一项项功绩开始展现在公众面前。
十八岁,以崛起计划总负责人的身份,从无到有撰写出核聚变的全部实现方案,并以个人英雄般的壮举,数次力挽狂澜直至带领龙国成功攻克这个次时代能源技术。
十九岁,由他亲自组建G63战略机械项目,独立研发出曲率引擎,一手促成机甲的诞生,奠定龙国主导“龙纪元”的最大武力基础。
时至今日,机甲仍旧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单兵战略武器。
而倘若真的有末日。
那么机甲将会成为人类在末日中执行特种任务的最大支持力量!
二十岁,在清北大学任教期间,独立研发出超导体量子电脑核心架构,将人类的通讯和计算力推进到龙纪元之前的五倍。
二十一岁,被聘请为华兴公司特邀技术顾问,建立AR拟态投射蜂网的模型,成为所有现实交互设备的核心理论基础。
二十二岁,带领华兴半导体部门,将便携式量子计算机推进到纳米尺度,实现超导技术在当年文明进程中的最高应用标准,从此人类拥有了在太空、海洋、等一切极端环境中远距离通讯的手段。
二十三岁,给出了足以获得十次菲尔兹奖的超算项目数学理论——大结构多因素数学推论的框架。
同年,研发出人类史上最强太空观测和波粒交互装置巨幅量子通道。
……
而以上这些,只不过是他庞大贡献列表中的一部分而已,剩下的随便挑出来一些就足以让人眼花缭乱。
共振式系统,汞态合金件,无荷仓,曲率声波探测设备……
当年灯塔国曾这样盛赞过龙国战略科学家钱老,称其一个人相当于十个师。
而当这些所有周游的成果列出来时,所有人最直观的的感受就是——他一个人的贡献,比近五十年来所有科学家加起来都要多!
如果说钱老顶十个师。
那么周游大概可以顶十个钱老。
正是这样无可置疑的成就,让此刻的周游真正成为了世界的中心。
……
整整一路上,周游都在飞机上闭目养神, 一个字都没有说。
然后随着机组抵达首都,穿过长安大街,抵达人民大会堂……这里空空如也,既没有参会人员,也没有应该出现的各国领袖。
空落落的大会堂内只有一排密密麻麻的摄像人员。
以及。
主舞台上方的一条横幅,朴素至极,却又让人一眼就忍不住心中窒息。
上面写着《末日委员会第一次全民大会》。
这充满龙国朴素风格的标题,配合上原本只存在于谣言中的末日,那强烈的冲击感让几乎所有人失神了……
末日。
末日竟然是真的。
然后那位年轻人缓步登上舞台。
如同当年他第一次站在聚光灯下时那样,表情平静,迎着全世界的注视,用不大的声音做了自我介绍。
“大家好,我是末日委员会计划部总指挥周游。”
这一刻的世界是如此安静,所有人都竖起耳朵,等待他接下来要说的话。
然后就听到周游有些感慨地说出了那句话。
“从我的头衔你们应该能够明白一些……关于最近网络上一直出现的关于“末日”“太阳熄灭”之类的消息,很抱歉地告诉大家,这些都是真的。”
他看了眼手表。
那块手表是六年前过生日时林苏苏送给他的。
是一块仅仅几百块钱的卡西欧黑骑士系列入门机械表。
在当年,这块表是年仅十七岁的周游的梦中情表,不知道抱着它高兴地多少晚上睡不着,感觉帅爆了……然而时至今日,它的价格即便再加三个零,也配不上周游的身份。
但也正是这块廉价至极的“玩具”,在这一刻,标记了全人类共同的末日钟鸣。
“具体一点说的话。”
周游说道:“今天距离太阳熄灭,还剩下三百四十天。”
这个数字让全世界都有片刻的失神。
从蓝星纪年法来讲,三百四十天甚至还不足一年,而与之相对应的,太阳熄灭四个字太过于沉重,以至于有一种让人觉得在开玩笑的魔幻感。
……
“不足一年啊,再听还是挺不真实的。”
龙科院内,正戴着老花镜整理研究员资料,可用于支援类强相互作用力材料项目的钱忠明教授手上笔停顿片刻,叹息着摇了摇头。
旁边的唐学礼院长哈哈大笑起来:“没想到你也会伤春悲秋了老钱。”
两位龙国学术界地位最高的泰斗,此刻正为电视上那个少年不切实际的野望提供后援。
“顾问还是这么直接啊,哈哈哈哈。”
……
军营内,十几名来自战略研发部的高级工程师互相打趣着,即便是末日也不能影响他们身为军人的豁达。
不过也对。
他们没时间扼腕叹息这短暂的时间。
在接下来的三百四十天内,他们要想办法把所有军工体系给简化到极致搬到地下城才行,这可是艰难的任务。
……
“切,今天终于不拐弯抹角了。”
喜马拉雅之巅,齐之一擦去额头汗水,原本白净的面庞因为在高山工作太久,已经出现了严重的铜色晒斑。
只不过他的眼神却明亮而锐利。
就在他不远处,一座远比这个世界上任何建筑都要高大的巨型高塔耸立入天。
千锁天通网的核心部件,终于在他的努力下,以超额功率落成!
……
“他好像有些不一样了……看起来很累。”
遥远的核城,巨大的地下建筑群中,一道清丽身影坐在最高处看着通讯器的屏幕,神情复杂中又夹着心疼。
旁边的女军人笑道:“没关系,他听到我们搞定了地心城通用模型的消息一定会开心起来的。”
……
“我要死了吗,我不想死啊。”
这句话倒不是谁的台词。
而是随着周游平静揭开真相后,整个世界,六十亿人类和亿亿不会讲话的生灵的共同心声。
当然,这句话带来的也不仅仅是悲伤和压抑。
也会创造一些有意思的记录。
比如——
此刻,一定是人类历史上,同时尿裤子的人最多的时候。
周游站在众人面前,当然不是为了说出真相吓得所有人屁滚尿流,所以在报完倒计时后,他立刻露出了一个令人安心的笑容。
“但我站在这里是想告诉大家,不用怕,我们所有人都有救。”
哗——
他的手倏然抬起。
随着手势,身后的巨大电子屏瞬间点亮,一个巨大无比标注了密密麻麻红点的蓝星地图,呈现在所有人的直播画面中。
这是什么?
还不等所有人有所疑问。
周游的声音如旁白般悄然响起。
“百亿生存计划。”
如同第一次在全球科学峰会上现身时那样,他不急不慢地解释着。
“该方案一共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进行蓝星地质探测和生物信息收集,完成维系生物网和科学网的基本条件构筑,着手准备将文明下放到岩浆层的前期准备。”
“第二阶段,完成陆基型天通通讯网、地下工作用大型载具和循环式地下城市的建设。”
“第三阶段,蓝星存活人类和物种进行大迁移,人类加其余物种,数量总计共一百亿!”
“现如今,我们已经借助战略地质区的划分,完成了所有地心城建设地表的预勘测工作,并且打通了地下勘测的所有工艺节点,预计在六十天内可完成所有地质资料收集。”
“与此同时,我们也在龙国完成了地心城模板城市的建造,在地质资料收集完成后,以如今的技术力,可在一百八十天内完工一万一千余座地心城的建设工作。”
“基因资源库,生物资源库,地下循环生态构建图谱,蓝星伴生菌群……一切关于地上的生物资源收集都在末日委员会同仁们的努力下完成,这也是为什么之前诸位身边的工程师和科学家都神秘消失了,虽然告诉大家的有一些晚,但是我想告诉你们,不需要担心。”
周游就这样静静说着。
整个蓝星也沉默地听着。
“蓝星文明的韧性超越一切天灾和命运不测,人类的科技进程已经赋予我们自己足够的自救能力,从地上到地下,与其说是逃避灾难,不如说是进入文明的下一个阶段。”
尽管双方都没有太过激烈的情绪,但随着一句句话语被说出。
仿佛整个蓝星的氛围都有些变得激昂了起来。
周游并不是个身上充满官场老油子味道的老牌政客,即便是最幼稚的婴孩,也能从这个年轻人身上看出那不可阻挡的锐气,和令人可以直视内心的赤诚!
而他的身份,在这一刻就是对他所言最有力的担保。
仿佛那个在太阳落下之后,于地心内借助蓝星低温重建繁荣文明的景象已经在所有人眼前微微展开。
呼——
说不上是悲哀还是庆幸,大家的呼吸都加重了起来。
“妈妈,这位哥哥是说我们以后要生活在地下了吗?”
“老师说只有蚯蚓才能生活在地下呀。”
一间小屋内,孩子抬头天真的提问父母无法回答。
他们知道,在死亡面前能够延续生命,已经是烧了一百辈子高香祈求来的福分。
嫌弃蚯蚓?
但凡有点科学常识就知道,以人类的体量如果全面转入地下,即便构建了一定程度了生态种植环境,食物也是远远不够的。
怕是到时候蚯蚓都是只有有钱人才吃得上的珍贵肉食。
是啊,不只是蚯蚓是珍贵的。
现在触手可得的阳光和鲜花,每隔几天就要侵扰的烦人梅雨,到处拉屎的猫猫狗狗,昏黄的小河和爬满丑陋小虫的山坡……也都将是珍贵到遥不可及的存在。
然后人类就要在地下一直安度文明的余生?
直至地热被使用完毕,或是直到蓝星毁灭的那一天吗?
尽管活着很好。
但这样的未来实在是让人感到压抑。
仿佛感受到了所有人的情绪,正在说话的周游忽然停了下来,他顿了顿,清秀的脸上露出一抹犹豫的情绪。
和刚刚那镇定自若的模样不同。
只是一皱眉,好像又变成了某个在遇到难题时抓耳挠腮的少年。
“额,该不该说呢……”
“唔。”
“算了还是说吧。”
他和身份完全不相符的纠结模样引起了所有人的疑惑,就连各国的领袖们都互相对视,彼此眼神中充满了疑惑。
周游在说什么?
设定里面没有这一趴啊。
但这种疑惑并没有持续太久。
因为就在下一秒,周游长舒一口气,然后挠了挠头:“其实我也觉得一直生活在地下不太好,所以我秘密做了一点其他的工作,在这里也干脆提前告诉大家吧。”
“百亿生存计划其实有第四阶段。”
“第四阶段,借助核聚变—人造太阳的转换路径,研究出太阳因共振休眠而熄灭的原因,并制造出相应的装置……嗯,关于这种装置的外在材料,是一种叫做类强相互作用力的材料,目前我带领着团队正在研发当中。”
他越说越是流利,眼神也更加自信起来。
给予他这份自信的不仅是人类的文明科技进程,不仅是那枚带来了契机的“人造太阳”,不只是系统的兑换点数,不只是千千万万的龙国后援科学家们。
“我的意思是说。”
“大家只需要在地下安心生活一段时间,也许是几年,也许是几十年,也有可能就是几个月……总之,我会搞定第四阶段的所有东西。”
其实直到这里,所有人都听得一头雾水。
他又说什么第四阶段什么人造太阳什么作用力材料,然后呢?
“然后。”
周游终于抬起头,眼神穿过摄像头和全人类对视。
他的眸子闪亮无比,足以锐利到划开一切黑暗和雾霾。
“我带你们点燃太阳!”
一瞬间。
整个世界安静了下来,然后,骤然变得前所未有的喧闹!
未来未至。
希望已至。
……
他叫周游。
他有两个没有实现的愿望。
一个就是现在,作为救世主,作为末日委员会总指挥,作为龙国执剑人,作为蓝星第一科学家,他面对六十亿人的注视,愿望是能够点燃太阳。
另外一个是五年前。
他坐在高考考场上面对着空白试卷抓耳挠腮。
那时历史的车轮还未转动。
作为学渣,他的愿望和点燃太阳一样遥不可及……考上大专。
“不是哥们,别笑啊,考大专真的很难!!!!”
(全文完)
……
……
呼。
结局了~
也不知道有多少观众兄弟们看到这里,但还是写一个完本感言吧。
我不知道在这里结局是有多少兄弟会觉得“啥?这就完了?”,还是“靠!终于完了!”,哈哈哈哈,无论如何,关于周游的故事就这样结束了。
下面是一点心里话。
其实最近很多兄弟都能看出来,在第二阶段任务后,更新速率就慢了下来。
并不是因为稿费或者人气不行。
而是因为我陷入了纠结——我发现这个故事偏离了我的设想,并不是情节写崩了的那种偏离,而是主角、故事基调、核心精神偏离了设想。
大家都能看出来,前半本书是相对轻松的。
主角周游无论面临什么样的场景,都会有一些很二逼的心理活动,会臭屁,会不合时宜的搞笑,会神经大条……这也是我喜欢的氛围。
但随着故事的进展,我发现,他,周游,太tm惨了!!!!
太惨了真的。
闻者伤心,写者流泪。
回头看这个十八岁的少年,没有家人,没有同学,没有朋友,没有娱乐活动,没有私人生活,没有爱好,连tm性生活都没有!!!
每天净忙着拯救全人类了。
是的。
关于点燃太阳的故事,是我在写书之前就已经设定好的,虽然这本书有很多不严谨的地方,但故事整体上还是一环扣一环,每个地方都有相应伏笔……但是我没有想过,真到写到这里的时候会如此沉重。
如果有细心的朋友会发现很多地方我都一笔带过了。
包括喜马拉雅山上的巨幅量子通道——原本那里会死很多人,八千多米的高山诶,建如此雄伟的工程,多少工人和工程师会在极端天气里付出生命。
包括撒哈拉地区的方舟城——原本那里也会死很多人,主角依靠【生命强化】舍生忘死,用极致的个人英雄主义将失控的核聚变和幸存者带出来。
包括中东地区的恐怖袭击——原本那里依然会死很多人,用许多人命奠定末日的序章,最后宁中校开着机甲救场。
还有许许多多的情节,最后我全部决定省略了。
这个沉重的故事不是我想要的,也不是为了看主角如何装逼卖萌轻轻松松拯救世界的读者们想要的,所以干脆就停止吧。
……
只能说还是笔力不够。
这本书的开始本来就是个意外。
2024年三月份,有一天突发奇想,一个不学无术学渣该怎么样成为拯救全人类的救世主呢?然后就有了这个开头……可惜当时很忙,写了三万字就搁置了。
直到2024年十二月末,时隔将近一年,忽然又想写写看,接着开头写,就有了这个故事。
开始的匆匆忙忙。
以至于低估了这个故事本身的严肃性。
不过还是很庆幸有很多观众朋友们喜欢这个故事。
最高峰时候有三十万在读,对于一个因为一时灵光闪烁而出现的小说而言,这个成绩我非常知足,非常感谢。
那么,就让他停在故事初心还未强行被改变的这一刻吧。
希望在点燃完太阳后周游别太老,还有时间过一过自己的人生,上一上大专,和女同学撩骚打屁,开着豪车装逼打脸扮猪吃老虎,然后找个良辰吉日把处男之身给破了哈哈哈。
下本书见~